策劃_ 本刊編輯部 統(tǒng)籌_ 錢夢佳 朱詩琪
學生記者_ 楊 淼 馮勇勇
如果問你,最想擁有一項怎樣的能力?你會回答什么呢?
或許是過目不忘的記憶力、無窮無盡的創(chuàng)造力,又或許是超群的社交能力……
但如果換個問法,當你孤身流落在一個荒島上時,最想擁有怎樣的能力呢?
這時,第一時間跳入你腦海的詞很大概率會是——勞動能力!畢竟在荒島上,只有像魯濱孫那樣掌握真正的勞動能力,才有生存下去的底氣和希望。
當然現(xiàn)在我們不在荒島上,純粹依靠體力的勞動看起來似乎也沒有那么重要,不過真的是這樣嗎?當你發(fā)現(xiàn)身邊有人會種地、會做木工、會修理電器,甚至會建造房子時,是不是感覺TA好像一下子變得耀眼奪目了!
勞動究竟能給予你怎樣的加分呢?
她的眼里有星星
穆 晏
第一次認真地注意到我的前桌,是因為一次班會課。
那堂課的主題是“做一個手工”,從題目布置下來到班會課前的那一個星期,大家都很興奮地討論著可以做什么,但真的去問對方做了什么,對方又一臉神秘什么都不說。我們小組討論的時候,前桌只是靜靜地聽著,她的劉海有些長,遮住了眼睛,看不出表情,也沒說什么話。她一直是這樣安靜的性子,小組聊天永遠是三缺一,于是也沒有人去問她。
當老師走進教室,問道“誰愿意上來第一個展示?”時,壓抑了一個星期的激動情緒瞬間爆發(fā),大家紛紛互相用眼神示意,誰先?誰先?當然不能做第一個,我要觀摩一下,這是個策略。
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太記得其他人展示的作品是什么了,大概和我折的兔子是差不多的水平。輪到她了,她拎了一個袋子走到講臺上,從里面拿出來一件短袖?!霸瓉硭彩窃谝路鲜掷L呀,哎呀,我們倆撞創(chuàng)意了!”不知道從哪傳來了一聲懊悔的嘟囔?!斑@件短袖,是我拿家里多余的布料裁剪,再用縫紉機縫出來的,縫得不是很好……”什么?那一瞬間,我感覺周圍的聲音都消失了,她輕柔的聲音在嘈雜的教室里竟顯得鏗鏘有力。
接著,她拿出了第二件,笑著說:“所以我又做了第二件,這件我比較滿意?!蹦遣⒉皇且患胀ǖ陌咨绦洌谝路孢€有裝飾,她裁剪了兩片深褐色的布,將它們靠外的那一面縫在短袖上,靠里的那一面打出一些有規(guī)則的洞,并拿繩子按照綁鞋帶的方式串了起來。前桌拿起繩子,一邊向我們演示如何調(diào)整鞋帶松緊,一邊耐心地跟我們解釋,這樣穿起來會是兩種不太一樣的風格。
同學們在下面起哄,慫恿她穿上展示。她猶豫了一會兒同意了,拿著衣服去了廁所。回來的時候,全班不約而同發(fā)出了“哇”的感嘆,衣服的剪裁很合身,立體鞋帶的設計也非常奪人眼球,就像是從商店買來的一樣。她因為害羞而有點臉紅,但依然大大方方地繞著教室走了一圈。我第一次這樣認真地注視她,居然透過她的劉海,看到了她眼底的光。
下課后,破天荒地,她的位子旁邊圍滿了人,大家嘰嘰喳喳問東問西,得知她因為時間有限只能做簡單的短袖,如果有充足的時間,還可以做更復雜的衣服的時候,大家滿眼都是欽佩。
她在我心中,從默默無聞的前桌,一舉躍升為班里鼎鼎有名的“服裝設計師”。借著地理位置的優(yōu)勢,我最先拜了師,還去她家體驗了一把當“設計師”的感覺。后來運動會要制作班服,我們也第一個想到了找她來幫忙出主意。
我忘了她是什么時候開始把頭發(fā)整把扎起來的,只記得從那以后,我一直能在她眼中看到閃光的星星。
能干,但不能亂干
阿 浪
在我上職業(yè)高中那會兒,盡管學校對學生攜帶手機是明令禁止的,但半個學期不到同學們還是人手一臺。有了手機,充電成了最大的難題:學校早請人將宿舍里的插座給處理了,插上插頭根本沒電。
不過即便學校機關算盡,仍有厲害的學生見招拆招。比如睡我上鋪的同學袁大頭,他自小便跟著父母做生意,幫著干家務,能干不少活,其中就包括機電維修。
周日下午,大頭一來到宿舍,便去走廊把本樓層的電閘給關了。回來后拿出一把一字螺絲刀,沿著插座面板和墻壁間的縫隙輕輕插入一撬,就把面板撬了起來。
面板里頭兩枚小小的螺絲釘將插座與墻壁嵌連在一起。大頭用螺絲刀對準左邊的螺絲釘轉(zhuǎn)個兩三圈,便使插座整個兒脫離墻壁,只剩墻內(nèi)的三根電線像三條脖子似的與它拴連著。左邊的是零線,右邊的是火線,中間那條是接地線。大頭看了看,火線被剪斷了,難怪供不上電。
他從書包里取出試電筆和剝線鉗。用試電筆測了測火線,確保它不帶電后便大膽地拿剝線鉗將火線的皮管剝下,露出一小截銅絲。大頭把銅絲固定在保護器上的相應位置,再將插座、面板一一安回墻上。一切完畢后,他從兜里掏出手機和充電器,插上一試卻沒反應。正感到納悶時,他想起本樓層的電閘剛被自己關了。開啟后,回寢室一看,插座正源源不斷地給手機供電。
當他把這秘密講出來后,同學們一下子都懵住了:我們讀的是職高,學的是汽修,這些基本的電力知識在課堂上也都學過,卻沒人想到動手去修理。我們哀嘆著“充電不自由”,卻忘了動手才是解決問題的鑰匙。平時默不作聲的袁大頭,在那一天成了焦點,大家都學著他的樣子修理了各自寢室的電線。
只是天有不測風云。一天,值周老師到宿舍巡查,門一開便看見有人捧著手機玩,手機端口的充電線就像一條長長的尾巴連接著墻上的插座。還沒等老師發(fā)問,那同學就招了:“老師我錯了,這電是袁大頭先接起來的!”
這下可好,我們的插座再一次被維修工剪斷,而大頭更是倒霉,學校責令其寫下2000字檢討書當眾朗讀。這還不算,本來這學期要評獎學金了,班主任剛寫上他的名字準備上報,也因此劃掉了。丟了獎學金的大頭無比懊悔,但也只能仰天長嘆一聲:“唉,能干,但不能亂干?。 保ㄐ【幪嵝眩何覀兲岢脛趧咏鉀Q問題,但在校園內(nèi)的違紀行為并不提倡,這會影響你的正常學習與生活。)
不過,后來聽說,大頭職高畢業(yè)考上大學后,憑借出色的動手能力在學校成立了機修社,除了幫助學校維修設備,還帶領社員接到了校外不少機修的活,參加了許多技能大賽和創(chuàng)業(yè)項目,攢下了一筆不少的創(chuàng)業(yè)基金。這份動手能力終究幫助他在成長路上走得更順利、更出彩。
夢想改造家
采寫_夏 堇
據(jù)我所知,棵棵的“改造之路”是從大學開始的,彼時她只是個景觀設計專業(yè)的學生,還不能徒手扛起50斤的化肥,當然更不會建房子。
老師布置了一個“后工業(yè)景觀”的課題,通過景觀改造的方法讓工業(yè)廢棄物被重復利用,煥發(fā)生機。其他人紛紛選擇了做偏向?qū)W術(shù)的設計或澆灌系統(tǒng),棵棵卻把目光瞄準了學校藝術(shù)樓前的廢地,她打算進行一次試驗,利用工業(yè)廢物把那片雜草叢生的土地改造成一個景觀公園。
另外3個女生和1個男生加入了進來,但大家依舊低估了這項任務的難度系數(shù),廢地太荒蕪,一連幾天大家干的活都是鋤草、翻地、撿草根。男生人數(shù)少,要干的活又多,棵棵因為動手能力強,便成了女漢子般的存在,撒營養(yǎng)物、搬磚、挖水池,帶領其他人種花草、撿“工業(yè)破爛”,用她的話說,那段時間自己既像“包工頭”,又像“拾荒者”。
幾天前的棵棵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本來是一個安靜坐在教室里畫設計圖的學生,現(xiàn)在卻天天穿著臟兮兮的棉襖,戴著一雙勞保手套干徒手種花、挖水池這樣的“重勞動”,而且竟然干得還不錯!
一個月后,廢地搖身一變,呈現(xiàn)出“市政花園”的樣貌,里面還藏著一個個用工業(yè)廢棄物改造的小驚喜——原本裝電器設備的木箱子里開滿了花,一扇破舊的鐵門在花園里成了最亮眼的裝飾品……而在這個項目里,被成功改造的除了廢地,還有棵棵,她第一次發(fā)現(xiàn)“勞動是如此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棵棵有了一個終極愿望——當一名不一樣的夢想改造家。
從展會上搭建策展臺到打造“屋頂農(nóng)場”時徒手扛起50斤的化肥,棵棵越來越迷上“重勞動”帶來的愉悅感,甚至有了“造房子”的想法。
將一間位于杭州大馬弄的破舊老屋改造成充滿人情味的民宿,聽起來很美好,但真正做起來才知道是大寫的“難”。就像巷子口的阿姨們吐槽的那樣:“小姑娘,造房子可不是過家家!”“年輕人就是腦子熱,過幾天就干不了的?!?/p>
原本帶著畫好的設計圖準備大干一番的棵棵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的設計標準太個性化,工人師傅不是理解不了,就是理解出現(xiàn)偏差。比如衛(wèi)生間要砌的一面墻被泥工師傅整整偏移了2米,直接把浴室給砌沒了。師傅不愿意敲掉墻面重新砌,為了趕工期,棵棵決定擼起袖子自己干。她先在百度搜索“如何砌墻”“砌墻需要的材料”,然后跑到建材店買材料,順便和老板確認了從網(wǎng)上查到的砌墻步驟,如何打水泥,如何定點?;貋砗笠灰а辣惆褖γ嫒壳玫?,開始砌墻。不知道砌了多少個小時,施工工地沒法接電,天黑得實在看不清了,她就打開手機的手電筒繼續(xù)砌……
后來,當棵棵指著自己砌的墻和泥工師傅砌的墻,問木工師傅,她砌得怎么樣時,他們都沒看出差別,說砌得挺好的。那一瞬間棵棵驕傲極了,砌墻那天一邊舉著酸脹的手臂一邊罵自己找罪受的苦悶,全都化為了興奮。她想著以后如果請不到工人可以自己上,更感覺自己好像又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再后來,棵棵成了跟在木工、油漆、粉刷師傅后面最勤快的“小工”,有的師傅趕著回家過年,就把最難的一部分做完,留下工具,放心地交給棵棵繼續(xù)做。有一段時間,每天早上棵棵都會蹲在巷子口鋸木板,走過的阿姨們會好奇地看一眼,發(fā)現(xiàn)棵棵什么都能干一些之后,幾乎把老屋當成了街坊鄰居的維修站,這個把家里的砧板拿過來讓鋸一下,那個把家里的盒子拿過來讓棵棵用木工膠水粘粘。還有的看了棵棵改造的老屋后,偷偷問她:“你可不可以把我家的房子也改造一下,價格怎么算呀?”棵棵記得那是一開始瘋狂吐槽她的阿姨,她笑了笑,心里充滿了一種說不出的自信和成就感。
我問棵棵:“你有想過自己如果不愿意干這樣的體力勞動,你的人生會有什么變化嗎?”她告訴我,她沒有過這樣的設想,但覺得肯定不會像現(xiàn)在一樣精彩,更不會像現(xiàn)在一樣舒服,“不管這個事情有多難多累,只要把它完成了,就是我覺得舒服的狀態(tài)”。
我想從另一個角度告訴你:
體力勞動的意義
文_韓大爺?shù)碾s貨鋪
東晉時期有位名將叫陶侃,老了以后罷官閑居,卻每天總想“搞點事情”。實在找不到事做,他就在清晨把100塊磚從屋里搬到屋外,傍晚時再把這100塊磚從屋外搬回屋里。別人問他為什么,他說胳膊、腿不能太安逸,太安逸容易出問題。
無獨有偶。中國臺灣有位女作家叫三毛。她經(jīng)歷過一段特別悲傷的生命時期。那段日子,她感到生命是停頓而麻木的,再加上身邊無人陪伴,整個人都快蜷縮到深淵里去了。
那她是怎么走出來的呢?答案竟是種菜。由翻土開始,一點點跟著農(nóng)業(yè)參考書學習,足足三年,每天從早干到晚,流血又流汗。然后在某個黃昏,她突然不自覺地哼起歌來,這才感到周身通暢,放下鋤頭大哭。自那時起,每當憋悶失意,她就去做木工、修汽車、刷墻、推土,用勞動來疏導自己。
我自己也有類似的體驗。本是農(nóng)家出身,由于工作原因搬到城里。故鄉(xiāng)人說:這孩子真出息,逃出大山千萬別回來??晌颐康每諘r,總?cè)滩蛔⊥乇迹_一踩在田間地頭,感覺就像充電。跟著父親揮舞鐮刀,割幾壟玉米,更是身心通透,止不住地開心。
這么多違反常識的“怪事”放到一起,原因只有三個字:生命力。正如美學大師朱光潛所說:“人是動物,基本性不外乎動。而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蔽蚁耄ㄟ^動,找回人與物、人與自然的聯(lián)結(jié)感,泄掉過多精神活動所凝結(jié)的郁氣,進而找回生命力,是體力勞動送給我們的一份神秘大禮。
其實,人類向來有從體力活動中汲取生命力的傳統(tǒng)?,F(xiàn)代人所秉持的現(xiàn)代文明,只有300年左右。而農(nóng)業(yè)文明有多久呢?至少1萬年。在此之前,我們的祖先更是經(jīng)歷過數(shù)百萬年的狩獵采集時期。每天跑跳攀爬,刀耕火種,人類最熟悉的生活方式便是采摘耕耘。生活方式的大扭轉(zhuǎn),作為一種新近事物,帶來的不止是大腦的過載與肢體的“癱瘓”,還有各種失配性疾病,以及來自基因的不適應感。
所以,你看人只有多動動手腳,直立在地球上才更有底氣。
腦力勞動往往抽象,當思緒一直飄蕩在半空的你感到精神無處安放,靈魂亦空虛,不妨動動手,種種花,下下廚。它們會幫你一次又一次地將抽象的生活拉回“具體”。而這,正是體力勞動不只是勞動的意義。
2020年03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fā)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提出要設置勞動教育課程,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yè)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根據(jù)各學科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必修課程,系統(tǒng)加強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