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文, 肖燕, 藍衛(wèi)東, 陳瑩瑩
(1 華中科技大學協(xié)和深圳醫(yī)院 檢驗科, 廣東 深圳518052;2 深圳市南山區(qū)婦幼保健院 檢驗科, 廣東 深圳518067)
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 相關性血管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相關性疾?。?],與原發(fā)性小血管炎中部分疾病和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有密切關系, 故稱之為ANCA 相關性血管炎, 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屬于一種疾病類型。 存在壞死性炎癥的血管是該疾病的病理特點, 包括肉芽腫型血管、 顯微鏡下多血管炎以及嗜酸性肉芽腫性血管炎[2]。 該疾病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不明原因的發(fā)燒、 血沉加快以及貧血等, 嚴重情況下甚至會侵襲肺部和腎臟, 影響患者機體健康, 但該疾病在臨床治療中的難點在于診斷, 因其癥狀和其他自身免疫相關疾病相似, 故臨床常出現(xiàn)誤診或漏診等情況[3-4]。 鑒于此, 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60 例ANCA 相關性血管炎患者以及同期收治的55 例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旨在分析血清IgG、 IgG4 水平在兩種疾病患者中的表達, 探討其診斷價值,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9 月在我院腎內(nèi)科穿刺活檢確診的60 例ANCA 相關性血管炎患者納入觀察組, 另選取同期我院收治的55 例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納入對照組。觀察組中男31 例, 女29 例; 年齡25 ~80 歲, 平均 (46.65 ±10.38) 歲; 病程1 ~32 年, 平均 (12.21 ± 5.86) 年。 對照組中男30 例, 女25 例; 年齡28 ~80 歲, 平均 (47.21 ± 10.04)歲; 病程1 ~30 年, 平均 (11.89 ± 5.91) 年。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別采集兩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 使用購自于安徽嘉文儀器裝備有限公司的離心機JW-1050R, 取血清之前需3 500 r/min 離心10 min, 將血清置入-20 ℃冰箱保存, 等待下一步檢測。
1.2.1 IgG 水平檢測 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IgG 水平, 儀器為SIEMENS BNII 全自動蛋白分析儀 (德國西門子), 試劑盒為德國西門子公司提供的配套試劑盒。
1.2.2 IgG4 水平檢測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 (試劑盒由上海澤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檢測IgG4 水平, 將標準品、 標本以及使用HRP 標記的二抗按順序加入預先包被IgG4 抗體的微孔中, 進行溫育后洗滌, 加TMB 進行顯色, 終止顯色后由藍色變?yōu)辄S色, 其顏色的深淺不同和樣品中IgG4 水平呈正比。使用購自于深圳雷杜生命科學股份有限公司的RT-6100 酶標儀, 設置波長450 nm, 測定OD 值 (吸光度) 并計算IgG4 水平。 檢測方法嚴格遵守說明書進行。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血清的IgG (7 ~16.6 g/L)、 IgG4(0.86 ~1.35 g/L) 水平, 并對二者的診斷效能進行計算。 以臨床診斷結果為金標準, 分析IgG、 IgG4 單項測定的準確率、 靈敏度和特異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 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t 檢驗。P <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清IgG、 IgG4 水平 兩組患者的IgG 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觀察組的IgG4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血清IgG、 IgG4 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血清IgG、 IgG4 水平比較
組別 n IgG IgG4觀察組 60 12.34±5.02 10.42±4.98對照組 60 13.58±4.78 5.42±3.12 t 1.354 6.384 P 0.179 0.000
2.2 血清IgG、 IgG4 的診斷效能 以臨床診斷結果為 “金標準”, IgG4 診斷ANCA 相關性血管炎的準確率、 靈敏度、 特異度均顯著高于IgG 診斷ANCA 相關性血管炎,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見表2、 表3。
表2 IgG、 IgG4 與臨床診斷結果的比較 (n)
表3 IgG 與IgG4 的診斷準確率、 靈敏度和特異度比較 [% (n)]
ANCA 相關性血管炎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 臨床普遍認為與環(huán)境因素、 遺傳因素以及細菌感染相關[5], 部分藥物亦可引發(fā)ANCA 相關性血管炎[6]。 治療該疾病應以早診斷、 早治療為原則, 但因該疾病的臨床癥狀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似, 導致部分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影響治療效果。
IgG 以及IgG4 均是免疫球蛋白的一員, 免疫球蛋白作為一種蛋白質, 是B 細胞通過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的漿細胞所產(chǎn)出, 能夠特異性地結合與之相對應的抗原, 以此發(fā)揮體液免疫功能。 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動期間, 免疫球蛋白含量常顯示異常, 表示患者發(fā)生急性炎性反應或體液免疫亢進, 進而導致機體組織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損傷[7]。 本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的IgG水平未見顯著差異, 觀察組的IgG4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 且IgG4 的診斷準確率高于對照組, 表明血清IgG4 檢測可提高ANCA 相關性血管炎的臨床診斷效果。 分析原因在于: 正常情況下, 人體血清中IgG4 的含量占總IgG 含量的3% ~6%, 其分泌方式主要為旁路途徑激活補體, 如胎盤等, 且該因子對靶抗原的親和力低, IL-4、 IL-5 等高表達的Th2 型細胞因子均可同時伴有高表達水平的IgG4。 IL-4 是Th2 的應答細胞吸引點,也是誘導IgG4 應答的主要細胞。 當Th2 型細胞因子IL-4 存在時, 機體內(nèi)的血清IgG4 表達水平則會顯著升高[8]。 IgG4 雖然不是一個特異性抗體, 但是在ANCA 相關性血管炎患者中表達水平有明顯提高, 因此有助于ANCA 相關性血管炎的診斷。
綜上所述, IgG4 作為一個免疫球蛋白亞型, 在ANCA 相關性血管炎患者的血清中表達較高, 有助于ANCA 相關性血管炎疾病的臨床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