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做題時,大多按照自己做題經(jīng)驗直接作答。極少部分學生能夠理清題目思路、理解題目概念,有條理、清晰、準確地說出解題過程。為了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為了激發(fā)學生對提升自我口頭表達能力的迫切需求,教師課堂中的提問也需因人而異,難易得當。
關鍵詞:課堂教學;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一、 引言
目前的情況看來,小學生對口頭表達能力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時更注重學生作業(yè)的正確率,輕視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學生則練就了看到題目就能寫出解題答案的“好本事”。但讓他們拋開筆,口述題目含義以及解題思路時,大部分學生無從表達。有部分嘗試表達的學生大多表述的不是很明確或是表述出來的內(nèi)容根本不是題目的意思,他們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才能正確表述。只有極少部分學生能夠正確的表述出題目的含義以及自己的解題思路。
二、 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現(xiàn)狀
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課堂口頭表達能力普遍較弱,學生不能理解題目的含義,無法解釋問題求的是什么。
三、 小學生數(shù)學口頭表達能力差的原因
(一)學生口頭表達的機會少
情況一,教師說得多,學生說得少。教師為了節(jié)省課堂教學時間,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完成教學內(nèi)容,擔心學生講得太多又不是自己想要的內(nèi)容,選擇自己說完原本應該是學生表述的內(nèi)容。雖然學生能獲得知識,但缺少了鍛煉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情況二,學生做得多,說得少。在考試、升學的壓力下,學生的作業(yè)負擔很難減輕,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教師都會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做題鞏固,雖然提升了學生的做題水平,但是忽略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
(二)同一班級學生兩極分化較大
一個班里優(yōu)秀生和后進生之間的兩極分化差異較大。優(yōu)秀生通常自信心更強,回答問題正確率也普遍較高,因此舉手更為頻繁,從而得到老師“青睞”的次數(shù)更多,在課堂上得到鍛煉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也更多;后進生則因成績較差,自信心偏低,回答問題時又容易答錯,而一旦答錯就更不愿意回答問題,惡性循環(huán)下,這類學生的舉手次數(shù)大大減少,得到鍛煉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就越來越少。
(三)課堂中教師缺少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需要
有時教師課堂上提出的問題較為單一,如“是不是”“對不對”等。學生在回答這類問題時不需要動腦思考,只需隨聲附和就能回答。有時教師會讓學生齊聲回答一個問題,這樣的課堂缺少對學生口頭表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自我口頭表達能力的需求也逐漸減少,導致學生在面對問題時缺少一種探索的精神,最后形成懶得回答或者不愿意回答的情況。
四、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課堂口頭表達能力
對于理解和掌握知識有巨大作用的是語言,即口頭表達能力的靈活運用。如果一位學生能夠自主理清概念,并通過自己的語言條理清晰地進行復述、描述或講解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或能理清題目含義并正確的分析解題思路,或能歸納出一條規(guī)律,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識。
如何才能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我認為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尊重學生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懂得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既包括尊重學生的思考內(nèi)容和思維方式,也包括尊重學生的思維視角,還包括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發(fā)言?!坝幸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也適用于課堂上,40位學生有40種不同的思考方式,教師要注意調(diào)動和保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我認為在數(shù)學課堂上最重要的是教師和學生思維的碰撞,不能單憑教師說,學生記。教師要能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中的閃光點,并且善于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自由地表達心中感受,說自己所思。當學生有了自己的思考,會激發(fā)他們的對口頭表達欲望,從而展現(xiàn)給教師的是課前所無法預設的驚喜。
(二)激發(fā)學生對口頭表達的需求
要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課堂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必須激發(fā)學生對表達的興趣,讓學生想表達、愿意表達。首先教師要轉(zhuǎn)變課堂評價方式。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口頭表達有著直接激勵的作用,選擇適當評價方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也應及時對學生的表達做出評價。有些教師對學生的表達不置可否,冷淡處理,久而久之學生就會不想表達。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注意,若學生表達正確,教師要及時肯定;若學生表達錯誤,教師要及時指出,但不能過于嚴厲地批評也不能冷言相斥,這樣會打消學生口頭表達的積極性。教師的評價要有靈活性、創(chuàng)新性。不能千篇一律的運用“你真棒”等詞匯,評價中既要帶有鼓勵性,也要帶有引導性、啟發(fā)性,如“你講的很有道理”等。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
數(shù)學這一學科相較于其他科目而言,邏輯性更強,因此數(shù)學課堂的設計流程必須合理、清晰。
第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聯(lián)系實際生活的情境。小學生的數(shù)學課堂,適合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一些小游戲等活動,既能吸引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能激發(fā)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表達欲望。
第二,教師提出的問題要適當。教師提問時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并且要因人而異。首先教師提問要難易得當,不能讓學生覺得太簡單而輕視回答,也不能讓學生覺得太難而畏懼回答;其次教師提問要能引起學生的思考,是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經(jīng)過一定努力可以解決的,這樣的問題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產(chǎn)生對回答問題的興趣;最后,教師提出問題都應該清楚、明確,保證學生能正確理解題意,迅速口答。另外,教師要避免提出“是不是”“對不對”等這類問題,提問時應采用各種方式讓學生個人回答,盡量避免全班集體回答。
第三,學生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穿插讓學生自行合作、交流、討論的小組合作方式,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時候?qū)W生在面對老師時大多是不敢講、不愿講,但是在和同學交流時他們都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
(四)教師在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時要進行指導
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四基”中的其中一項——“基本技能”的一種。提高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不僅能促進和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促進和發(fā)展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也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1]鄭國虎.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意義和方法[J].西寧教研,2001(4).
[2]江萍.淺談如何在數(shù)學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J].考試與評價,2018(9).
[3]王志青.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2019(6).
作者簡介:
錢曉鳳,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北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