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瑩
(大同煤炭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3)
大同煤礦集團某礦為千萬噸級礦井,8107綜放工作面傾向長200 m,可采走向長2 080 m,平均煤厚18.7 m,開采深度450~535 m。開采煤層為C3~5號層,該煤層屬于復合層煤層,有4~6層夾矸,煤層結(jié)構(gòu)復雜,其賦存呈波浪狀。工作面共布置ZZ15000/27.5/42型支架118架,配套艾克夫SL500AC型采煤機,前部刮板輸送機選用卡特彼勒PF/1142型,后部刮板輸送機選用卡特彼勒PF/1342型,工作面設計生產(chǎn)能力為1 000萬t/a。
8107工作面于2019年6月14日夜班21:45工作面支架顯現(xiàn)增阻(采位頭696.5 m、尾694.2 m),壓力顯現(xiàn)不強烈,為本工作面第30次周期來壓,距上次來壓步距為34.8 m。工作面35~101號支架前煤壁多數(shù)片幫,片幫深度1.0~2 m,局部頂煤間隔破碎,35~100號支架已超前移架,支架立柱行程0.8~1.1 m,采空區(qū)不斷有垮落響動。15日凌晨3:00~4:00,割完第三刀煤后,工作面壓力顯現(xiàn)強烈,割完第四刀煤后,約凌晨6:40,由于主井膠帶事故再未開機,早班現(xiàn)場查看工作面情況為35~75號支架增阻明顯,阻力值33~49 MPa,個別支架顯示51 MPa,支架立柱小流量安全閥50%開啟,立柱大流量安全閥個別開啟,支架立柱下降明顯。其中55~75號支架立柱剩余行程0.1~0.4 m;35~101號支架煤壁片幫明顯,其中45~71號支架片幫深度達1.5~2.5 m,局部大于3.0 m;50~75號架對應前刮板輸送機底鼓成上弓形,中心部位底鼓0.7 m,兩邊底鼓0.2 m,前刮板輸送機由于底鼓而向上傾斜15~20°,致使前刮板輸送機無法推移,見圖1;45~75號架對應后刮板輸送機底鼓成上弓形,中心部位底鼓0.6 m,兩邊底鼓0.2 m,后刮板輸送機由于底鼓而向上傾斜5~10°,后刮板輸送機前邊與支架四連桿貼住,52號支架側(cè)護板卡住后刮板輸送機刮板。工作面35~101號支架對應機道頂煤較破碎,多數(shù)地點有滑面,其中70~80號支架機道頂煤破碎嚴重無完整滑面,因此對35~56號支架和68號支架到尾部支架全部進行超前移架,中部45~75號支架由于底鼓刮板輸送機推移無法前移,支架也無法超前移架,但所有支架前伸梁已伸出,護幫板已打開;工作面40~55號支架和65~75號支架向刮板輸送機頭方向傾斜3~5°,支架底座和支架頂梁出現(xiàn)了臺階錯差,錯差高度0.1~0.2 m,支架底座有下陷現(xiàn)象。
圖1 工作面片幫和底鼓現(xiàn)場照片
1) 工作面頂板巖性為砂巖,屬于堅硬頂板,基中含礫粗砂巖和粗砂層數(shù)多,累計厚度大(10.02~13.83 m),開采后采空區(qū)頂板不易自然垮落,懸板面積大,導致工作面壓力顯現(xiàn)強烈。
2) 本工作面對應上覆有侏羅系14號層煤柱,與本層層間距為130~135 m。本面采位700 m附近時,上方煤柱對應本面50~70號支架位置,由于上方煤柱壓力傳遞導致工作面壓力顯現(xiàn)較強烈[1]。
3) 工作面留有0.5~1 m厚底煤,且直接底為炭質(zhì)泥巖和高嶺質(zhì)泥巖,底板較軟,抗壓強度小,故工作面受壓時導致支架底座下陷及前方機道和后方底板鼓起嚴重。
4) 工作面煤層為復合層煤層,煤層結(jié)構(gòu)復雜,機采范圍內(nèi)的煤體疏軟,煤壁受壓屈服而支撐力小,易出現(xiàn)機道隨機頂煤垮落和煤體片幫,導致支架接頂不實和初撐力較低,當工作面周期來壓時,頂煤和頂板會超前煤壁而斷裂、離層、破碎。
5) 工作面正處在周期來壓強烈狀態(tài),而遇到了主井膠帶事故(15日凌晨6:40~晚23:00時),停止生產(chǎn)影響了工作面正常推進,工作面在靜止狀態(tài)下承受著強礦壓致使工作面底板受壓繼續(xù)底鼓、頂板繼續(xù)受壓而破碎、支架受壓而歪斜[2]。
1) 采用單向進刀,從尾向頭割實煤,從頭向尾返空刀,之后從中部向兩側(cè)推移前刮板輸送機、移支架和拉后刮板輸送機。
2) 在此期間只割煤不放煤,支架后插板全部升出關(guān)閉放煤口,控制煤和矸石不能進入后刮板輸送機,防止后刮板輸送機卡住開不起。
3) 工作面盡量整刀推進,不準隨意調(diào)采,工作面刮板輸送機、支架、煤壁要達到一條直線,保證工作面“三直兩平兩暢通”,以防工作面不正時相對滯后區(qū)域形成壓力集中區(qū)而出現(xiàn)壓架、底鼓、頂煤破碎、片幫加大等事故。
1) 底鼓段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清理前刮板輸送機下方的底煤,從刮板輸送機鏟煤板前方和刮板輸送機擋煤板后方兩側(cè)進行清理,清理支架底座前方的底煤。
2) 使用單體支柱“戧”和“壓”前刮板輸送機,使用千斤頂將刮板輸送機配合錨鏈吊起,將刮板輸送機放平,放平后用單體支柱配合支架推移板推移前刮板輸送機。
3) 支架推移受壓被卡影響推刮板輸送機時,將支架前刮板輸送機連接頭摘開用鐵鏈換成軟連接,必要時將推移板受壓的支架稍微降下進行推移,推過后及時將支架再升緊。
1) 升緊支架保證支架達到規(guī)定初撐力(25 MPa)以上。加強底鼓區(qū)域兩側(cè)的頂板管理(50號~頭部和80號到尾部),將支架前移到位,支架升緊,以防壓力影響范圍擴大。
2) 在工作面頂煤破碎區(qū)域,支架無法升到規(guī)定初撐力時,升架后支架高度達到3.6~3.8 m,相鄰支架上下和左右不能有明顯的錯差,以防架間出現(xiàn)大量漏煤。機道頂煤破碎區(qū)域必須將支架移到位,升緊前探梁,伸出前伸梁將大塊煤矸背住,以防機道頂煤大量漏下造成漏頂。升降和前移支架不能多架同時操作,必須操作一架到位一架再操作另一架。降架時要少降快拉擦頂前移,控制住機道頂煤,以防機道頂煤大量漏下造成漏頂和漏頂擴大。
3) 在工作面片幫的地點,將支架二次超前移架,伸出前伸梁,打開護幫板;片幫深大的地點,前伸梁全部伸出后還探不住煤幫,將護幫板升平護住機道頂板。
4) 在頂煤破碎和片幫處注入巴斯夫、永固S等煤體加固劑進行提前固化。注入位置先從15~35號和80號~尾部段加固兩側(cè)煤體固化,之后從兩側(cè)向工作面內(nèi)部注入。工作面共注入巴斯夫約50 t,注入永固S 40 t,固化效果明顯。
5) 在機道漏矸地點,用打眼爆破的方法將大塊矸石破碎后,將支架升高升緊,不能將大塊矸石全部放下。放炮前和放煤后用單體支柱將大塊矸石頂住。
6) 做好工作面機道穿鋼針、架工字鋼、剎木梁等應急物資準備工作。加強礦壓監(jiān)測和分析,做好礦壓預測和預報,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8107工作面預計處理來壓用時14 d,通過采取上述有力措施后,實際僅用9 d就處理完畢,期間工作面共推進了12個循環(huán),比計劃提前5 d恢復生產(chǎn),技術(shù)經(jīng)濟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