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瑞
花園城堡東城殘墻
花園村位于密云東北山區(qū),節(jié)氣比平原晚些。仲春之際,樹待抽芽,桃花杏花含苞。盡管如此,花園村還是幻出了爛漫。北面山峰連綿,勾勒出線條,仔細端詳,像位姑娘,披著長發(fā),額鼻嘴身,清晰可見,靜靜地躺在藍天下。若晚些時日,滿山花開,團團簇簇,托起美體,真不知是靜臥還是醉臥,也不知是花園還是進了大觀園。有美女守望,村子還能不美?
花園村轄有6個自然村:花園、大店子、南溝、東河套、寒石塘、大麻峪,200多戶,約630口人。花園村口立有導游圖。村子漂亮,有文物,環(huán)境好,依托自然資源與歷史文化,建成景區(qū),游客眾多。村民看到希望,做起民俗接待戶,收入多了,在外打工的村民陸續(xù)回來了。村里的房屋建筑紅瓦、磚墻,整齊美觀。建造的山莊也如現代賓館飯店,若在繁華城市并不奇怪,而在小山村就覺出特別。山村發(fā)生著巨變。
花園村立有導游圖。
公路邊立有長城文保碑——花園城堡。上面是坡地,種著莊稼,毛石壘的梯田壩,看不出城堡的樣子。旁邊安裝了健身器材,立有華燈,是村民的娛樂休閑場所。有人在建造房屋,于是上前打探,能看到城墻遺址嗎?當地人說:路邊就是北城墻。耕地邊緣,沒有任何標志,只是在土地中埋著幾塊巨石。這就是當年的墻體,不指明,誰能知。城開一北門,坐南朝北,守住門前這條公路,現在稱新花路,曾是古時的要道。向東還有條山口小路。此時才覺出殘存石塊通道于當年的分量,建在大道,扼守要道,任務艱巨。
城堡北墻約有60多米長,東墻約有70多米長,如此圍一方形,毛石壘就。現在東西兩面墻還能看到一點兒地基,約有幾十公分高,說得確切些,就剩下幾層石頭。墻基約有1丈多寬。南墻存留的多些,有一段約1米高的石墻,其余則埋藏在草叢之中。西南角留有幾層巨大石塊,這就是古城的殘存。
花園村大街。
沿新花路東行兩里,便是那條山口小路。進入峽谷蹊徑,光線明暗變化,溪水相伴,景色優(yōu)美。過去不少村民深居山中。南行4里是山口。兩側長城急轉直下,形成關口,建有水關,以為屏障。當地人稱為五虎水門關。水關有兩個門洞,一旱一水。關門下有9層條石,上用青磚壘出券頂,門口外包條石,顯出精致與造價。
在關下反復踱步。地面鋪著大塊條石。西側門洞走水,條石兩端鑿出燕尾槽,中間用了鐵扣連接,當地人形象稱為蝴蝶扣。條石拉手,連為一體,以防洪水沖擊?,F在鐵扣已被取走,只存空形。洞內兩壁有閘板槽,約十多公分寬。抬頭仰望券頂,閘門已無,上可透天??p隙中看券門,青磚壘砌,三券三伏。
登上水關,城上馬道鋪著青磚。水門上還保存著石制絞索架。古人智慧,用了簡單的轆轤,龐大笨重的水閘門便可輕松升降,控制水流。絞索何樣,里面定有玄機,無論簡單或復雜,若存下都會令人贊嘆。關口上西側原有房屋,供守關人員使用,現在只存地基。以前還發(fā)現過許多鐵球,應是守關火器。關口兩側的長城墻體也已拆除。走向關口南側,遠距離打量,長城于兩山之間急轉而下,之間連起水關。水關保存至今,實為難得。
五虎水門關上轆轤架。
五虎水門關長城敵樓。
為何稱五虎水門關。原來兩個石門洞頂上,內外兩側各刻虎頭。西側門洞兩只虎頭下有爪子,提醒行人,不要從這里走。東側門洞兩只虎沒有爪子,行人出入盡可放心。制作者真是用心良苦,唯恐有爪傷人,作為標識。更為特殊的是,西側門洞內,利用地上一塊巖石,隨形就勢,簡單勾勒,只在頭部跨部簡約幾鏨,一只臥虎躍然而出,栩栩如生,渾然天成?;㈩^高昂,望向關門洞外??偣?只,關名以得。志書中稱為“五虎門口”。
五虎水門關。
五虎水門關有爪虎門。
先有門虎,還是先有石虎。石頭已經存在了千萬年,頗有形狀,引發(fā)聯想,設計出虎門。琢磨起來,也有味道,有石虎守關,增添了玄妙。五虎水門關有著神奇?zhèn)髡f。相傳水門為明朝修關將領建造。每到夜里,關口便被毀壞。修關將領為此大傷腦筋,這里沒有外人來呀,不得其解。后來做了一夢。一位白胡子老人說:你們修不成,這里是野豬的地盤。它嫌礙事,擋了道,夜里便把水門拱塌了。修關將領尋問解決辦法。老人說:在門楣上刻出虎頭,在門下雕一母虎,作伏臥欲撲狀,率領門上4只,可鎮(zhèn)百獸。修關將領從之,果真奏效,于是有了五虎水門關。
返回新花路。向東1里還有古城。胃口吊起,于是前行。遠遠看到了黑谷關城堡。關口旁邊,山峰聳立,向前行走,大山一步步壓了過來,黑魊魊的,心生險惡,令人窒息,不敢大聲喘氣。城堡迎著壁立懸崖,黑山當道,城墻欲催,何況人乎。遙想古人帶兵打仗,行至此處,是否也會增添疑慮,當心中了埋伏。關口起名,似與地形有著密切關系,極為形象。
城堡前有河,稱亂水河,因山體溝縫密布,滲出涓涓細流,匯聚成河?!皝y”字形象地表達出了生態(tài)之好。城門經過維修,部分磚墻做了補修,已經完好。門洞和墻體已修復一新。東城墻有一段經過整修。西城墻大體保持原樣。墻體為鵝卵石壘砌,中間也夾雜著部分磚墻。向南望去,能看到坡上最高處的殘墻,那里沒有修整,還存有城墻東南、西南兩角的基座。
五虎水門關南門外崎嶇小路。
此樓可望京城第一縷陽光
有修復的馬道可以登城。站在城上觀望,能看出城堡依山勢而建,坐南朝北,長方形,南北向大約400多米,東西向約200多米,只在北墻上設一座城門。沿著北墻走上一趟,城墻垛角殘損,留存兩三米高。城內已辟為耕地,種植著玉米等莊稼。坡地上用毛石壘出梯田壩。當年古堡內東側有一個大戲臺;西側為集市,商賈之所。城外西南有關帝廟,以前每到五月十三,為關公磨刀會,口里關外的各路花會都云集于此,爭相競技,相當熱鬧。
沿著城外小河向東,山石上刻著“長城第一泉”,截上攔水壩。一潭清水,極為清澈,是安達木河飲用水源區(qū)。這里就是當年的水關,與城堡連為一體。當地人說:關口東西兩側,山勢險峻,只有中間黑谷關一馬平川。關口設一陸門,一水門,阻止敵人侵犯。進入關口便是兵營古城,有誰能輕易殺入。光緒《密云縣志》有記:黑谷關東北通向承德。安達木河由關口流入,西南注入潮河。亂水河應是安達木河的支流。
北京第一縷陽光的誕生地碑。
黑谷關城堡城門。
河里能看到水門的大塊條石。關于水門還有著傳說:水關是讓小白龍沖走的。那年小白龍要回白龍?zhí)?,經過此關。守閘人正在睡覺,夢中被一白衣少年叫醒:您先起來,讓我過去。守閘人到外面一看,天下起大雨,水漲起來了,回去睡了。又聽見少年說:您先醒醒,讓我過去。守閘人起來再看,還是什么沒有,只是水又漲高了些,又回去睡。剛一合眼,就聽見說:您怎么又睡了。再出去看時,水已經滿了,嚇得就往城墻上跑。結果水壩已被推走了,一直平移到關門前大坑水塘,壩才散毀,被水沖走,所以今日看不到了。之后還有一段白龍與黑龍爭斗的故事。神奇的故事讓黑谷關增加了神秘色彩。
城堡與山崖相接,狹窄處建起水門,封住水道,防守可謂嚴密。北望,突兀的懸崖頂上,有一座完整的三眼敵樓,居高臨下,俯視周圍的一切。關口、城堡、水關、敵樓,越發(fā)覺出戰(zhàn)爭年代此地的重要。城堡在多部志書中有記。志書記述前后排序,明朝初年建起關口,接著又建起堡寨,設守備把守,至清代,關口防衛(wèi)作用下降,降為把總戍守。年代不一,軍官級別也有不同。
黑谷關長城第一泉
京都晨曦碑
黑谷關城堡。
再向東行,看到立有巨石,寫著四縣交界處,分別是北京密云,河北灤平、興隆、承德。于是開起了玩笑,誰能說清站在哪里。有人總結得更為形象,“雞鳴狗叫驚四縣”“邁一步跨兩省,抬一腳踏四縣”。
黑谷關位于霧靈山山麓東北角,在北京市地圖的東北犄角尖上。所以這里立有石碑,上書“北京第一縷陽光的誕生地”。登上高崖敵樓,最先看到旭日東升,不單是小山村,還是京城的最東方,有著“京都晨曦”的美譽。于春夏之際,到此登高望遠,心曠神怡。
北京城區(qū)乘980快至密云城區(qū),在密云汽車站坐密52路等可到達花園村。
花園城堡的長城文保碑就在路邊,走過時一定要注意,碑的上面的坡地就是城堡遺址。
五虎水門關是景區(qū),收門票。山間小路,行走要小心。
花園村至黑谷關僅幾百米,可以徒步。
游五虎水門關后也可以不走原路返回,向前行走,繞道河北省去黑谷關。一路上還可以看到山巔橫亙的巍峨長城。
在黑谷關敵樓可以看旭日東升,不過攀登長城,山路陡峭,一定要注意安全。身體不便的朋友在山下感受一下也很愜意。
花園村里可以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