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金國
(常州市中天實驗學校,江蘇 常州 213131)
體育課堂教學密度是指課堂上用于學生合理練習的時間與課堂總時間的比,它是體育課所特有的指標,也是衡量體育課的標準之一。一節(jié)課的教學密度是多少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體育課?在不同的學者之間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季瀏教授認為,體育課堂的教學密度應達到75%以上,也有地區(qū)規(guī)定體育課堂的教學密度不能少于50%,雖然大家對體育課堂教學密度標準莫衷一是,但可以看出,體育課堂教學密度對體育課的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追求課堂教學密度是體育課堂改革的趨勢。然而,關于體育考核課的課堂教學密度卻很少受到關注,而體育考核課在體育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不重視體育考核課的教學密度,將是教育資源的浪費。本文通過一節(jié)真實案例課,對提高考核課的教學密度策略進行了簡單探討。
某教師要對水平一(二年級)的學生進行立定跳遠考核,他先組織全體學生集體練習立定跳遠5 次,然后要求全體學生都坐在地上,喊到名字的2 名學生進行立定跳遠測試。測試結束的學生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考核課是對學生進行某項體育技能或是體能的測試,由于體育測試具有瞬時性的特殊性質,無法利用紙筆記錄學生的學業(yè)掌握情況,因此許多情況下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依次測試,這就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教學密度。本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密度非常低,粗略計算不到15%。雖然考核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測量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況,教學密度并不是衡量考核課的主要指標,但是過低的課堂教學密度不僅會造成課堂教學資源的浪費,還有可能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過低的教學密度會導致學生有多數時間是在漫無目的等待狀態(tài),他們在等待測試或是等待下課。從本節(jié)課看到,許多學生并沒有按照教師的要求坐在原地等待,而是在一起嬉戲打鬧,不僅不利于課堂秩序的維持,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合理安排體育考核課、提高課堂教學的密度、消除課堂教學中的安全隱患是每位體育教師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為了切實提高考核課的教學密度,教師應轉變思路,大膽放權,讓學生去擔任考核監(jiān)考者,特別是許多考核任務比較簡單、對場地器材要求很低的測試內容,教師只需要給學生講解考試的規(guī)則就可以,學生完全有能力做好考核工作。教師可根據具體測試項目的特點來決定是否由學生擔任監(jiān)考員,以提高考核課的教學密度,如表1 所示。
讓學生參與監(jiān)考工作不僅可以節(jié)約學生大量的等待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也大有益處。值得注意的是,讓學生擔任考核的監(jiān)考者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考核規(guī)則的培訓以及公正監(jiān)考的意識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爭議解決規(guī)則,當遇到學生之間由于監(jiān)考發(fā)生爭議時,要有切實可行的仲裁解決方案,確??己斯ぷ髂軌蝽樌瓿伞?/p>
表1 學生擔任監(jiān)考員的項目特征
某些對場地、器材等要求較高的測試內容,必須由教師進行監(jiān)考的考試項目,如快速跑、分腿騰躍等項目測試,教師應合理安排考試順序,讓掌握水平好的學生先進行測試,掌握水平不好的學生后測,并分別給已經考核結束的學生和未考核學生布置相應任務,先測完的學生可以安排輔導幫助其他學生、記錄成績、保護幫助、整理器材等任務;候考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考前復習方案。這樣所有不在考核時的學生都有事可做,可防止學生由于課堂上無所事事而發(fā)生追逐打鬧等存在安全隱患的事件發(fā)生。例如,在學生進行快速跑測試時,可安排成績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先進行考核,考完后安排他們進行記錄、發(fā)令、輔導學困生等工作,防止他們不肯參加補差練習而導致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發(fā)生;可以安排沒有考核任務的學生進行補差練習,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起跑練習、加速跑練習、高抬腿練習、擺臂練習等專項練習,以提高考核成績。學生在考核課上根據自己的能力被分配到不同的任務,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也能得到相應能力的提高。
由于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客觀存在,體育考核結束后,一部分考核成績過關,特別是考核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往往會認為自己的考核已經結束了而產生驕傲自滿情緒,或者產生無所事事的心態(tài);還有一部分考核成績不合格的學生可能會由于自己的考核成績不理想而造成自卑情緒,有些學生甚至會因此產生厭惡體育的不良心理。因此,將不同能力的學生進行“捆綁”的團隊測試就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法,教師可以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組成一個團隊,最終考試的成績不以個人的成績?yōu)闇?,而是以團隊中能力最弱的學生成績?yōu)闇蕘韺φ麄€團隊的成績進行評價,可促進團隊間的合作,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一個團隊有了共同的目標,他們會互幫互助,共同參與測試,即使學生的考核任務已經結束了,學生會為團隊中的學困生進行總結和幫助,尋找提升成績的對策,積極幫助學困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以提升團隊的成績,測試課的密度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具體操作方法如表2 所示。
表2 團隊捆綁測試的操作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團隊捆綁測試是建立在團隊合作學習基礎上的,對團隊考核的標準則應根據團隊中所有成員的成績現狀進行調整。如果團隊中有學業(yè)水平特別落后的學生,則可以利用這名學生學業(yè)進步的幅度來制定評價標準,以鼓勵團隊合作的有效開展。
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許多一線教師認為體育考核課純粹就是用來給學生考試的,只要把考核的任務和目標完成,這節(jié)課的目的也就算達成了,從而忽略了整堂課的教學密度和強度。而許多學生也在教師的這種教學思路和課堂設計的影響下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認為考核課純粹就是用來考試的,不需要進行其他方面的鍛煉和練習,是可以放松的,所以很多時候體育考核課衍變成了“放羊”課,這一現象違背了體育課的本質。在這個問題上,廣大一線體育教師首先要先轉變觀念和思路,考核固然重要,學生鍛煉也必不可少,在考核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課堂的練習密度,要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有練習任務,不能因噎廢食。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設計體育考核課時要從整體布局,優(yōu)化教學設計,把學生考核與課堂練習能有機地聯系起來,讓它們串成一個整體,讓學生在一邊考試的同時也能及時投身到體育練習中。
例如,在本文案例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立定跳遠的考核,在考核前教師僅僅是組織學生進行了5 次立定跳遠的練習,然后就直接開始了考試,讓沒有考試任務的學生坐在旁邊看,這既簡單枯燥,練習密度也不夠。所以,本課內容可以嘗試以下設計:課前熱身環(huán)節(jié)設計一個與本課考核內容相關的游戲,如蛙跳接力賽等,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提升課堂的練習強度,也能對本課進行一個間接的導入。隨后將全班分為幾個小組,安排小組長,給各小組安排好考核任務及標準,由小組長代替體育教師組織本小組的考核,這樣既節(jié)約了考核時間,也大大增加了學生的練習密度,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能力,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各小組考核完成后,由各組的小組長到體育教師那里進行匯總登記,教師挑選1 ~2 組考核成績優(yōu)秀的小組進行展示,總結點評,并帶領學生再次進行集體練習,加強鞏固。優(yōu)秀小組展示,一是可以起到抽查的作用,二是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以此帶動和促進其他學生共同進步。成績匯總完畢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專項的素質練習,進一步提高整堂課的練習密度。如此整堂課下來,考核任務完成了,練習的密度也達到了,學生鍛煉的目的也達成了。
體育考核課是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業(yè)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考核既是了解學生學業(yè)水平掌握情況的重要手段,同時也對學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體育教師應認識到評價的真正含義,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資源,提高課堂的教學密度,進而消除體育課堂上的安全隱患,挖掘體育考核課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