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繼榮
摘? 要:道德教育,自古以來都是中華民族在育人方面的重點教育內容。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學理念也將“德育”放在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目標之首,這更加突出了德育的重要地位和實踐意義。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對于這一階段學生著重進行道德、品德、價值觀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初中階段德育的實際方向和具體路徑又該如何準確把握呢?本文以此為主要論點,淺析初中德育的價值取向,并思考其具體實踐路徑。
關鍵詞:初中德育;價值取向;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7-0164-01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边@一古語出自《管子·權修》。由此不難得出,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就已經非常重視人的德行教育?!皹淙恕痹谟谑谷藰淞⒄_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保守良好的道德操守,以德樹人、以德服人。學校是教書育人的主要陣地,不僅要教授給學生廣泛的自然人文學科知識,更要教會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三觀,學會以德做人。因此,從學校這一源頭,青少年初中學生為主要載體作為德育研究的對象,探析初中德育的價值取向和實踐路徑是具有科學性、客觀性和實踐性的。
1.初中德育的價值取向探析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其注重的是對于學生在“思想”和“品德”兩方面的教育和培養(yǎng)。思想方面,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品德方面,要求學生保持正確的道德標準,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品德。無論是古代思想家孔丘,還是近代探索時期創(chuàng)建“育才”的先進教育家陶行知,亦或是現(xiàn)代教育專家、學者在“樹人”這一核心問題的討論及認識上基本都是保持一致的。特別是處于現(xiàn)在這個“新課標”改革不斷深入的關鍵時期,每一位校長、每一位班主任甚至是每一位任課教師對于這一點也是十分肯定的,他們也努力地采取了很多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具體措施并獲得了一定成效,也總結出了不少德育經驗。然而,在目前學校的教學實踐中,“德育”的地位卻總是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沖擊和挑戰(zhàn),影響學校德育事業(yè)的正常發(fā)展。因此,在初中教學階段,明確學校及教師的德育價值取向和德育基本標準是非常重要的,應當從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兩方面展開。
(1)以傳承悠久道德文化為基礎
中華文化已經延續(xù)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具有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基本特點。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已經進入高速發(fā)展時期。學校在此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應當注重“思想”教育,讓學生接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和影響,讓學生從小樹立起以傳承中華文化,繼承優(yōu)良中華品德為己任的堅定信念。因此,中學階段的德育工作開展,應當首先以傳承悠久道德文化作為基礎標準,并以此來確定具體的價值取向。
(2)以培育學生以德修身為目標
初中階段德育培養(yǎng)的價值取向是以培育學生以德修身價值理念為價值取向的。學校中,教師需要提升學生的集體意識、社會意識,學會以基本的道德標準來約束和衡量自身思想和行為。筆者通過對以往有關文獻以及自身教學實際的研究,總結出初中階段德育的價值取向是以培育學生以德修身為主要目標的校園教育。
2.初中德育的實踐路徑思考
(1)注重思想教育,從思想上牢固樹立學生的道德意識
根據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一個人的思想信念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這個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以及做事的行為準則。何謂“反作用”?其意指正確、合理、科學的思想和意識,必然能夠促進行為和物質的平穩(wěn)向上發(fā)展;但消極、落后、腐朽的思想也必然導致行為和物質向黑暗劣態(tài)發(fā)展。因此,筆者認為,德育首先應當從思想和意識入手,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意識,糾正不良思想。只有當思想升華到一定境界之后,學生才會自覺地學習良好的道德準則,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道德底線。
(2)注重制度建設,從行為上扼殺學生的不道德動機
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處于變革時期,如果不加以正確疏導,則會導致學生各種不良心理滋生,影響學生的正常發(fā)展和成熟?!芭涯嫘睦怼薄皡挓┬睦怼钡炔涣夹睦矶际切枰饦O大注意的心理問題,如果一個學校對于學生這一方面沒有明確的道德準則或者基本制度對學生進行約束,則會讓學生毫無顧忌、任由學生自我發(fā)展,最終釀成大錯,養(yǎng)成不良道德意識。因此,學校應當從自身實踐出發(fā),注重學校的各項德育制度建設,提前預防,約束并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將學生的不良行為、不良嗜好、不良道德品德扼殺在搖籃中。
(3)注重教育方式,從形式上摒棄原有的不科學德育教學模式
時代在快速發(fā)展,品德教育也是需要結合具體時代背景,緊跟時代步伐的,要打破原有傳統(tǒng)觀念,沖破傳統(tǒng)文化束縛?,F(xiàn)代社會崇尚的是素質教育,要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發(fā)展,而不僅僅是單單注重一個方面。因此,教師和家長應當摒棄原有不科學德育形式,與時俱進加強學生的道德品質教學。
3.結束語
初中學生不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處于快速發(fā)展、成長的重要時期,學校加強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德行教育是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的。綜上,學校和教師需要明確,只有當學生自身真正明白做人的基本準則,并以這些道德準則去約束自己時,從而更高層次的教育才有可能得以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饒遠麗.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創(chuàng)新型對策分析[J].學周刊,2019(3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