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新亮
【摘 要】 閱讀理解作為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關鍵部分,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學生通過大量閱讀,可以開拓視野,增強理解能力。語文教師要注重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為學生進行有效閱讀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使學生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不斷提升閱讀意識,增強閱讀能力。本文主要對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進行了論述,同時指出了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重點對如何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出了幾點合理建議。
【關鍵詞】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有效閱讀
閱讀理解作為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塊教學中占據較大的比例。因此,語文教師要注重強化學生的閱讀訓練,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當前,小學語文閱讀中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著閱讀工作的開展,為了保證閱讀的有效性,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為有效閱讀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實施有效閱讀的重要性
新課改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要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保證語文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下,保證閱讀的有效性,這樣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而且對于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閱讀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僅是任務,更是學生認識和理解世界的重要理論來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實施有效閱讀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學習的關鍵時期,增加閱讀量,實施有效閱讀,能夠促使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得到提升,幫助他們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開拓學生的視野,這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師要意識到有效閱讀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意義,要注重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為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進而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由于小學生心智發(fā)展不成熟,他們在進行閱讀時難以正確把握文章主題,有時不能夠正確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長此以往必然會打消小學生閱讀的積極性,甚至部分學生會認為閱讀是一種負擔,不愿意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整體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差,學生在閱讀中難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喜歡通過手機進行閱讀。再加上高年級學生為了緩解學習壓力,通常情況下會將壓力轉移到手機等電子產品上,或者進行電子書籍閱讀,或者玩游戲??偠灾?,當前小學高段閱讀教學存在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對學生的成長極為不利,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產生了嚴重影響。因此,教師要給予這些問題足夠的重視,及時采取相應的對策加以解決,確保語文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三、提升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精讀教材
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根據文章的長短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安排學生閱讀。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可根據文章的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有秩序地閱讀,并在閱讀中尋求問題的答案。相對于部分內容較長的文章,教師要做到整體把握,堅持局部細讀的原則。所謂的局部細讀是在對文章進行整體把握的基礎上,精讀重點內容。這種閱讀模式的實施,不但可以提高閱讀效率,而且極大地保證了閱讀效果。例如,學生在閱讀《師恩難忘》這篇文章時,閱讀重點應當放在“難忘”部分,通過有針對性的閱讀,能夠把握文章的重點,這對于保證閱讀效率、提升閱讀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2.動態(tài)教學
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需要,積極開展動態(tài)化閱讀。在具體閱讀環(huán)節(jié),要組織學生對文章某一部分進行閱讀,同時可根據具體閱讀內容,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為學生進行有效閱讀營造良好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以動態(tài)化的閱讀過程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向,了解文章內容。同時,教師要實時觀察學生的閱讀動態(tài),在學生把握文章背景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立足于實際情況,增加課堂閱讀教學的趣味性,為學生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促使學生積極投身于閱讀教學中,進而提高學生閱讀的主動性。
3.拓展閱讀
為了保證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根據學生的愛好,為學生做好閱讀書目的推薦,同時嚴格把控學生閱讀刊物的選擇,盡可能為學生推薦符合其心理發(fā)展的刊物。通常情況下,此類刊物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能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所蘊含的趣味。只有戳中學生的興奮點,才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這對于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閱讀分享活動,組織部分閱讀能力強、閱讀效果較好的學生分享閱讀經驗,幫助部分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及時找到正確的閱讀方法。通過閱讀分享,可以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注重閱讀教學的開展,做好閱讀教學的引導工作。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為學生選擇閱讀書目,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寶花.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調查與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6.
[2]王曉楠.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