蟯蟲是可寄居于人類腸道的寄生蟲,人類是它唯一的宿主。蟯蟲病以家庭內部傳播較為常見,各年齡段的人群均可感染蟯蟲,其中5~10歲為高發(fā)年齡段,2歲以下的孩子相對少見。
傳播途徑
● 蟯蟲的主要傳播途徑是肛門-手-口直接傳播。
雌蟯蟲受精后在人體肛門外產卵,引起肛周皮膚瘙癢。當孩子用手抓撓時,蟲卵就會污染手和指甲,并在孩子用手拿食物時被吃進嘴里。
● 孩子常因吃手指或啃指甲而反復感染。食用被患者污染的食物、接觸患者污染的衣物或床上用品,以及接觸被蟲卵污染的環(huán)境表面,比如窗簾或地毯等,均可被傳染上。
● 蟯蟲卵進入人體后,會在小腸內長成幼蟲,成蟲則主要寄居在盲腸和闌尾。受孕雌蟲通常在夜間穿過直腸到肛門周圍皮膚褶皺處產卵。蟲卵中的幼蟲一般在4~6小時內發(fā)育成熟,從而形成感染期卵。
● 在溫暖、干燥的環(huán)境下,1~2天后蟲卵便開始失去感染性,而在陰冷、潮濕的環(huán)境下,蟲卵可能存活2周以上。
患病癥狀
● 大多數(shù)蟯蟲感染者沒有任何癥狀。當患者出現(xiàn)癥狀時,最典型的癥狀是肛周瘙癢,那是因為雌蟲在肛周產卵時,會刺激肛周,產生瘙癢感。
● 瘙癢最常發(fā)生于夜間雌蟲產卵時,可造成睡眠問題。如果孩子蟯蟲感染較嚴重,可能會有腹痛、惡心和嘔吐的表現(xiàn)。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成功的2個關鍵點:
全家人同時開始治療,因為有的家庭成員雖然沒有癥狀,但可能已經感染了,如不同時治療,蟯蟲卵還會在家庭中傳播,孩子可能會再次被感染。
在陰冷、潮濕的環(huán)境下,蟲卵可存活2周,所以蟯蟲容易反復感染,用于治療蟯蟲的藥物一般推薦在首次服藥兩周后,再服藥一個療程,以達到最佳療效。
● 阿苯達唑(史克腸蟲清):2歲以上兒童及成人每次400毫克。空腹服用。一次即為一療程。此藥的常見不良反應為腹痛、惡心、嘔吐,但這些不良反應一般很短暫,停藥后可自行消失。而且蟯蟲病的治療每個療程只需服藥一次,所以治療的獲益要大于這些不良反應造成的不適。
● 甲苯咪唑(安樂士):2~4歲兒童單次服藥100毫克,4歲以上兒童及成人單次服藥200毫克。由于蟯蟲感染容易反復,所以建議兩周后再服用一次。此藥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輕度腹痛、腹瀉等,停藥后均可自行恢復正常。
以上兩種藥是國內最常用的治療蟯蟲病的用藥,其中阿苯達唑片是非處方藥,可以在藥店自行購買。甲苯咪唑片是處方藥,需要醫(yī)生的處方。曾經廣泛應用的磷酸哌嗪寶塔糖的有效成分是哌嗪,毒性稍大,現(xiàn)在已經用得很少了。
還有一個網紅的海淘產品——澳洲巧克力驅蟲藥,它的有效成分是雙羥萘酸噻嘧啶 (11毫克/千克,最大劑量1克),可用于2歲及2歲以上兒童。在國外,它是非處方藥,間隔2周服用2劑的有效率接近100%,不良反應包括厭食、惡心、嘔吐、腹部痙攣、腹瀉、頭痛、嗜睡。
國內也有雙羥萘酸噻嘧啶片劑和顆粒,用于1歲以上兒童,只是不常用,如果用此類藥,建議按照國內藥品說明書中的劑量和使用方法使用。
預防方法
● 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啃手指。
● 每天早上洗澡,重點清洗尿道及肛門部位。
● 每天換洗內褲。
● 勤換洗床上用品和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