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平南中學 賈文剛
現代化的教學背景下,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新課改在語文學科當中得到發(fā)展的表現。所以,這就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轉變固有的教學思維,不要學生只是僅限于課本上的知識,而要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等,從而實現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因此,本文就對初中課堂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行了探究。
現階段的語文教學往往采用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教師把課文講過后,學生把重點知識進行背誦記憶,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只會讓學生變得懶惰,不善于思考。教師無法了解學生真正想要的,學生也不善于將自己不會的問題表達出來,導致教學越來越向形式化趨近。同時師生互動和同學之間的相互溝通能夠有效地讓學生自己愛上學習,對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從而支持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道路上越走越遠。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無疑是教育發(fā)展的需要,為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也是對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學會了合作和獨立思考,無疑對各種科目的學習打下了地基,對于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初中三年的語文課本加起來很多,要想把課本上所有的知識都面面俱到地提到,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對于有助于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一些有趣文章可以單獨拿出來重點講解,先要讓學生對于語文產生興趣??墒乾F階段按的語文教學往往側重于講一些很無趣但是又會在考試中占有分數的文章,學生學習文章的目的好像在于拿到別人都會拿到的分數,所有的學生對于一篇文章不會再有自己的見解,所有的答案都千篇一律,仿佛語文也有標準答案一般。因此,教學內容要有取舍,選擇合適的文章是細化教學內容的表現,枯燥的知識只會讓學生的學習變得越來越痛苦,更不用說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有任何的幫助。
在現如今的教育背景下,初中階段學生開始接觸一些比較難的知識,像物理化學這些學科,為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很多的困惑。因此,學生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這些學科的學習上,語文在這些學科當中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在這一過程中,從事語文教育的工作者也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對語文教育陷入了迷茫當中,教學目標含糊不清,好像就是為了考語文而來,學語文也成了師生時間的無奈之舉。
課本上的文章涉獵到方方面面,對于同樣的內容,有些同學可能感興趣,有些同學可能并不感興趣。所以,怎樣把枯燥無味的教材以有趣生動的方式融入課堂是需要教師進行研究和深入探討的問題。首先是對于文章內容的把控,課程的重點應該放在對于問題的思考上,而不是一味地將枯燥無味的故事情節(jié)拿出來研究。
語文教學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以很枯燥的方式出現在課堂上的。教師不能夠對課堂內容做出生動形象的講解,這不利于學生主動思考,分析信息。但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新媒體的普及使教師的教學變得更加輕松。因此,利用多媒體這個工具將課本上涉及不到的內容進行及時補充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和視頻,也是對課堂內容的一個很好的補充。同時,生動的形象形成深刻的記憶,學生以后再讀到類似文章時,會用相同的方法對文章信息進行處理加工。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多元發(fā)展。
加強課堂提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學生的各方面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進行課堂提問也無疑是檢測學生是否掌握課堂知識的最好的方式,當然,一些較為內向的學生可能會對這樣的方式有些抵觸的心理。但是,提問的方式能夠最快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不管是會還是不會,作為一個初中生都要大膽一些,踴躍參與,這才是學習的正確態(tài)度,同時,課堂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學生明白了有問題就要及時發(fā)問,甚至于不會的問題也要踴躍參與。提問的方式不僅對教師進行了肯定,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初中階段學生會接觸到一些比較難的科目,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學生受益終身。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當然,自主學習的前提是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不能隨著年級越高、學習任務越大,就讓學生一門心思地埋在學習中,要讓學生有選擇,有興趣,有自己喜歡的科目。教師要在掌握學生的學習后就能“對癥下藥”,學生也會在興趣的指導下對學習產生熱情,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境界。同時,在課堂上,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思考的學習習慣,這也有助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道路甚至研究道路進行深層次的發(fā)展,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師生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對于教學內容進行精細化研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增加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開放性的學習,為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