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穎, 姜昕, 李嵐, 王蘇
(1 深圳市人民醫(yī)院 老年病科, 廣東 深圳518000; 2 中國人民解放軍305 醫(yī)院 胸外科, 北京100017)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劇, 高血壓發(fā)病率逐年攀升, 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公共衛(wèi)生疾?。?]。 文獻[2]報道, 高血壓患者除伴隨血壓升高、 頭暈等本身癥狀外, 因高血壓在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發(fā)展中有一定的參與作用, 會累及患者多個組織器官, 引起心律失常、 心室肥大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甚至誘發(fā)器官功能衰竭, 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 臨床針對高血壓多強調(diào)通過藥物控制血壓指標, 常見的治療藥物包括鈣通道阻滯劑、 利尿劑等[3]。 本研究比較阿托伐他汀與氨氯地平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深圳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4 例老年高血壓患者。 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者經(jīng)診斷及檢查均確診為高血壓, 與WHO 高血壓診斷標準[4]相符;②患者的臨床資料及病史、 檢查記錄等資料完善; ③患者年齡≥60 歲; ④患者已了解并同意參與研究, 簽訂知情同意書,符合醫(yī)學倫理學要求。 排除標準: ①經(jīng)診斷合并心肝腎疾病或嚴重器質(zhì)性病變患者; ②神志不清或精神障礙患者; ③對研究藥物過敏或過敏體質(zhì)患者; ④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腦卒中等疾病患者; ⑤近期接受過影響觀察指標的相關(guān)治療者; ⑥合并惡性腫瘤患者。 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入選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7 例。 觀察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療。 觀察組男性27 例, 女性20 例; 年齡62 ~89 歲, 平均年齡為 (73.51 ± 3.63) 歲; 病程1 ~9 年, 平均病程為 (4.24 ± 1.04) 年。 對照組男性25 例, 女性22 例; 年齡61 ~87 歲, 平均年齡為 (73.31 ± 3.56) 歲; 病程1 ~10 年,平均病程為 (4.20 ± 1.22) 年。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揚子江藥業(yè)集團上海海尼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20468) 口服治療,5 mg/次, 1 次/d, 治療1 個月為1 個療程。 觀察組給予阿托伐他汀 [齊魯制藥 (海南) 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93143] 口服治療, 20 mg/次, 1 次/d, 治療1 個月為1 個療程。 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均為3 個月。 治療期間指導患者暫停其他降壓藥物,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
1.3 觀察指標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的血壓 (DBP, SBP)、 脈壓 (PP) 進行測量, 隨訪觀察患者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比較整體療效。 血壓測量方法[5]: 采用水銀柱血壓計, 指導患者靜坐, 對上肢血壓進行測量, 每周2 次, 測量3 周, 取平均值。 療效標準[6]: 患者治療后DBP 下降≥20 mm Hg 記為顯效, 患者治療后DBP 下降10 ~19 mm Hg 記為有效, 患者治療后血壓指標無顯著變化或升高記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數(shù)資料以n(%) 表示, 行χ2檢驗; 計量資料以±s 表示, 行t 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 脈壓比較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血壓、 脈壓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SBP、 DBP、 PP 均顯著降低, 且觀察組的SBP、DBP、 PP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 脈壓比較 (±s, mmHg)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 脈壓比較 (±s, mmHg)
注: 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 *P <0.05。
組別 時間 SBP DBP PP觀察組 治療前 163.31±13.23 112.51±13.42 54.02±4.22(n=47)治療后 112.85±10.28* 73.16±8.09* 31.42±3.74*t 20.647 17.216 27.477 P<0.05 <0.05 <0.05對照組 治療前 162.33±13.35 113.44±14.23 54.04±4.12(n=47)治療后 127.03±11.52 88.26±9.36 45.02±4.62 t 13.724 10.135 9.990 P<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4.5%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n (%)]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3%,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9.1% (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n (%)]
文獻[7]報道, 高血壓與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紊亂、 血流動力學改變等有關(guān), 高血壓患者的常見癥狀包括頭暈、 頭痛、 易疲勞等, 一般經(jīng)過休息可得到緩解。 而作為特殊群體, 老年患者機體功能衰退、 免疫力下降, 會出現(xiàn)肢體麻木、 心悸等臨床表現(xiàn), 嚴重者甚至伴隨嘔吐、 神志不清。 高血壓屬于慢性疾病,病程長、 久治不愈, 多通過降壓藥物控制病情。 老年高血壓患者并發(fā)癥多、 抵抗力弱, 對降壓藥物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
作為一種鈣離子拮抗劑, 氨氯地平適用于各種類型高血壓, 能夠抑制鈣誘導下的主動脈收縮, 藥物維持作用時間長于硝苯地平, 同時能夠有效激活低密度脂蛋白受體, 阻斷膠原合成, 進而起到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8]。 但該藥物單獨應用效果不佳, 且容易出現(xiàn)惡心、 嘔吐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阿托伐他汀是一種HMG-CoA 還原酶選擇性抑制劑, 能夠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 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體, 提升動脈粥樣硬化指數(shù); 該藥物還被證實對血管彈性有增強作用[9]。 有研究[10]將阿托伐他汀應用于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中, 結(jié)果顯示治療效果優(yōu)于其他藥物, 推測阿托伐他汀能夠?qū)Ω哐獕阂鸬钠渌哪X血管疾病起到預防作用。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后的血壓、 脈壓指標均顯著下降, 且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 該結(jié)果表明, 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療效顯著, 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 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療效確切, 安全性高,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壓、 脈壓, 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