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賓
父親走時我正在讀初中,天天像牛一樣在田間勞作的父親,不會有值錢的東西留給我,只給我留下一個精編的小柳條筐。
在一層墨綠的絨布下,柳條筐有三件不起眼的小東西,一個是小木牛,一個是剪成心形的紅色小紙片,還有一個是小銅鏡。
那時,我上初中了還是特別貪玩,一天到晚從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形影不離地和幾個頑皮的小孩子戲耍和逗鬧有時干脆逃學不去上課,母親知道后氣得直跺腳。父親走后,我手里有了小木牛,那小木牛埋頭躬耕的樣子讓我感到沉甸甸的。父親留給我的小木牛,小拳頭一般大,不如彈弓和溜溜球好玩,但我走到哪兒,都會把它帶在身上,一想起父親,我就拿出來看一看,我有什么小秘密也會對小木牛說。不知怎的,我突然想到,父親離開我們時把這頭看似玩具一樣的小木牛留給我,父親一定是想讓我也做一頭這樣的牛,把精力和心思用在學習上,刻苦用功,把書讀好,活出個人樣來。從那以后,我天天晚上把自己關在屋里看書學習做功課,終于有一天我考上了高中,終于有一天我又考上了大學,又終于有一天,我對著父親留給我的小木牛輕輕地叫了一聲“寶貝”!
讀大學我十分用功,我常把小木牛拿出來,靜靜地看上一陣子,然后一門心思伏案去完成學業(yè)。我還將剪成心形的小紅紙,雙手捧在手心,一遍遍揣摩父親的心思和用意,每每此時眼前總會閃過一道光。我來自農村,家庭條件不好,在家種地的母親供我上大學真是操碎了心。在食堂用餐時,我常買半份最便宜的菜,這樣就節(jié)省下來一點點錢。我們班有個來自山區(qū)的貧困生,父母雙雙過早離去了,我買寫字簿常買兩份,買襪子和鞋墊也買兩份,這多買的一份我就送給他。有時過節(jié)了,我會買一份好菜我倆一塊吃。因為我的農民父親,用象征愛心的小紅紙條,教會了我怎樣處事和做人,讓我在愛意濃濃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往前走。
大學畢業(yè)后,我通過了公務員考試,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多年的工作中,思想的十字路口上,總會遇到顛簸和搖擺,這個時候父親留給我的小銅鏡,總能讓我照亮前行的路,還會讓我回過頭來,看一看人生的艱辛和磨難,看一看在農田里鋤草施肥、日夜耕作的莊稼人,于是我懂得了怎樣扎實地往前走,怎樣才能牢牢堅守不變的信仰和信念。父親的小銅鏡,小巴掌大小瞧不上眼的小銅鏡,握在手里好沉重。
在人生很長的一段路程上,我一點點悟得了父親的用心,沒文化的農民父親留給我的,不是什么用來擺弄著玩的東西,而是三件比金子還值錢的寶貝!
【原載《??谌請蟆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