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
摘要: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主要部分之一,是提升學生理解能力和閱讀生成的主要途徑,為了更好的在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吸收能力,部分地區(qū)開始使用地區(qū)教材與原有教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本文將針對《魅力遼寧》的部分課程與小學五年級語文閱讀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在不斷的融合與教學實踐中總結經驗,深入發(fā)掘現存的問題和有效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融合;魅力遼寧;小學五年級;語文閱讀
隨著信息時代的更迭,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都在隨之變化,同樣作為二十一世紀的當代小學生,更有著不同的時代特點與成長經歷,因此語文教學在不斷的變化與發(fā)展下也開始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認知能力,部分地區(qū)已經開始進行地區(qū)教學與原有教材相結合的方式,為了讓學生更多的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更深刻的認識自己家鄉(xiāng)的文化,融合式的教學勢在必行。
一、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農村語文教師資源不足
在社會主義的宗旨下,我國不斷在教學方面進行改革與發(fā)展,教育體制與教學機構的創(chuàng)新帶來了教育行業(yè)前所未有的進步與發(fā)展,隨著鄉(xiāng)村支教的腳步不斷發(fā)展,我國大部分農村已經實現了教師的平均分布,但是由于一些農村由于地理、氣候、人口等客觀條件的制約,教師資源仍需要進一步完善,大部分地區(qū)雖然已經解決了教師分配問題,但是在優(yōu)化教學中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一名教師身兼多個學科,課時過多是農村教師的主要問題,為了更好的提升農村教學質量,提升教師教學效率、減輕教師負擔尤為重要。[2]
(二)閱讀教學缺少溝通交流
語文教學的內容主要以拼讀、硬性記憶為主要方式,但是針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面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教師在教授過程中過于教條,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與想象能力,在每堂課的閱讀學習中,只有單純的內容理解與段落劃分是遠遠不夠的,對于閱讀的內容并沒有更好的展開與發(fā)揮,沒有傾聽學生內心的想法與對文章的理解,因此無法使教師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心里與對所學內容的反饋情況。[3]
二、《魅力遼寧》課程特點
(一)更加貼近生活
《魅力遼寧》的課程特點主要體現在所講的內容中,具有一定的親切感,例如《四季分明有特色》中就能很好的展示出季節(jié)的特點,同時結合遼寧地區(qū)的氣候特征對文章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與學習,包括課程中的綜合實踐活動《保護家鄉(xiāng)和的行動》更加直觀的貼近學生們生活的地方,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親切感與興趣度。[2]
(二)突出地域文化色彩
《魅力遼寧》一書中有很多地方對地區(qū)文化進行了延伸與介紹,例如《多彩民族一家親》的課堂中,教師就可以加強對東北地區(qū)民族特點介紹與講解,更好的將學生帶入到濃厚的學習當中,通過班級的少數民族成員進行提前的課程布置,介紹自己的民族,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自己查找并講解出民族文化的特點,在不斷的活動實踐中加強課堂內容的延伸教學。[3]
三、融合地方課程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縮減地方課時 提高教學質量
針對部分農村地區(qū)教師緊缺與教師課時過多的現象,教育機構首先要對教師進行“減負”,過多的課程內容使教師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提高教學內容的質量,更不能有效的對教學方案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創(chuàng)新,只有減輕教師的課時負擔,才能更好的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在地方課程與原有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才能有效的融合與伸展,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更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快速的吸收與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5]
(二)加強互動交流 提升人文教學
在閱讀教學中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提升教師掌握教學進程與效果的游俠途徑,在地方課程的教學中加強學生的互動,例如在《繽紛校園育人才》的課程中,提前給學生布置任務,可以以小組的方式進行不同方面內容的討論與準備,在課堂中完全可以由每個小組進行相關內容的講解,在講解過程中教師把握內容與進度對相關主體內容進行完善,穩(wěn)定教學節(jié)奏同時加強互動的課堂氣氛,不僅可以更好提升小學效果也加強了教師在教學中對教授內容與學生特點的掌握。
(三)合并同類課程 提升課堂導入
針對原有教學中的內容與地方課程可以在同類別或同話題的內容上進行融合,從學生熟悉的內容開始,使學生有一定的興趣,在抓住學生眼球的同時將原有課程進行內容輸出,不僅有效提升了教學效果,也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收獲的快樂與語文的樂趣,例如在“童年往事”中,我們就可以很好的將地方課堂的“民族文化”“生活文化”“季節(jié)特點”等相關元素融合到“童年”的故事中,也可以更好的看出學生在學習閱讀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提升了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依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年齡特征,有針對性的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與研究,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融合地方課程的同時進行分角色朗讀表演,也可以采取全班“每人一句話”的閱讀接龍,使學生學習情緒熱情高漲,趁此機會進行“讀一讀、比一比”等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針對學生喜好進行游戲設置,多樣變換的教學方式是提升教學效果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現代語文教學的現狀進行了解,不難發(fā)現地方課程與原有課程的統(tǒng)一之處,再相互融合的教學中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學生對家鄉(xiāng)的情懷,使每一位學生在不斷了解自己的同時更加深愛這片土地,深愛我們的國家。
參考文獻:
[1]起正男.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究[J].中華少年,2017.
[2]汪成亮.小學五年級學生語文批注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1,1(1):152-158.
[3]廖紅霞.淺談如何進行小學五年級語文閱讀教學[J].未來英才,2015,000(020):108.
[4]虞銀娣.常州地方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D].南京師范大學,2008.
[5]鄒贛華.地方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D].福建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