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wèi)紅
摘 要:針對體育教育與學生體育意識培養(yǎng)的必要性進行分析,突出表現(xiàn)在增強學生體育課程參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等方面。結合學生特征與體育教學的要求,分析體育教育中學生體育意識培養(yǎng)的路徑。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主動鍛煉,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體育教育;學生體育意識;學生
終身體育教育指的是在人的一生各個階段中,受到體育教育與開展體育活動的總和。終身體育教育具有終身性、全民性及廣泛性的特征,能夠在人生各個階段參與體育活動,不分地區(qū)、年齡及民族普遍適用。體育教育不能局限于學校當中,還需要滲透到社會、家庭中,融入人生的各個階段。體育教育與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對學生終身體育鍛煉能夠產生促進作用。文章將結合體育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研究活動帶來一定借鑒價值。
一、 體育教育與學生體育意識培養(yǎng)的必要性
(一)增強學生體育課程參與的積極性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多指導學生對體育技能學習進行學習,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學習。學生的體育知識學習興趣較差,不利于其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體育教育當結合學生的特點實施教學指導,在保證知識傳遞效果的同時,還需要基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能夠將被動的體育學習轉化為主動的體育學習。在傳授學生體育運動技巧的同時,結合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指導其參與各項體育鍛煉方法。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鍛煉學生的意志能力。學生在掌握體育運動技巧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體會體育運動的快樂,協(xié)助學生建立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二)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生需要具備健康的身體素質,進而對其未來的工作、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能夠使學生保持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益。
教師可以開展各類終身體育鍛煉專題知識講座、體育相關內容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的技巧,樹立正確的體育知識學習興趣,做到終身體育運動知識的適當延伸。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分享真實的終身體育鍛煉案例,使學生能夠自愿參與,激發(fā)學生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在校園體育宣傳中,以廣播、微信平臺等等形式,開展終身體育運動的活動宣傳,營造校園中人人參與、人人鍛煉的良好氛圍。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指導學生自主鍛煉。
二、 體育教育與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一)設置終身體育鍛煉為教學目標
終身體育思想為體育教學的長遠發(fā)展目標,將終身體育思想融入體育教學活動中,能夠刺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的目標,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在指導學生學習體育技能的同時,潛移默化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以足球教學為例,教師則可以為學生介紹足球運動的價值,足球運動的發(fā)展歷程等。根據學生耳熟能詳的動畫片、電影角色等,激發(fā)學生的足球運動興趣。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實施足球運動的指導。教師需要以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為指導,轉變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的限制。比如教師可以使用翻轉式教學方法,在課前預習中學習足球運動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則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進一步指導。應用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實施體育教學指導,能夠更加貼近于學生需求、貼近于社會發(fā)展實際,增強學生的運動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
(二)基于學生性格特點設計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中的課程教學設計,當基于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需求等,合理應用各類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以趣味性、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增強其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教師需要以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發(fā)展為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日常體育運動習慣。比如教師可以在臺球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自主墊球的方法,以游戲的形式指導學生鍛煉。教師可以將2名學生劃分為1個小組,在規(guī)定時間內持續(xù)墊球數量最多的小組為獲勝小組等。豐富多樣的體育運動模式下,能夠使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引入其中,豐富教學的內容,以多媒體技術強化學生的體育技能掌握程度,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生動的學習體育運動。以籃球“三步上籃”為例,則可以實現(xiàn)動作的拆分,增加學生的直觀理解能力。
(三)根據學生發(fā)展需求完善評價指標
體育課程教學為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多根據學生在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中的成績進行評價,對學生學習期間的表現(xiàn)、合作意識等關注不足,課程教學評價具有片面性特征,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及體育終身鍛煉意識的生成。
體育教學當基于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完善體育教學評價的目標。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合作意識、探究意識及學習中的表現(xiàn)等融入評分標準中。根據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表現(xiàn),對其合作意識進行評價。根據學生日常體育鍛煉中的表現(xiàn),評估其課堂學習狀態(tài)。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為學生細致講解運動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且多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步形成終身體育運動意識。
三、 小結
體育教育中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對學生體育知識的深入學習、體育學習興趣的生成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教師需要在充分了解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基礎上,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對其未來成長及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興茂.體育游戲對學生合作意識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20(6):166.
[2]張燕.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下的體育教學研究:評《體育與生命安全教育》[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9,15(11):191.
[3]徐皓明.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228.
[4]陳健.基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0):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