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
女性主義書寫廣義上指男女作家在作品中對女性角色的塑造和刻畫。不同文學作品的女性主義書寫展現(xiàn)出的作者觀念及文化背景也各有不同。
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杰出代表,佛羅倫薩文學“三杰”之一。他宣揚自由民主的人文主義精神,批判封建主義和守舊神學,在代表作《十日談》中,薄伽丘“為他們(女性)的歡樂而寫作”,塑造出多個有血有肉、有勇有謀的女性角色,鼓勵女性追求愛情,為女性發(fā)聲。
蒲松齡是清代杰出文學家,優(yōu)秀短篇小說家。在代表作《聊齋志異》中,蒲松齡通過反映女性生活,塑造出一系列生動活潑、果敢自立、主動追求愛情的女性形象,肯定女性的經(jīng)驗和價值。
《十日談》與《聊齋志異》兩部書中的女性主義書寫形象鮮明,都同樣有理想、有追求,深入人心。在刻畫女性角色的同時也展現(xiàn)出薄伽丘和蒲松齡兩位男性作家超越時代的女性意識。本文將通過復興兩部書中的女性主義書寫即典型女性角色描寫,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薄伽丘和蒲松齡的女性觀念及女性書寫的異同。
欲望是人類最自然、最本能的需求,但在盛行禁欲主義、女性被當作男性的附屬品的中世紀,人們認為女性的情感需求、生理欲望是邪惡且不潔的。但薄伽丘在《十日談》中卻塑造了多個大膽求愛、直面欲望的女性形象。如第二天故事十中女性角色巴爾托洛梅婭,她年輕貌美富有活力,但她的丈夫里卡爾多卻是一位身體虛弱、節(jié)欲敬神的法官。在被海盜帕格尼諾掠走后,梅婭恣意享受與海盜的歡愉。面對丈夫?qū)砗蟮淖l責,梅婭直言:“除吃穿之外,我還應該有別的更迫切的需要……你如果更喜歡研究法律,而不是把心思用一點到妻子身上,那你就不該娶什么太太……我的名譽,除了我自己,我不想讓別的任何人來顧惜?!泵鎸εc里卡爾多的不幸婚姻,梅婭果斷沖破世俗強加在女性身上的家庭和名譽的枷鎖,直面自己的生理欲望。里卡爾多死后,梅婭收獲了與海盜帕加尼諾的幸福婚姻。第五天故事十中的妻子一頭紅發(fā)、風情萬種,而丈夫皮耶德羅卻是一個耽于男色的富商,二人婚姻生活冷淡,爭吵不休。女圣徒威爾迪亞娜直言:“人活在世界上,每個人都應該及時行樂。特別是女人,應該比男人更加珍惜光陰?!痹谂c男人偷情被抓后,妻子對丈夫皮耶德羅袒露心聲:“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女人,我的欲望和別的女人一模一樣。我既然不能從你那兒得到滿足,就得自找出路?!贝祟惻孕蜗筮€有第三天故事四中伊薩貝塔、第四天故事十中醫(yī)生的太太和第七天故事九中的莉迪亞,她們擺脫世俗倫理的約束,主動尋求愛情、追求生理欲望的滿足。
智慧和勇氣是女性魅力的源頭,是女性贏得獨立和權利的根本,是打破女性“花瓶”這一包含男性社會偏見的有力武器。在第一天故事五中,蒙費拉托侯爵夫人運用智慧和勇氣以幾句俏皮話打消了法蘭西國王的她的邪念。蒙費拉托侯爵夫人的美貌和品德在法蘭西廣受美譽,就連國王也心生邪念,覬覦已久。趁侯爵外出的時候,國王假借遠征順路的理由拜訪侯爵夫人,試圖實現(xiàn)與夫人的歡愉。面對國王的冒犯,侯爵夫人設以母雞宴,在國王發(fā)出這里是否產(chǎn)公雞問題之時,進言:“事情不是這樣,不過,這里的女人即使在服裝和身份上與別處的女人不同,但本質(zhì)同她們是完全一模一樣的?!奔幢砻髁俗约旱牟偈兀志S護了君臣之好,有禮有節(jié),機智過人。在第六天故事七中,菲利帕夫人在法庭上面對丈夫通奸罪的指責,落落大方、侃侃而談,不僅贏得庭訴,無罪釋放,更以此控訴這條律法對女性殘酷與不公,成功勸說法官修改律法。蒙費拉托侯爵夫人和菲利帕夫人以過人的膽識和智慧在社會的權貴的欺壓下保全了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與命運抗爭。
在第三天故事一中,薄伽丘塑造出一位反抗封建門第觀念,追求自由戀愛的典型女性形象——吉斯夢達。吉斯夢達公主與侍衛(wèi)圭斯卡尓多暗生情愫,悄悄戀愛。當薩萊爾諾親王坦克雷迪偶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女兒與一個地位卑微的侍衛(wèi)幽會時,他難抑怒火,直接下令絞死圭斯卡尓多并剖出他的心臟交給吉斯夢達,以澆滅她的愛火。面對父親暴虐舉動和“你要是想做出這種無恥的事來,也得找一個與你同樣高貴的男子呀……宮廷里多少王孫公子,可你卻偏偏選中了圭斯卡尓多,一個出身下賤的青年?!钡某錆M偏見的指責,吉斯夢達慷慨激昂:“人類一誕生,我們一出生,就是平等的,只有德行才是人的貴賤的首要區(qū)分”,“你不該責怪我有青春的欲望,這種欲望是受神秘欲望支配的呀”,“命運不公,他常常把無能之輩提到顯赫的高位,卻把英才埋沒在底層”。吉斯夢達不顧地位的懸殊與侍衛(wèi)相戀,主動地追求自己的愛情;她的愛情悲劇和控訴既揭示出封建世俗的殘酷,也是女性對戀愛自由、擺脫門第觀念束縛的需要。
經(jīng)濟獨立是女性擺脫家庭和社會約束的根本和基石。在《聊齋志異》中蒲松齡刻畫了一批自力更生、獨立自足的女性經(jīng)營者形象。《辛十四娘》中的十四娘“為人勤儉灑脫”,嫁給清貧秀才馮生后,“日以纴織為事。時自歸寧,未嘗逾夜。又時出金帛作生計。日有贏馀,輒投撲滿?!币约徔棡闃I(yè),貼補家用?!肚嗝贰分星嗝坊垩圩R珠嫁予良人張介受,一來她孝順公婆,得家人敬重。二來她“刺繡作業(yè),售且速,賈人候門以購,惟恐弗得”。以刺繡為業(yè),賺取錢財改善生活。三來她督促丈夫?qū)P淖x書,不得分神,拼接自己的努力贏得幸福?!饵S英》中刻畫了一位善于育菊、以賣菊為生,最終富甲一方的女性手經(jīng)營者的形象;在《鴉頭》中蒲松齡則塑造了一位與郎君為愛奔逃,自主嫁娶的妓子形象。面對情郎“室對芙蓉,家徒四壁,實難自慰,恐終見棄置”的羞赧之語,鴉頭坦然接受并以自己才智提出“何為此慮。今市貨皆可居,三數(shù)口,淡薄亦可自給??慑黧H子作資本”。改善家境,獲得幸?;橐?。此類女性形象表面上溫柔嬌弱實際內(nèi)里堅韌不拔、自立自強。她們摒棄多年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腐朽觀念,憑借著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贏得人生幸福。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主張“三從四德”“三綱五?!保J為女性應當恭謹有禮、賢良淑德,是裝在“套子”里的人。但《聊齋志異》中卻塑造了一系列反傳統(tǒng)反倫理兇悍善妒的女性形象,“以女性之妒,反撥男權之道,以女人之悍,抗衡男人之理”?!督恰分薪潜闶堑湫团孕蜗?,江城與丈夫情投意合,二人青梅竹馬,再見傾心,新婚時也是相得甚歡;但后來她難抑善怒本性,暴打丈夫、頂撞公婆、辱罵父親,欺凌婢女。暗中聽到丈夫與同學王子雅的酒醉戲謔猥褻之語,便在湯中下巴豆懲戒二人的無禮;丈夫請妓女享樂,她便假裝妓子直接震懾丈夫,后又“以針刺兩股殆遍,乃臥以下床,醒則罵之”??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完完全全地顛覆了封建倫理綱常中的傳統(tǒng)女性形象,是女性對于封建社會倫理綱常束縛的一次徹徹底底的反抗與吶喊。
《聊齋志異》又稱《鬼狐傳》,作者蒲松齡借鬼魄狐妖的身份塑造多位灑脫自在、風情艷麗的女性形象。她們借鬼狐之身,不受封建倫理、世俗道德觀念的約束;她們果敢灑脫,面對愛慕男子,大膽表白求愛;她們隨心而動,來去自由,愛時便愛不愛時便離開,全憑自己心意做主。《蓮香》中李姑娘是鬼魅,蓮香是狐妖。蓮香傾心書生桑子明,主動上門求愛,說自己是“西家妓,愿與君好”。李姑娘生前愛慕桑子明,死后化為鬼魅,翩然入房,對桑子明直言“慕君高雅,幸能垂盼”。李姑娘和蓮香同非人族,又同時愛上桑子明一人,本應水火不容,但對于愛情卻進退有度、公平競爭、主動求愛,既尊重了對手也尊重了自己,彰顯女性風情灑脫?!缎潦哪铩分惺哪锷頌楹詾榫葠廴笋T生受盡苦難,頓悟人世間情愛愁楚太多。在馮生獲救后,她直言:“妾不為情緣,何處得煩惱?君被逮時,妾奔走戚眷間,并無一人代一謀者。爾時酸衷,誠不可以告訴。今視塵俗益厭苦。我已為君蓄良偶,可從此別?!迸c馮生分離,歸隱山林?!秼雽帯分袐雽帪楹芍瑡珊┛蓯?、俏皮活潑。封建面對老媼的輕斥“有何喜,笑輒不輟?若不笑,當為全人”,嬰寧依舊笑靨如花,不改本心。此類女性形象貌美率性,因是鬼魅狐妖,非塵世之人,因而不受封建世俗、倫理綱常的約束,灑脫快意,既展現(xiàn)出女性在突破“三綱五?!钡确饨ㄊ`后的自在,也暗含女性對人性自由的追求。
《十日談》與《聊齋志異》中的女性主義書寫皆以愛情為故事腳本,肯定女性追愛的權利,塑造出一系列主動追求愛情,為愛而奮斗,有勇有謀,自立自強的女性角色;但薄伽丘和蒲松齡兩位作者在女性書寫上仍有不同之處,《聊齋志異》中嬰寧、江城二女,她們前期都展現(xiàn)出對封建倫理的反擊,在結(jié)尾卻淪為封建文化下的一份子:嬰寧不再笑、江城變?yōu)橘t妻。而《十日談》中女性角色卻未曾被馴化,反叛的自由女性意識終始一貫:吉斯夢達在收到愛人心臟后毅然飲下毒藥,與愛人同死。這種創(chuàng)作差異毫無疑問是由作者不同時代背景和人生經(jīng)歷造成的。
《十日談》誕生于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作者薄伽丘是佛羅倫薩一位富商的私生子。他的出身一方面給予他學習讀書、享樂風流的資本;另一方面使得他自認為是父母親欲望的產(chǎn)物,思想上理解和肯定女性在生理心理的欲望訴求。此外,14世紀,工場手工業(yè)和商品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產(chǎn)生,資本主義關系在歐洲內(nèi)部逐步形成,資產(chǎn)階級希望沖破教會神學的束縛,文藝復興運動興起,女性意識和地位已有較大改觀。而《聊齋志異》則寫于三百多年后明末清初時期,作者蒲松齡自幼好學,遍讀儒家經(jīng)典,但屢試不第,71歲才考上歲貢生,儒學思想根深蒂固。宋以來程朱理學壓抑人性,明末雖在沿海地區(qū)產(chǎn)生資本主義萌芽,盛行女性巾幗英烈之風,但難以與傳統(tǒng)“三綱五常”觀念抵抗。隨著清兵入關,封建王朝的重建,封建主義文化再次回歸。所以,蒲松齡雖在《聊齋志異》中對女性給予前所未有的關注和肯定,但未認識到封建倫理才是湮滅人性的罪魁禍首,仍是封建社會中傳統(tǒng)的女性觀念。
因此,薄伽丘在《十日談》中大膽直白的女性書寫本身是有意識有目的且自覺的刻畫,是對中世紀以來封建神學束縛的抗議與宣戰(zhàn);而蒲松齡在《聊齋志異》書寫則是無意識下的女性書寫,他以憐愛同情的筆觸刻畫女性角色,雖展現(xiàn)出女性追求愛情、獨立自主等形象,但未突破封建倫理道德在思想上的禁錮,有其局限。
《十日談》與《聊齋志異》中女性主義書寫的差異是由于不同時代文化下作者不同的女性觀念造成的?!妒照劇芬宰杂善降鹊乃枷胗^念肯定女性欲望、鼓勵女性追求愛情;《聊齋志異》雖受封建儒學的束縛,有其時代局限性,但仍肯定女性的能力和才干。無論差異如何,薄伽丘與蒲松齡作品中的女性書寫是有血有肉、可愛可親的,書中表現(xiàn)出的女性觀念是進步超前的,在世界文壇中熠熠生輝、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