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洋,王宏付
(江南大學 設計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2)
在社會發(fā)展中,老年人屬于弱勢群體,身體各項機能的下降導致他們發(fā)生危險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尤其是一些獨居或者身患疾病需要照顧的老人,一旦發(fā)生意外跌倒,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功能性服裝作為未來服裝領域的趨勢,其防護性的設計是一項重要的研究。對于老年人來說,穿著具有防摔功能的服裝能夠給予他們一定的人身安全保障。項目基于老年人群的身體機能特征,分析其對于防護性服裝的穿著要求,以服裝色彩、面料、款式與結構和老年人需要重點防護的部位為主要依據,展開對老年防摔功能服的設計探討。
意外傷害是目前世界各國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世界衛(wèi)生組織稱意外傷害已經與感染性疾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并列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3大類疾病[1]。意外傷害是指由意想不到的原因造成的損害或死亡,目前排在60歲以上老年人主要死亡原因的第4位[2]。我國已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對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需要尤為重視,積極預防老年人摔傷是每一個家庭關心的話題,也是當今社會的重要課題。
人在進入老年期時,身體機能逐步下降,會產生關節(jié)退化、身體協(xié)調性變差、適應能力減弱、動作靈活性降低等現象。
導致老年人意外摔倒風險的主要有兩個因素。
1.2.1 生理因素
老年人的聽力、視覺分辨能力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有聽力問題的老年人較難聽到危險的警告聲音,且聽到聲音后的反應時間會延長,這也增加了跌倒的風險。
1.2.2 后天疾病因素
老年人本身的疾病因素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例如帕金森綜合征等神經疾病會導致老年人肢體無力或活動不協(xié)調;眼部疾病方面,如白內障、青光眼等會影響老年人視力而成為危險因素[3]。部分老年人患有的體位性低血壓、心律不齊等心血管疾病會導致頭暈甚至暈厥,有些老年人的頸椎病也會引起眩暈而失去平衡。
作為一款防摔功能服,第一功能就是防摔保護;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老年人對于服裝的審美消費行為也逐漸顯現出來,他們希望通過服裝來進行一些美觀修復。因此,防摔功能服的美觀度和舒適性也是要著重考量的方面。
受到一些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例如溫度、地表硬度等,老年人進行戶外活動時應時刻警惕意外摔傷的風險。尤其在雨天行走時,道路濕滑,會大大增加跌倒的概率。冬季是老年人摔倒的多發(fā)季節(jié),據統(tǒng)計,老年人造成扭傷或骨折的發(fā)生率比其他季節(jié)要高出24%[4]。因此,防摔服的設計還應考慮到外部環(huán)境、季節(jié)性的因素。
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長,身體骨質流失增多,骨骼鈣含量減少,彈性降低,骨質脆性增加。因此,老年人出現骨質疏松癥、骨折的現象較多。防摔功能服的設計應針對不同部位的防護,進行防摔重點保護的部位要根據不同部位的骨折頻率和傷害大小而定[5]。一般老年人常見的骨折部位主要是椎體、腕部以及髖部3個部位。
2.3.1 椎體壓縮性骨折(胸腰段)
這種骨折多發(fā)生在脊柱的胸腰段部位以及腰椎的椎體?;加泄琴|疏松癥的老人要尤為重視,因為一旦受到輕微外力的刺激,疏松空虛的椎體很容易發(fā)生形態(tài)上的改變,造成椎體壓縮性骨折[6]。
2.3.2 腕部骨折
這是患有骨質疏松性老年人中最常見的一種骨折現象。當摔倒時,人多會反射性地伸出手掌觸地來支撐保護身體,這時,身體的重力會集中在前臂遠端的橈骨上而發(fā)生骨折[7]。
2.3.3 髖部骨折
髖部是下肢和軀干的連接部位,人在摔倒的瞬間,下肢支撐、扭曲的力量會像杠桿似的作用于髖部,患有骨質疏松的老年人很容易造成髖部骨折[8]。
根據以上老年人骨折部位的分布,防摔服的防護除常規(guī)防護外,更應著重考慮胸腰椎、腕部以及髖部等部位的防護。對于患有特殊疾病的老年人,防護的重點又有所不同。例如癲癇病老年患者發(fā)病時會發(fā)作性地抽搐,姿勢異常,會有頭部倒地的風險,因此除了加強此類老年人胸腰椎、髖部的防護外,還應將重點放在其頭部的防護上;中風老年患者由于身體重心的改變發(fā)生側摔的風險增大,重點防護應放在肩肘、膝蓋以及胸肋骨等部位上。
服裝的色彩是服裝元素的第一視角,除了給人以視覺感受外,色彩在服裝中也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例如文化象征功能、環(huán)境適應功能、心理干預功能和調節(jié)生理應激功能[9]。
對于老年人來說,適當的服裝色彩搭配可以滿足其審美需求,在防摔服的色彩搭配上利用一些視錯覺設計,可以達到修飾老年人體型的作用;其次,服裝色彩還具有提示和標識的作用。在某些環(huán)境下,一些明亮的顏色會降低老年人發(fā)生意外的可能性。在選取防摔服的色彩方面,可以使用拼色設計,將高雅風格的色系與明亮色系相結合,使服裝具有時尚感。
根據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點,他們會比青年人更加注重面料的舒適程度,對于防摔功能服的面料選擇來說,應采用輕薄有彈性的服裝材料以及吸濕排汗等復合材料等[10]。
老年人由于身體形態(tài)的變化,服裝穿脫不便在生活中是主要的問題。在防摔服的結構設計中,要以人體工學為基礎,在版型結構上增加手臂、手肘、腿部、膝蓋的活動量。整體款式要以寬松為主,例如H型和O型的服裝廓形,在服裝穿脫方式上可以采用對襟式或者拉鏈式的服裝形式。
在防摔服的款式設計中,注重防護性的同時,也要結合服裝設計美學,使這些功能的呈現形式更加美觀。防摔服的上下裝兩個組成部分應具有不同側重的保護功能(圖1)。上裝正面主要的保護部位集中在肩肘、手腕等關節(jié)處;背面重點保護胸椎、腰椎處;下裝主要集中在髖部、膝蓋處。
圖1 防摔服款式
由于老年人生理特點及社會角色的特殊性,加強防護性老年服裝的設計十分必要。老年防摔功能服裝的設計應基于老齡群體本身,進行以“老人為本”的設計。在服裝結構設計中,要結合老年人的生理機能、身體形態(tài)、心理需求等方面,以人體工學為基礎,設計出適合老年人體型的服裝版型,增強服裝的穿脫便利性;在服裝款式設計中,要遵循形式美的原則,使服裝具有一定的美觀性;在服裝材料的選擇上,除了輕便的材料之外,選擇能夠抵抗一定外力沖擊的材料,才能更好地保護老年人。結合以上3個方面,兼具功能性和審美性的防摔服設計將助力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提高,也更能提升他們內心的安全感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