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菊香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服裝學院,陜西 西安 712046)
電動車作為非機動車的特殊類型,為消費者的日常出行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其因操作簡單、節(jié)能環(huán)保、方便靈活的特性深受消費者喜歡,成為我國消費者上班與短距離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1]。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國城市堵車現(xiàn)象時常出現(xiàn),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為了避免上下班路上堵車,好多人選擇了小巧而便捷的電動車作為交通工具。騎行電動車的優(yōu)勢居多,首先是環(huán)保無噪音,在行駛過程中由于不會產生有害氣體,對環(huán)境不會造成污染。其次是成本低、節(jié)能,電動車的動力來源于電瓶,與機動車相比,不需要定期保養(yǎng)。電動車價格低廉,基本售價在2 000元左右,在購買時無需納稅,消費水平較為大眾,消費者均可接受[2]。最后,電動車靈活方便,通常情況下電動車充電后可行駛30~50 km,目前有一些電動車有兩組電瓶,能行駛更遠的距離。操作簡單,車身較小,方便靈活,可折疊,可上地鐵、公交車、電梯等,這對于上班族來說非常方便。很多電動車還有可拆卸的兒童座椅,對于接送孩子上下幼兒園的上班族父母來說更是方便。電動車騎行服的功能性設計研究不僅可以滿足騎電動車人士在騎行時的防寒保暖需求,同時為電動車騎行服的設計與生產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電動車的車型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從座椅傾斜式到平行式;從大小重量來看,電動車越來越小而輕便,對于騎行者來說更加方便出行。由于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天氣較冷,騎行者在騎電動車出行時需要穿著冬季電動車騎行防護服來防寒保暖,市面上就出現(xiàn)了冬季電動車騎行防護服。目前市面上的騎行服如圖1所示,無法滿足電動車騎行者的需求。
隨著人們對運動健康越來越注重,騎行者與日俱增,人們對電動車騎行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變化。騎行服作為騎行運動的重要裝備之一,對身體具有直接防護作用。因此,研究與開發(fā)有助于騎行運動的電動車騎行服裝是非常有必要的。對其功能的研究,既可以減少騎行過程中產生的生理疲勞和運動損傷,也可以滿足其運動功能性。電動車產業(yè)在中國剛剛起步,并不完善[2-3],尤其是近幾年電動車的迅速發(fā)展,人們對電動車騎行服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但國內市場上的騎行服還滿足不了消費者的生理防護及運動需求。
圖1 電動車防風被及騎行服
通過對國內現(xiàn)有騎行服的觀察發(fā)現(xiàn),國內電動車騎行服存在的主要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1)騎行服的款式結構設計單一,缺乏時尚新穎感[4]。造成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國內騎行服的結構設計研究尚未深入,款式結構大多借鑒國外騎行服的款式,并且缺乏滿足消費者體型和需求的設計。沒有對消費者騎行姿態(tài)進行動態(tài)尺寸的測量,在騎行過程中人體的腿部和肘部是彎曲的,但國內騎行服還是按人體直立狀態(tài)下的尺寸進行設計的。(2)騎行服的功能性結構設計不合理。作為騎行運動的服裝,既要滿足人體的運動功能,還要讓騎行者感到舒適。對于騎行者來說,舒適性好的騎行服要盡可能地減少空氣阻力且不能有壓迫感[5]。
我國電動車衍生品行業(yè)的發(fā)展處于初級階段,多以防護護具為主,還未出現(xiàn)功能性與舒適性兼容的電動車騎行服。市場上主要銷售的防護護具有防風手套、防風防雨外套、防風被、防風護腰、防風護腿等。
防風被是電動車消費者使用較多的防護護具之一,尤其是在天氣寒冷的秋冬季節(jié),電動車防風被隨處可見?,F(xiàn)階段市場上銷售的防風被,在行駛過程中,將騎行者與電動車連接在一起,對其身體束縛太多,對生命安全會造成威脅。
有些騎行者想出了一些比較省錢的奇招,將外套反穿來加以保暖(圖2)。調查發(fā)現(xiàn),衣服反穿的人還真不少,幼兒園門口頻頻出現(xiàn),以帶孩子的女性居多。在行駛過程中,衣服常常會滑落到手臂,往往迫使騎行者騰出手來拉扯衣服到肩部。在緊急剎車的情況下,懸掛的衣服更容易滑落到踏板上,有時甚至卡在車輪里,非常危險,容易使人摔倒,對身體造成傷害。
防護背心能有效保護人體上半身。該產品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無法保護騎行者的手臂和下肢。在冬季騎行過程中對手和膝蓋的保護非常重要,一旦被冷空氣侵襲,手臂容易僵硬或者麻痹,不利于騎行。
圖2 騎行者的反穿衣著裝
電動車騎行服是騎行者在行駛過程中穿著的專用服裝,與一般功能性防護服裝不同,由于電動車沒有外置身體保護裝置,這就要求電動車騎行服不僅要具有抗寒、防風的功能,還要具備一定的舒適性。
主要對電動車騎行服的現(xiàn)狀和分類進行了概述,對現(xiàn)階段電動車騎行服的衍生品進行了分析,針對電動車溫控騎行服的安全性和舒適性需求進行了論述。要想設計出具備安全性和舒適性的電動車溫控騎行服,需要在騎行服的材料選擇和服裝結構設計方面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功能性騎行服材料的選用及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的服裝結構來達到設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