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劍平
唐山市豐南區(qū)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
開展美術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在未來將美術的概念,美術的方法應用到實踐生活當中,創(chuàng)造出巨大的價值。缺乏美術素養(yǎng)將會影響學生今后的審美能力、表達能力。目前我國的中職美術教育還存在著很多問題,許多的老師和學生還沒有意識到美術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充分的開展美術教學。本文將就中職學生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通過美術教育培養(yǎng)中職學生審美品質和能力的重大意義和策略進行展開。
現階段我國的中職美術教學模式單一,缺乏新意,教師在教學中不注重學生美術思維的培養(yǎng)以及與技能學習相互交融的能力。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缺乏興趣,不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與動手能力,思維簡單,沒有啟發(fā)自己的發(fā)散性思維去看待事物。在教學中,老師與學生之間應該達成一個教學目的——學生可以有效將學習與應用相結合。就目前的教學而言,學生并不具備將美術與技能融會貫通的能力。
美術的運用領域廣泛,美術在繪畫,雕塑以及工藝美術和建筑方面都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對于美術的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對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有著深遠的意義。而現階段的有些中職學校不重視美術的教育,阻礙了學生對于美術這一課程的有效學習。
中職學生除了專業(yè)技能的學習也應注重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許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向學生講授死板的美術知識,不利于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產生對美的感受,對美的理解。在我國現階段的中職美術課程教學中,老師往往忽略了學生主體地位,主要采用老師灌輸學生知識的方法,雖然老師的教學對于學生有很大的幫助,但學習應該立足于學生主體,需要讓學生充分的參與,特別是美術教育課程,老師不能只是在黑板上進行知識的展示,而要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到這一過程中來。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教師本來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式,但大多數的美術教學還停留在美術課本上面,有沒有采用生動形象活潑的方式,在中職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好現代教學工具,向學生展現美術的魅力。另一個方面,美術老師個人對美術的理解能力較差,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美術教學,無法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樂趣。
就中職教育本身而言,中等職業(yè)教育是我國目前職業(yè)教育的主體,教育目的主要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yǎng)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實用性人才,高素質的勞動者。中等職業(yè)教育的定位是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yǎng)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與高素質的勞動人才,中等職業(yè)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技能知識教育的同時,也應該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對學生進行美術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審美品質與能力。技術型人才應該緊密聯(lián)系時代的發(fā)展及時進行審美品質和能力培育。當今社會不同于以往的刻板勞動時代,學生應該具有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夠從舊的事物,舊的觀念中開發(fā)出新的思維能力應用于更新的內容。而在中職教育中對于審美的培育長期缺失,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美術學習包括四個大的方面——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在這四大領域里包含了各種學科知識的交匯,對于中職學生的技能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在美術的核心素養(yǎng)諸如審美判斷、創(chuàng)意實踐、文化理解,這些都需要其他科目的學習作為支撐。美術學科的學習與其他學科相互關聯(lián),相互促進,共同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在教學中要將美術教育與學生的技能學習相結合,促進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全方位發(fā)展的人才。
拿美術教育中造型藝術這一塊來說,造型藝術主要是指以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來創(chuàng)造可視的靜態(tài)空間。造型藝術一般有許多種類,包括但不限于建筑,雕塑,工藝美術,設計,書法繪畫。在表現形式上造型藝術主要是以靜態(tài)的形式來反映其動感。造型表現指的是造型中創(chuàng)造藝術形象的方法和手段,借助繪畫中的色彩運用線條透視剖析等來表達一定的價值與觀念。教師要通過美術造型表現課程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美術教育不但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讓學生感受自然美,藝術美,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如今的中職美術教學中,老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可以通過各種藝術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藝術教育注重人從內而外的素質培養(yǎng),其教育的獨特性是其他學科所不能取代的。教育技術迅速發(fā)展,中職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但是他們在心理健康上面的教育卻往往被忽視掉了,教師在開展教育實踐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性情,讓學生擁有一顆健康善良的心。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合作,一方面提升學生的認知創(chuàng)造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的精神,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非常大的意義。美術教育面向全體中職學生,推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鍛煉強大的心理素質。在造型表現的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聽老師的講解外,還要求學生跟著動手做,通過繪畫或者其他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課程的理解,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情感。相較于其他學科所擁有的固定的解題步驟,美術則更為開放,更為活潑,不拘束。學生可以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盡情創(chuàng)造,將他們內心美的感受通過外在的形式表現出來。繪畫沒有條條框框,各種要求。只需要學生由內心出發(fā),把自己的情感反應在作品上面,并且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在美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運用寫實或者是抽象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美術教育可以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個人能力。在一道數學題當中,一個題目往往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而對于美術造型表現作品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個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表達方式。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在造型與表現在的課程上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對于中職學生的美術教育可以充分借助現代的教學工具。通過教師提前做好或者在網絡上找好教學課件,能夠大幅度加快教學進度,在時間不多的一節(jié)課里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將課程內容更具條理更活潑生動展現給學生,減少了老師的板書時間,通過屏幕向全體學生展現美術作品也減少了老師讓學生互相傳閱打印出來的美術作品的時間。另一個方面,教師由于個人水平限制,很難對于每一課教學內容都有很深的見解,通過在網絡上找其他老師的課件,再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展現給學生,可以讓學生受到更高水平的美術教學,幫助學生提高美術學科素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中職美術教學中,老師應該注重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對于一門課程沒有任何興趣,則有可能激發(fā)他們的厭學情緒,不利于學生進行相應的思考,無法在今后長期從事本門課程相關的工作。老師可以通過現實的優(yōu)秀美術作品,引導開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幅畫,告訴學生每一幅畫背后都有著相應的故事,如果讓學生來對這幅畫命名學生會如何進行命名。如果畫的主體是一棵樹,學生是否只會將這幅平面作品取名為樹,而忽略其內在的生命力與人文關懷。美術教學的難點不在于知識理論層面,而在于學生是否能夠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
在開展美術興趣小組活動中可以讓學生之間分組進行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作品。通過小組間的交流合作提升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在共同完成一件作品的過程中學生發(fā)揮自己的長處,也認識到其他同學的優(yōu)點,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比如陶藝與繪畫就可以充分結合,讓不同小組的學生共同完成一件帶繪畫的陶藝作品,培養(yǎng)同學間的合作思維,也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美術這一學科的理解。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優(yōu)秀小組作品展示活動,將學生們在美術課上完成的作品擺放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讓更多的學生與家長能夠參觀到學生們的優(yōu)秀作品。一方面可以展示學生們的美術學習成果,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他人的贊美中獲得自信心。有條件的話,教師還可以挑選一個時間邀請學生家長參與學生的美術興趣小組活動,讓家長與學生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在這一過程中也促進了學生家長對于學生學習美術的理解與支持。通過小組美術活動能夠有效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審美品質和能力。
我國當前的中職教育里美術教育嚴重缺少,許多學校都忽略了對學生審美品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良好的審美品質和能力能夠促進中職學生更好的學習與發(fā)展,開展中職美術教育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