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博恒 錦州醫(yī)科大學醫(yī)療學院
引言:社會實踐活動已經在我國各大院校得到了普遍的發(fā)展,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是仍然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社會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在目前的形勢下,社會實踐活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要構建社會實踐活動工作長效機制,從而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大學生人才,為我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做出重大貢獻。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教育形式之一,在校大學生能夠通過社會實踐了解社會的發(fā)展狀況以及目前的市場需求,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情商。在大學社會實踐中學習到的知識都是課本上學習不到的,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學生的思想境界與道德觀念會在實踐中得到升華,從而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目的。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學生數量的增多,學生的就業(yè)壓力也逐漸增大,許多院校都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成為了當前學生學習知識的一種重要方式。
(一)認識自我、了解社會。社會實踐活動能讓學生得到歷練,社會上發(fā)生的例子能讓學生學習到很多有用的知識,同時,在與他人的相處中會學習到與人相處的技巧,可以從他人的口中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與缺點。另外,在社會實踐中,大學生還能了解社會動態(tài),通過與社會的親身接觸獲取一些社會發(fā)展的信息,從而根據社會的需求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
(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是大學生學習的主要兩個方面,理論知識主要通過課堂的形式來學習,而實踐知識則是通過社會實踐來獲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國家倡導的重要教育政策,大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之后,還要學習社會實踐知識,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如果沒有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就是死知識,不僅不會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還會形成教條主義,阻礙學生思想的進步,從而嚴重阻礙學生的個人發(fā)展。
(一)偏重形式,內涵較少。目前我國很多的高校都是組織學生干部進行社會實踐,實踐主體不全面,實踐的時間較短,時間的內容也很簡單,甚至有的學校開完實踐會議之后就沒了下文。另外,在社會實踐中教師往往都不參與指導,導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感到迷茫。另外,很多學校都不重視社會實踐的內涵,認為社會實踐就是走走形式,因此很多學生的社會實踐變成了“社會旅游”。
(二)實踐與教育相互脫節(jié)。大學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教育的另外補充,所以社會實踐的組織機構是共青團組織,正因如此,學校缺乏社會實踐活動的協(xié)調機制,不能在適當的時間內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所以很多情況下,社會實踐活動不就變成了普遍的社會勞動實踐,這種簡單的體力勞動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對學生的發(fā)展發(fā)揮不了積極的作用。
(三)實踐基地缺乏建設。實踐基地是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場所,它關乎著學生實踐活動能否有效的展開。在實際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很多的實踐場地都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實踐基地沒有得到建設,實踐活動得不到有效的進行。
為了應對社會實踐中出現(xiàn)的眾多問題,我們要對社會實踐進行研究,通過有效的措施來構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長效機制,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統(tǒng)一思想,系統(tǒng)規(guī)劃社會實踐活動。學校領導與教師應該樹立統(tǒng)一的社會實踐思想,改變傳統(tǒng)的社會實踐教育觀念,重視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學校領導、教師應該與共青團一起研究商討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只有各個部門密切聯(lián)系,達成一致的思想,才能推動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展開,有效的構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長效機制。
(二)加大宣傳力度。學校共青團可以將歷年學生的實踐成果分享給學生,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對社會實踐存在的疑問,共青團應予以解答,加大宣傳力度能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社會實踐的好處,增強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自信心,從而實現(xiàn)良好的實踐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社區(qū)、企業(yè)等社會實踐組織來向學生進行宣傳,只有對社會實踐組織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調動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學校要及時的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報道與指導,樹立好學校的良好形象,從而提高學校的知名度,獲得更多的資金與項目支持。
(三)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豐富實踐活動的內容。我們要根據時代發(fā)展的形勢與教學內容來合理的組織多種社會實踐活動,比如說可以組織軍事訓練、科技發(fā)明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學習豐富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在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時,要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不但在活動形勢上進行創(chuàng)新,更要在內涵上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使社會實踐活動更加的充實,意義更加的深刻。另外,再創(chuàng)新的時候,我們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將條件相同的學生組織到一起,這樣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個人發(fā)展。
結語: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獲取知識的一種途徑,也是學生必須進行的學習活動,社會實踐工作長效機制的構建離不開學校領導、教師與共青團等部門的密切合作。社會實踐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很大的作用,社會實踐的成果影響著學生的個人成長與發(fā)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到知識是社會實踐的目的,因此,學校領導與教師應該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并在實踐中給予正確的指導,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認識自己,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個人的道德素養(yǎng),從而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