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學 外國語學院,遼寧 錦州 121013)
近幾年,根據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制定的日語教育、教學及評估的參考標準,并基于國家、企業(yè)對日語專業(yè)國際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與傳統(tǒng)的在基礎日語階段側重語言基本技能的傳授不同,現(xiàn)要求從基礎日語習得階段還要注重語言產出能力、語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對高素質的日語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日語教學培養(yǎng)目標,需要新的教學理念,需要全方位、多視角、立體的教學模式。
傳統(tǒng)外語課堂教學通常是以結構主義教學法為中心,在教學中教師占主導地位,詳盡講解語言結構、文本解析,重點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與技能。但是僅靠傳統(tǒng)“教師講,學生記”的教學模式,缺乏真實有效的語言教學情景和語言交際活動,忽視學生的主體認知作用,學用分離,外語教學效果十分有限。
任何一種語言學習的初始階段,使學習者沉浸在其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模仿、輸出是語言學習的一種重要并且高效的教學和學習手段。同時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已經和許多學科教學相結合,并取得良好效果?;诖耍诨A日語教學中,日語教師借助于多媒體網絡技術,通過音視頻、圖片等將語音、語義、場景、語境有機結合,使基礎日語學習者多感官、多方位沉浸在日語語言環(huán)境中模仿地道發(fā)音、加深語義理解、感知日本文化。將語言交際和非語言交際結合在一起,以提高學生日語產出能力、提升語用能力、增強文化交際能力。同時結合多媒體課件學習者對教學內容加強理解、深度記憶、恰當運用,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由低效被動學習變?yōu)楦咝е鲃訉W習。在教學中通過多種媒體、多種工具、多種教學方法與設計學用結合,混合式學習,增強教學成效,提升教學質量。
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已經應用于日語教學中。一方面主要以教材為依托,多媒體輔助教學。如張劍[1]171-172、楊兆冬[2],在基礎日語教學中,把傳統(tǒng)的詞匯、語法、文章、練習、作業(yè)的講解與多媒體技術結合,通過查找相關資料制作課件,進行了教學改革的實踐。其結果證明基于多媒體的基礎日語課堂的教與學的效果較改革前均有很大提高。趙華敏[3]在此基礎上,分析和探討了多媒體外語教學有助于語言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與教材、課件相互結合授課不同,而是依照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開發(fā)多媒體日語教材、學習軟件及網絡課程。如李妲莉[4]系統(tǒng)論述了多媒體日語教材的開發(fā)、使用以及評價情況,但是授課對象局限于為非日語專業(yè)的日語學習者。
從總體情況來看,國內基于多媒體的日語教學模式大體上分為兩種:一是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將多媒體與傳統(tǒng)日語教學進行整合的模式。一是完全取代傳統(tǒng)紙質教材,開發(fā)多媒體日語教材,實行人機在線網絡學習或是自主學習模式。但是實際教學中對于“零起點”日語專業(yè)學生來說,基礎日語課程教學中要求大量的師生、生生交互練習,以便糾音、口語練習及意義理解。若完全依賴于網絡學習,其學習效果有可能會受到影響。本文吸取國內外研究成果,依據日語專業(yè)“零起點”、課時少的特點,基于建構主義理論、自主學習理論,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將兩種模式相互融合,創(chuàng)建第一、二課堂,探討構建多媒體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基礎日語課程教學新模式。
構建多媒體網絡環(huán)境下基礎日語課程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融合的新教學模式,基于如下兩個學習理論: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并非學習者被動地接受,而是由認知主體在與外界的互動活動中,即通過一定的情景,借助他人的幫助(包括教師和同學),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主動構筑的[5]。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在外部信息、感官刺激、教師幫助下,主動地把知識信息結合自身經驗進行加工、建構、理解的過程。多媒體背景下基礎日語課程日語教學正是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身臨其境的外語教學環(huán)境,提供豐富的外語教學情境,使學習者在多感官刺激下進行語用理解、場景建構、學以致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會激發(fā)其學習興趣,由被動變成主動學習。
2.自主學習理論
首先引進自主學習概念的Henri Holec 指出自主學習能力是指“能夠負責自己學習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 ne' sow n learning)”[6]。它主要指學習者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學習需要,自主選擇學習資源完成學習任務,并對學習效果進行自我監(jiān)控和評估,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敖虝W生學習”,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設計“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在線自主學習第二課堂正是基于自主學習理念,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零起點”基礎日語課程的實際教學中,若完全取代傳統(tǒng)紙質教材來開發(fā)多媒體教材,實行人機在線網絡學習或是自主學習模式,對于日語專業(yè)學生來說,多媒體課件信息量過大,呈現(xiàn)速度過快,反而學習效果有可能會受到影響[1]171-172?;诖耍疚奶岢鰳嫿ㄟ\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的模式,即主要以基礎階段教學材料為依托制作多媒體課件,與傳統(tǒng)基礎日語教學進行整合的第一課堂模式。按照單詞、詞匯、語法、文章、練習的傳統(tǒng)日語教學順序,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將圖片、視頻、音頻等制成多媒體課件,結合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授課方法,如“產出導向法”、例句先行法、問答法、翻譯法、情景會話法等,對重難點知識加以講解和練習。
教學材料一是取材于初級階段基礎教材、日劇、國內外測試材料中的日常會話部分,將其進行學習資源的有機整合。二是取材于以商務會話為語料載體的商務基礎日語,即從基礎階段就學習商務基礎日語的課程,設計商務流程的項目課程課件,使學生在不同的情景模擬演練中提升日語產出能力、鍛煉思辨能力、注重文化差異,為今后的商務溝通和跨文化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見表1)
表1 傳統(tǒng)教學與多媒體聯(lián)動的第一課堂
依據“產出導向法”教學理念和自主學習理念,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構建在線自主學習的第二課堂。(見表2)
表2 在線自主學習第二課堂
本文基于“產出導向法”的“驅動—促成—評價”課程流程,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學習的有效設計、課內課外沉浸式學習的有效實施,使知識有效銜接、融會貫通、學用結合。在“驅動”部分學生通過線上的自主學習和任務的設計與產出過程中,發(fā)現(xiàn)知識的不足,更加明確學習目標;在“促成”部分教師結合設計的多媒體課件,通過線下的精講進行任務的促成,學生有目標地進行選擇性的學習;在“評價”部分通過師生線上線下交互的即時和延時評價,查找誤用,以評促教、以評促學。(見圖1)
圖1 混合式學習流程
經過一學年的實驗教學,學生無論是在基礎日語、日語視聽說、會話等專業(yè)核心課程成績突出,并且日語國際能力N2 測試通過率不管是與同期還是與對照班相比都有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從課上產出學習活動、課后學校外劇、演講等各種賽事的積極參與和表現(xiàn)來看,確實展現(xiàn)了學生對日語學習的極大興趣和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學生的產出能力、協(xié)同能力、思辨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均有提高,證明了這一新教學模式是有效的,學生進步是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