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秋,郭 芳,程 瑩
濮陽市安陽地區(qū)醫(yī)院,河南 安陽 455000
成人原發(f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又稱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屬于一種獲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發(fā)病后機體免疫功能降低,診斷后半年內感染率較高,進而推動疾病進展,不利于患者預后[1]。該病男女發(fā)病率相當,并隨著年齡增加發(fā)病率隨之升高,尤其是對老年PIT患者的治療尚缺乏研究[2]。ITP治療首選藥物治療,脾切除為二線治療方案,但藥物治療仍存在1/3左右患者治療無效而導致病情反復發(fā)作,且脾切除手術價格昂貴,患者預后不盡理想[3-4]。因此,充分了解影響成人ITP患者預后的可能因素,盡早進行識別、干預,提高患者治愈率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影響成人PIT預后的因素,報告如下。
選擇2016年2月—2019年2月于濮陽市安陽地區(qū)醫(yī)院治療的100例ITP患者,其中男41例,女59例;年齡22~78歲,平均年齡(50.13±6.94)歲;病程1~62月,平均病程(28.36±4.17)月;血小板計數(shù)(PLT)13×109/L~99×109/L,平均(45.18±6.09)×109/L個月。納入與排除標準:符合ITP診斷標準[5],(1)≥2次檢查血小板計數(shù)減少,血細胞形態(tài)無異常;(2)脾臟一般不增大;(3)骨髓檢查顯示巨核細胞數(shù)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礙;(4)排除其他繼發(fā)性血小板減少癥;初次確診;治療前PLT<100×109/L;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合并感染、心腦血管疾病病史、免疫缺陷病等患者;排除貧血患者;排除手術治療者。
34例患者加以單一潑尼松(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675)治療,1.0 mg/kg/d分次服用,2周為1個療程,41例加以潑尼松+丙種球蛋白(上海萊士,國藥準字SF20023011)治療,劑量400mg/kg/d,連用5 d,25例加以潑尼松+長春新堿(瀚暉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3326)治療,0.02 mg/kg靜脈注射,每周1次,每次≤2 mg,2次為1個療程。
預后評估標準[6]:收集所有入組成人ITP患者臨床資料、實驗室檢查指標、治療方式等數(shù)據(jù),并分析上述因素與預后的關系。治愈:PLT>100×109/L,維持時間>3個月;顯效:PLT升高至50×109/L,或與原水平比較上升30×109/L,基本無出血癥狀,維持時間>2個月。好轉:血小板有所升高,出血癥狀改善,持續(xù)時間>2周;無效:PLT以及出血癥狀無改善,甚至惡化。
100例成人ITP患者中治愈68例,納入治愈組,顯效9例,好轉1例,無效22例,納入未治愈組。
與成人ITP患者預后有關的可能因素包括患者年齡、病程、治療前PLT、治療后PLT峰值以及治療方案(P<0.05),見表1。
患者病程、治療前PLT、治療后PLT峰值是影響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ITP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患者具有外周血PLT顯著降低、骨髓巨核細胞發(fā)育成熟障礙以及內臟出血等特點,嚴重者可能有皮膚出血、鼻出血、口腔出血、婦女月經(jīng)過多等其它部位出血[7]。目前,臨床治療ITP仍以腎上腺糖皮質激素、丙種球蛋白、長春堿類等藥物治療為主,但長期用藥后機體產生一定耐藥性,導致疾病遷徙難愈,威脅患者生命健康[8]。因此,早期判斷可能影響疾病預后的因素,對于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提升治愈率至關重要。
表1 影響成人ITP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表2 影響成人ITP患者預后的多因素logsitic分析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100例成人ITP患者中治愈68例,治愈率為68.00%,略高于賴穎暉等[9]報道的治療總有效率56.1%,可能與納入病例個體差異以及病情差異有關。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對年齡、病程、治療前PLT、治療后PLT峰值以及治療方案五個影響成人ITP患者預后的因素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患者病程、治療前PLT、治療后PLT峰值可能是影響預后的危險因素,與張世恒等[10]、Frederiksen等[11]文獻報道相符??紤]原因,治療時患者患病時間越長,轉變?yōu)槁訧TP的可能性越大,而慢性ITP發(fā)病機制較急性ITP更復雜,除體液免疫之外,細胞免疫功能異常也可能發(fā)揮重要作用,故不同病程ITP患者體內參與血小板破壞機制可能不同,因此越早進行治療,治愈可能性越大,患者預后相對越好[12]。成人ITP患者多數(shù)為慢性ITP,患者治療前PLT越高,長期維持PLT水平在30×109/L以上的可能性越大,在一定程度上指示疾病程度越輕,發(fā)生出血危險性相對較小,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改善ITP患者PLT異常,表現(xiàn)出更好的預后[13]。治療后PLT峰值越高,表明藥物治療越有效,血小板數(shù)回升越快,患者預后可能越好[14]。與文獻[10,15]報道基本相符。
筆者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總結認為,影響成人ITP患者預后因素較多,若想取得最大治愈率,因盡早進行疾病診治,診治前、治療后應密切關注患者血小板變化,加強對患者的隨訪,及時進行抗凝治療,以預防血栓形成。但本研究受納入例數(shù)限制,且缺少術后隨訪,無法評估治療后患者血小板水平維持情況以及疾病復發(fā)、轉為難治性ITP、甚至死亡情況,有可能影響上述因素在預后相關中的作用,故后續(xù)還需進行大樣本、隨訪研究更好地評估患者預后,提高結論可信度。
綜上所述,患者病程、治療前PLT、治療后PLT峰值可能是影響成人ITP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可有效評估患者預后,為臨床指導選擇性治療ITP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