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秀,徐 澤,嚴權浩,蔡小靜,陳俊奇,楊金果,湯獻文
冠心病是目前對人類威脅最大的疾病之一,焦慮與抑郁均被證實為冠心病的始動因素和加重因素[1]。流行病學調查提示心血管疾病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精神心理障礙發(fā)病率,而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礙者較不伴有精神心理障礙者有更高的并發(fā)癥和病死率。冠心病合并焦慮抑郁癥被定為雙心疾病[2]。目前,雙心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識別率和治療率低的特點[3]。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對于預防雙心疾病非常重要。但目前其早期診斷不理想,急需一項簡便的、早期監(jiān)測預測指標。最近很多研究發(fā)現(xiàn),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對于炎癥及免疫疾病的診斷具有早期預測功能[4-7],在冠心病研究中,有證據(jù)顯示NLR具有早期提示冠心病風險的價值,具有檢測方便、便宜、穩(wěn)定的優(yōu)點[8-9]。本研究旨在探討NLR與雙心疾病的關系,評價其與相關實驗室指標的相關性,明確其對雙心疾病的診斷價值。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于我院心內科住院并診斷為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病人106例作為研究組。另選取60名于我院體檢的正常人作為對照組。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病人嚴格按照中國人冠心病診斷標準專家共識(2015版)診斷為冠心病,同時按照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4版)診斷為抑郁癥的病人。排除標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庫欣綜合征)、慢性胃腸疾病、免疫疾病、血液病、結締組織疾病、感染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年齡、性別、白細胞計數(shù)、紅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單核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血紅蛋白量、紅細胞沉降率(ESR)、C反應蛋白(CRP),計算NLR水平。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相關性檢測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診斷價值采用ROC曲線。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基本特征及實驗室指標比較 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雙心疾病病人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單核細胞計數(shù)較對照組明顯升高,骨密度值、淋巴細胞計數(shù)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SR、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尿酸均在正常值范圍內。雙心疾病病人NLR水平為(2.50±1.75),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的(1.48±0.3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RP水平[(12.35±9.63)mmol/L]高于正常范圍值(0~5 mmol/L)。詳見表1。
表1 兩組基本特征及實驗室指標比較
2.2 NLR對雙心疾病病人的診斷價值 通過ROC曲線對NLR的診斷價值進行分析,NLR的AUC面積為0.812 ,cut-off值為0.184 ,敏感度為0.631,特異性為0.817[95%CI(0.603,0.824)],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詳見圖1。NLR對雙心疾病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圖1 ROC曲線檢測NLR的診斷價值
2.3 NLR與ESR、CRP的相關性 NLR與ESR、CRP呈正相關(r值分別為0.312、0.324,P<0.05),與性別及年齡無明顯相關性。詳見表2。
表2 NLR與CRP、ESR的相關性分析
在我國雙心疾病發(fā)病率高,但識別率和治療率低[10],對雙心疾病的早期診斷成為我國目前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迫切需求之一。NLR是近年來新興的炎癥標記物,其具有簡易、易獲取、早期診斷的特點[11]。NLR可為冠心病的發(fā)現(xiàn)及其預后的風險評價提供依據(jù)。嚴亞琪等[8]收集了86例可疑冠心病病人,探討NLR、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比值(LMR)與冠心病的關系,發(fā)現(xiàn)冠心病組病人的NLR與冠心病呈正相關,LMR與冠心病呈負相關。 董文超等[9]選取了183例行冠狀動脈造影的病人進行研究,評價NLR與冠心病Gensini評分的關系,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NLR為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且與Gensini評分呈正相關性。馮瑞等[12]探究了51例冠狀動脈臨界病變病人NLR水平與冠狀動脈臨界病變嚴重程度及斑塊穩(wěn)定性的關系,結
果顯示NLR與冠狀動脈臨界病變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目前NLR水平在抑郁癥中的研究較少,有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病人初次抑郁發(fā)作時NLR水平明顯升高,而抑郁再次發(fā)作時則未見明顯升高[13]。NLR已經(jīng)在很多炎性疾病、腫瘤疾病、免疫疾病研究中被證實具有診斷價值,但在雙心疾病研究中報道較少[14-16]。本研究證實,與對照組相比,雙心疾病病人NLR明顯升高。NLR升高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增多和淋巴細胞降低所導致的[17-18]。推測其可能機制與雙心疾病病人處于應激狀態(tài)有關,慢性炎癥和氧化應激在雙心疾病中起著關鍵作用,應激狀態(tài)下,白細胞數(shù)量激增,中性粒細胞的數(shù)量也隨之增高。炎癥反應導致冠心病合并焦慮抑郁病人的血中炎性因子,如CRP、超敏C反應蛋白(hs-CRP)、髓過氧化物酶(MPO)、脂氧素A4(LXA4)、細胞黏附因子-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7(IL-7)、白細胞介素-6(IL-6)等明顯升高。細胞因子的變化能夠促進T細胞等淋巴細胞活化[19]。NLR升高預示著雙心疾病病人慢性活動性炎癥的增強。本研究發(fā)現(xiàn),NLR對雙心疾病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通過ROC曲線發(fā)現(xiàn),NLR的診斷值為0.812,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CRP是系統(tǒng)性炎癥急性期的標志蛋白。既往研究中發(fā)現(xiàn),CRP是冠心病的獨立風險因子,CRP與冠心病的發(fā)生率之間存在相關性。CRP是由肝臟分泌的pentraxin家族的一員,通常是由一系列的炎性因子刺激所引起的釋放[20]。CRP與許多疾病的關系已經(jīng)被證實,如骨質疏松、肝硬化、糖尿病、癌癥等。本研究發(fā)現(xiàn),NLR與CRP、ESR有明顯相關性。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納入病例數(shù)量較少;其次,本研究缺少對NLR水平升高的分子機制研究。因此,下一步將納入更多的醫(yī)療中心和病例數(shù),加強基礎實驗研究,從分子機制上解析NLR水平升高的原因。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fā)現(xiàn)雙心疾病病人NLR水平明顯升高,且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與CRP、ESR相關。通過本研究證實NLR對雙心疾病發(fā)生具有預測診斷的能力,對臨床具有一定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