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媛
摘要:作文是一種表情達意的方式,也是一種表達生活的方式,知行合一是作文教學需要倡導的?!墩Z文課程標準》對于寫作有著明確的要求:“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闭_、恰當?shù)脑u價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挖掘?qū)W生的寫作潛能,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走向成功寫作之路。
關鍵詞:表情達意 知行合一 多樣性 作文教學 評價方式
陶行知認為:“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是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后成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弊魑木褪巧畹谋磉_,是源于生活的一種寫照。《語文課程標準》對于寫作有著明確的要求:“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p>
結合眾多教師的個性化作文教學具體實踐可發(fā)現(xiàn),作文是知行合一的教學,學生感知到什么就寫什么。以我手寫我心,是作文教學的目標之一。以此為目的,作文教學方式可以多樣化、豐富化,實現(xiàn)知行合一教學目標。為此,教師可以將作文教學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有獨特的評價方式。教師需要結合作文教學實踐活動,合理選擇評價方式,保障評價效果,讓教學評價為高效課堂助力,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助力。
一、對學生閱讀積累與運用的評價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閱讀中的積淀必然會生成一種更高級的能力,那就是寫作能力。由此可見,閱讀中的積累與運用是寫作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閱讀積累的引導,幫助學生逐步提升寫作能力。在此期間,教師需要對學生閱讀積累和運用情況做出評價,通過設計評價表,保障教學評價的客觀性、真實性、有效性。
設計評價表包括:第一,學生自評:①喜歡閱讀,并能在閱讀中自覺畫出喜歡的詞句;②能自覺地將每次閱讀中所畫詞句積累在本子上;③對閱讀的文章能用簡短的文字寫出自己的所感所想;④在寫作中能運用自己閱讀時積累的詞句。第二,家長評價:①你是否了解學生正在閱讀的書籍?②你是否監(jiān)督過學生閱讀時的詞語積累?③在輔導學生習作時,是否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積累的詞句?
評價表是針對這一個月的閱讀積累與運用的調(diào)查,每個月發(fā)一次,統(tǒng)計每位學生得分情況,并按分數(shù)的不同評出等級,每個月評出“最會讀書獎”,得獎者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讀書心得。評出家長“最佳閱讀輔導獎”,得獎者在家長會上向其他家長介紹引導學生正確閱讀的經(jīng)驗。借助這種方式,了解學生課內(nèi)外閱讀情況,從而制定更具針對性的引導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實現(xiàn)高質(zhì)量學習,進行有效的閱讀積累,為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對學生觀察能力的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抒真情,寫實感”是評價學生習作的首要標準。小學生習作應說真話,抒發(fā)真實的感情。
1.教師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及評價
寫作文重要的是積累,而積累就需要觀察,好的觀察能力能讓積累的素材更好地成為作文素材。教師可以通過日記這種家庭作業(yè),幫助學生養(yǎng)成觀察并記錄的習慣。每天,教師可以抽5分鐘對學生的日記進行評價,對善于觀察的學生,教師可以在日記本上為學生貼上一顆星,每周評選出的得星最多者為“最佳觀察員”。每天選一篇日記,在征詢學生同意后在班里范讀,主要點評學生觀察是否仔細,同時起到一種引領示范性作用。
2.家長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及評價
每月,教師可以給家長寫一封信,除了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情況,還要開展家長課堂,讓家長了解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對于學生的進步,家長的評價同樣重要,這對學生是一種動力,為學生將來寫作打好堅實的基礎。家長與教師合作的方式能增強教育效果,幫助學生不斷強化觀察能力。
三、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評價
1.對寫作獨立性的評價
對于學生的寫作,家長的成分占多少?同樣,教師可以采用評價表的方式,在每次學生習作之后,將評價表貼在學生的習作后面,發(fā)放給家長。評價表包括①學生是否清楚自己的寫作方向及內(nèi)容;②學生是否有信心自己獨立完成習作;③學生是否需要參考作文書或上網(wǎng)尋求幫助;④是否由家長輔助學生完成習作。
2.對寫作內(nèi)容的評價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解讀》上說:“評價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應綜合考查:①主旨;②內(nèi)容;③語言;④結構;⑤文面;⑥創(chuàng)意?!备鶕?jù)以上內(nèi)容,教師可以采取表格打分制的方式,其中包括:主旨——明確對象和目的,中心明確,觀點前后一致(25分);內(nèi)容——緊扣中心,能自圓其說,信息和細節(jié)與主題有關(20分);語言——簡潔得體,句子富有變化,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表達方式恰當(15分);結構——有頭有尾,條理清楚,有邏輯順序(10分);文面——書寫整潔端正,行款合乎規(guī)范,標點符號正確(10分);創(chuàng)意——感情真實,有自己的體驗和獨立的見解,有個性特征,表達有創(chuàng)意(20分)。這樣每次習作的優(yōu)點與不足也就清楚了,從而幫助學生明確后續(xù)的努力方向,也幫助家長制定更具針對性的引導目標,促使學生開展有效的寫作練習。
3.對作文修改能力的評價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解讀》中也明確了作文修改定義:“修改,是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化的一個過程,也是寫作活動由初級階段通向高級階段的階梯。好的作品都是反復修改,多次加工的結果?!?
課堂上教師示范性的修改使學生知道怎樣修改自己的習作,如教師可以制定星級評價方式,以學生寫作內(nèi)容評價表為依據(jù),根據(jù)每次修改情況,及時鑒定學生的修改能力,每次都評選出 “修改習作小狀元”。借助多樣化的方式,激發(fā)學生修改習作的興趣,鍛煉其習作的修改能力。在此期間,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積極發(fā)散思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高效學習。其中能力鑒定內(nèi)容為:①完善主旨;②豐富材料;③調(diào)整結構;④潤色語言;⑤文字標點。
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評價方式各不相同,它們起著各自的作用,為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養(yǎng)成良好寫作習慣,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師應把生活與作文結合在一切,遵循“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根據(jù)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評價方式進行合理選擇,充分發(fā)揮出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的作用。
作文教學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教師應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并將之落實到實踐活動中。只要學生愛上寫作、樂于寫作、寫出心聲、寫出真情,就能提升寫作能力,就能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吳紅偉.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學作文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7.
[2]林秋蘭.多元評價 精彩無限——淺談小學高年級作文評改的策略[J].新教師,2017(08):34-35.
[3]李莉.對多元化作文評改機制的鞏固——建立作文評改成長檔案袋評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5(1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