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亞兵
在閱讀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是從教者與學著的視角出發(fā)的,如果教師能夠換一種教學的方式,不僅會令學生感到耳目一新,還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得知識。那么,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從哪些視角展開呢?
一、從導演的視角出發(fā)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特點,設計導演、主角、評委等多個角色引導學生閱讀,以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到閱讀輕松、好玩,在主動探究中獲得知識。
如在統(tǒng)編本二年級上冊《大禹治水》一課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大禹這個英雄人物的形象,教師可以從梳理情節(jié)、感悟人物和角色表演三方面展開教學。
師:《大禹治水》是一篇歷史故事,如果你是一個導演,把它拍成一部電視劇的話,可以拍幾集?
生:我想把它拍成三集,第一集洪水泛濫,第二集大禹治水,第三集大禹治水成功。
生:我想拍成4集,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是最重要的一集,應該單獨拍,這樣才能表現(xiàn)出他舍小家為大家,一心為老百姓辦好事的精神。
師:說得非常好!拍電視劇塑造人物形象非常重要,你能找出最能體現(xiàn)出大禹人物形象的句子讀一讀嗎?
(生讀。略。)
師:知道了大禹這個人物形象的特點,你們能演一演這個角色嗎?
(生分組討論、準備道具,思考動作……)
(生表演大禹親自治水、挖渠、疏通水道以及四處奔走……)
在《大禹治水》一課的教學中,教師以導演的視角出發(fā),讓學生以拍電視劇的形式參與課堂學習,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認真地編導,閱讀并抓住文章的重點部分研讀,這就為學生更好地感悟大禹這個人物形象特點,領會大禹無私奉獻的精神奠定了基礎。
二、從游客的視角出發(fā)
真實鮮活的情境,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大膽展開想象與聯(lián)想。因此,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特點,以游客的視角展開教學,可以給學生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提升課堂教學實效。
如統(tǒng)編本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主要描寫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為學生展現(xiàn)出了一幅幅充滿詩情畫意的畫面。教學時,教師就可以以游客的視角展開教學。
師: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小興安嶺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想在哪個季節(jié)去看看?為什么?
生:我喜歡小興安嶺春季的景色,想看看那兒的溪水是否真的那么清澈,是否真的有小鹿在溪邊散步。
……
在《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的教學中,當教師讓學生以游客的身份參與課堂學習的時候,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學生與課文內(nèi)容也更接近,真正感受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樂。
三、從作者的視角出發(fā)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依據(jù)文本內(nèi)容的特點從作者的視角出發(fā),抓住關鍵句子引領學生與文本內(nèi)容進行對話。這樣教學,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洞察人物角色形象,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如在統(tǒng)編本三年級上冊《父親、樹林和鳥》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父親的愛鳥、護鳥之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作者的視角展開教學。
師: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讀課文,勾畫。)
課件展示:
(1)林子里有不少鳥。
(2)還有鳥味。
(3)鳥要準備歌唱了。
(4)鳥最快活的時刻,飛離樹枝的那一瞬間,最容易被獵人打中。
讓學生交流討論從這些句子中讀懂了什么,最后,再讓學生說說“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如此教學,學生站在作者的視角與文本中的人物對話,從父親的語言、動作等描寫中認識了一位愛鳥、護鳥的人。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變換教學的視角,換一種學習文章的方式,會給整個閱讀教學帶來一種別樣的感受,使得整個課堂煥發(fā)出智慧的火花。
(作者單位:安徽蚌埠市固鎮(zhèn)縣新馬橋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宋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