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敏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逐步到來,老年人慢性疾病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年齡的增長會導致人體的各項機能和免疫力逐步下降,患病的可能性就會不斷增加,中風就是老年人多發(fā)的疾病之一。中風對人體的行動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有導致患者癱瘓的可能性,給患者及其家屬都帶來非常大的傷害,那么中風后的家庭康復應該怎樣做呢?下文將做詳細解答。
認識中風的基本概念
中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腦卒中,醫(yī)學上將其定義為人體在受到多種原因的影響下出現的腦部血管損傷,誘發(fā)腦組織局部或是整體不能正常工作,導致人體出現超過24小時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如果不及時采取急救措施,患者有死亡的可能性。這是一種在老年群體中多發(fā)的疾病,有著非常高的致殘率以及復發(fā)率,經過臨床觀察發(fā)現該疾病在寒冷季節(jié)的發(fā)病率要高于溫暖季節(jié),需要引起老年人及其家人的注意。
該疾病起病較急,在發(fā)病的時候患者會出現頭疼、惡心、意識障礙、肢體麻木,甚至是癱瘓的癥狀,也會出現面部或是口角歪斜,無法正常與人交流,喪失視力等現象。對于中風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在發(fā)病時需要立即送醫(yī)治療,盡早進行醫(yī)療干預其治療效果和預后更好。
家庭康復對于中風患者有哪些重要作用
中風患者在急性發(fā)作期以入院治療為主,但中風的恢復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越早開始康復治療對于患者后期的生活與病情的恢復越好。因此,一般建議在病情進入平緩期后就可以開始做康復治療,如腦出血患者在病發(fā)一周后即可進行相應的康復治療,而腦梗塞患者在病發(fā)48小時后即可開始進行康復治療。
人們對于康復訓練的認識有個誤區(qū),認為康復訓練只能在醫(yī)院中進行,對于中風患者而言,家庭康復治療更加重要,尤其是在病情穩(wěn)定,患者回歸家庭后,堅持正確的康復訓練能夠使患者的肢體動作和語言、認知能力都逐漸恢復。臨床觀察發(fā)現,部分患者在首次發(fā)病后的2~5年內堅持正確的家庭康復治療,其病情恢復的較快,而有的患者及其家屬不夠重視家庭康復訓練,只顧著照顧患者的衣食起居,導致復發(fā)的可能性增加。因此,中風后的家庭康復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引起患者的重視。
中風患者的家庭康復訓練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中風患者經過治療后對于腦部功能無影響的患者基本可以痊愈,但中風后導致腦細胞損傷過多的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的后遺癥,這部分患者配合醫(yī)生積極的進行康復訓練,恢復正常生活的概率非常大。上文已經介紹了中風后家庭康復的重要性,相信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是中風后的家庭康復都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對于患者肢體功能的康復訓練,大部分中風患者在發(fā)病后會出現一側肢體麻木,不能正常運動的現象。這類患者在家庭康復治療工作中的要點是進行針對性的肢體康復鍛煉,在病情逐漸穩(wěn)定后就要盡快讓患者進行離床訓練,從坐姿訓練逐漸變?yōu)榇策呎玖?、床邊運動,根據患者情況進行步行鍛煉、肌肉恢復鍛煉、關節(jié)恢復訓練,使患者的肢體逐漸恢復正常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肢體功能康復訓練不可操之過急,這是一個緩慢且復雜的過程,如步行訓練時可以先借助平衡桿,然后在室內短距離的步行,在這些康復訓練取得一定效果后再進行室外運動,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2.語言訓練也是中風后家庭康復工作的要點之一,臨床治療中發(fā)現大部分中風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現象,有的患者是對發(fā)音產生障礙,也有部分患者出現不能理解他人語義的癥狀。針對這部分患者在進行家庭康復治療的時候需要根據個體情況差異制定康復方案,如對于發(fā)音障礙的患者在初期可以進行簡單的發(fā)音模仿和復述的針對性訓練;而對于口語語義理解有障礙的中風患者可以嘗試采取文字閱讀或是筆記本書寫的康復訓練方案,便于患者語言功能的恢復。
3.認知障礙和情緒管理障礙也是很多患者在中風發(fā)作后的后遺癥之一,但大部分家屬和患者對于患者認知、情緒的訓練工作都不夠重視。中風對于患者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很多患者因為后遺癥會產生自卑、抑郁的心理,認為自己拖累了家庭,長此以往就會產生焦慮、認知障礙、性格改變等現象,不僅不利于病情的恢復,也會引發(fā)家庭矛盾。因此對于這部分患者必須進行認知功能訓練,更加關注患者的心態(tài)變化,對患者進行情緒干預。
4.對于中風后患者在開展家庭康復工作的時候還應注重對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臨床觀察中發(fā)現很多患者在中風后會受到家人的“超保護”,有的患者從穿衣到吃飯都會有專人照顧,真正做到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這對于患者的病情恢復是有一定不良影響的。中風患者的預后康復治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目的就是為了使患者的各項功能逐漸恢復。因此,在家庭康復治療工作中也應注意逐步鍛煉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恢復。? ? ? ? ? ? 編輯:修遠 xdyszzs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