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
下面我從醫(yī)學上來探討一下性光的原理,僅為一家之言,在探討內丹養(yǎng)生的原理研究方面,愿做各位同道的鋪路石。
性光的顏色
如果在完全沒有光的情況下,比如側臥的時候,我故意用被子蓋住頭,完全遮蓋外部光源,則性光完全是白色的。
如果是平時打坐或者睡覺,我仔細觀察過,我的臥室就算在晚上,拉著窗簾,但是窗口還是有少許的夜光或者是隔壁樓的燈光透進來,盡管很微弱,但是確實還是有一些光。哪怕就是這種弱光環(huán)境下,眼前就有可能會出現(xiàn)彩光浮動,土黃色、青紫色、紅色等等。它有時是浮動,有時旋轉,有時一片片地朝腦內奔走。如果是在白天靠近窗前,那就更加色彩絢麗了。
這說明,彩色光確實是跟外界的光線有關系。
也就是說,內光只有白色,外光是由七色光譜混合而成,可以被分解,形成某種彩色的光信號。
當然,那種如夢如幻的情況下也有過金色光珠光芒萬丈的體驗,但是那種情況下神志不夠清明,說不定是真是假,搞不好真是幻覺或者夢境,所以在此不把這種情況列進來討論。
性光的位置
為什么性光都是在前額呢?
這是因為,前額的蝶鞍上有視交叉,視神經(jīng)在此處交叉接合形成一個膨大區(qū)。所以前額內炁引起生物電刺激視神經(jīng),引起光感。
性光跟視神經(jīng)有關,所以都是在前額出現(xiàn)。
我們的大腦每分每秒都在掀起電子風暴,從腦功能成像的橫截面俯瞰圖可以看出,每一條神經(jīng)纖維都有電流通過。
左右腦形成了頭部電磁場的兩極,在前額部分,正好是陰陽兩極交匯的地方,根據(jù)電磁場原理,這里會形成一個漩渦。這就是在印堂處內視到的聚能漩渦,當能量強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形成丹的形象。如果靜定下來,就是平穩(wěn)的白光。
因為這里恰好有視交叉,能很好的感光,前額的生物電直接刺激到了視神經(jīng),形成光信號。說是“看”,其實是視神經(jīng)直接感受出來了。
平時電子風暴在腦內流動,會在前額引起光感,特別是采藥的時候,那些一團團云霧團狀翻滾的內氣,其實就是電子云在翻涌。
彩色光則是內光和外光混合作用的產(chǎn)物,外光產(chǎn)生的光信號輸入視神經(jīng),和內光的信號混合交叉在一起,兩者有機結合,形成了綜合性的復雜光信號。
血玄關最明顯,平時前額都是有白色內光。在有太陽光的地方,陽光透過眼瞼,而眼瞼有血,血是紅色的,紅色外光和白色內光信號混合,所以前額光幕變紅色,就是血玄關。而中心的內丹因為是場的中心,能量漩渦聚集點,特別亮,所以變成橙色。
內炁在全腦都可能掀起風暴,只是前額恰巧有視交叉,所以表現(xiàn)為光感。而其他部位的刺激則引起相應功能區(qū)活躍,出現(xiàn)各式各樣的感覺,比如刺激聽神經(jīng)的,會出現(xiàn)幻聽。刺激小腦的,出現(xiàn)失去平衡,向宇宙太空飛升感。根據(jù)大腦的功能區(qū)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xiàn),或者是混合性感覺,如在各種各樣的幻境里飛翔,甚至創(chuàng)造出一些虛擬人物互動等綜合性復雜感受。
有時電子風暴大爆發(fā),則出現(xiàn)短暫的全腦突然放光。
而靜坐入定,左右腦平衡了,風暴就會平息,只有溫柔的月光輕撒。
如果把能量收回大腦的中心泥丸宮,相當于變成電能儲存下來,電子風暴停息,則光就不見了。
現(xiàn)在我們再看《性命圭旨》的這段話:“始初那點金精,渾然在礦,因火相逼,遂上乾宮,漸采漸積,日烹日熔,損之又損,煉之又煉,直至煙銷火滅,方才成一粒龍虎金丹——圓陀陀,活潑潑,輝煌閃灼,光耀昆侖,放則迸開天地竅,歸復隱于翠微宮?!?/p>
此處的昆侖指頭部,翠微宮指頭部中心的泥丸宮,意即金丹示象時在頭上發(fā)光,歸隱時收藏在泥丸宮。
“放則迸開天地竅,歸復隱于翠微宮”這句話的真正含義,能量漩渦凝聚成場心,在前額刺激視交叉引起強烈的光視覺信號,當收功把內氣收回泥丸宮的時候,電子風暴平息,光感消失了,相當于轉變成電能儲存在泥丸宮。沒有電子流動了,所以感受不到了,但是能量還在。其實就是電能和電流的轉化,如果任由它放光,則是一種能量消耗。內丹要內收能量,在泥丸宮里滋養(yǎng)元神,避免損耗,這就是養(yǎng)珠。
再說回傳統(tǒng)的“還精補腦”觀念。做個比喻,腎就相當于電池,先天腎精即先天炁就相當于電池的電能,這個時候能量是隱藏的,無形無象,感覺不到。當修煉中腎精已經(jīng)裝滿,腎已經(jīng)容納不下,就相當于充電太滿了。這個時候,精滿自溢,一陽初生。腎精就轉化為腎氣溢出,相當于電池的電能轉變成電流流出去了。當電子開始流動的時候,這種流動感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了,也就是說,腎氣的流動我們是可以體會得到的。腎氣也就是真氣,真氣沿著督脈上行到頭部,內氣上頭,其實就是生物電流動到了腦部。這個時候大腦掀起電子風暴,這些生物電可以刺激大腦的發(fā)育,使腦髓飽滿,這個過程古人叫做還精補腦。
大腦是高級神經(jīng)中樞,腦狀態(tài)保持得好,則內分泌持久而平衡,人體各個內臟功能協(xié)調,更年期延遲出現(xiàn),深度開發(fā)左右腦功能,從而獲得高層次的健康狀態(tài)。
對于普通人,隨著年齡的增大,天癸逐漸減少,人變得衰老,腦髓枯竭,出現(xiàn)腦萎縮,老年癡呆癥。而我們聰明的先祖,早就發(fā)現(xiàn)了延緩衰老的秘密,就是“還精補腦”。內丹術的“返還先天一炁”其實就是“還精補腦”。腎氣足則腦髓飽滿,神充氣足則身體好,不容易老年癡呆,到老仍然耳聰目明,反應敏捷。你看歷史上南宗二祖石泰,八十五歲高齡還能秉燭穿針引線,后來壽至一百三十七歲。
《太上老君中經(jīng)》:“泥丸君者,腦神也。乃生于腦,腎根心精之元也?!?/p>
中國人對腎一直很看重,普通老百姓害怕“腎虧”,中醫(yī)強調“腎為先天之本”,修行的道士踐行“還精補腦”。可以說,養(yǎng)好了腎,就能益壽延年。養(yǎng)腎的觀念根深蒂固,是中華傳統(tǒng)養(yǎng)生文化的基礎和特色之一。
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內丹養(yǎng)生就是還精補腦,養(yǎng)腎就是養(yǎng)腦!
明白了這個道理,再看傳統(tǒng)畫里的南極仙翁,也叫壽星公,健康長壽的代表。他的頭高高鼓起,中國古人認為,修煉有成的神仙,必定腦髓飽滿,其實就代表腎氣足。
而這些神仙頭上發(fā)的光,其實就是代表性光。
這些圖非常能說明中國古人的養(yǎng)生觀念:所有的修真者都是還精補腦而成就的,而且他們都有性光。
但是現(xiàn)代人畫的神仙,比如一些修真玄幻小說、游戲或影視作品的宣傳畫,里面的神仙是怎么酷帥怎么畫,腦袋鼓起的那個包不見了。年輕人已經(jīng)不知道這些傳統(tǒng)文化密碼,這種現(xiàn)象其實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缺失,也提醒我們中華文明傳承的緊迫性。
再后來,印堂的中心處會出現(xiàn)一個像小眼睛一樣的圖案,由兩個?。ǎ┙M成,中心有圖案,好像一個胚胎。而且可以用神意控制它移動,像攝影變焦鏡頭一樣拉遠拉近,或者左右挪動。
這就是文章開頭說的,古人圖畫上印堂中間的“第三只眼”,修行界的又一個秘密。
接著請看之前發(fā)表的拙作《深入淺出話“天眼”》。
編輯:若愚 woxingzhai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