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支柱人群,他們的價值觀教育和思想教育直接影響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而處于思想培育關鍵時期的大學教育階段是形成信仰和價值觀的關鍵期,培育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具有意義重大。本文基于當前大學生價值觀存在問題及形成原因,使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高校大學生的基本遵循的原則,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方向。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成因;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0)06-0102-03
受新時代經濟全球化、世界多元文化、各種思想、意識形態(tài)、多元價值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思想意識形成與價值觀的培育也受到沖擊,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諸多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學、積極、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武裝大學生的價值意識,培育新時代發(fā)展的傳承人和踐行者。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正確、科學,還能承擔引導重任[1]。
一、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作為“時代新人”的當代大學生主流思想意識與核心價值觀呈現積極上進、科學健康的發(fā)展態(tài)勢,但是,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面對誘惑、壓力和競爭,遠大理想與現實之間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得部分大學生脫離現實,個人價值觀也受到影響。
(一)崇尚利己主義、缺乏集體榮譽感
新時代在校大學生成長環(huán)境優(yōu)越,生活富裕安逸,抗挫折能力差,同樣,他們思想活躍,面對迅速而至的信息時代,使得他們個人意識強,在意個人得失,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奉獻精神不強;不能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以個人利益代替集體利益的思想,不關心國家大事,沉迷于個人世界,缺乏責任感,在價值觀上呈現利己主義傾向。
(二)急功近利思想抬頭、追求物質享樂
經濟全球化下,各種新自由主義思潮不斷涌入我們國家,這調動了大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積極性,但與中國的傳統(tǒng)價值觀和馬克思主義價值觀針鋒相對,全球化帶來的一些負面思想也弱化了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觀取向。面對經濟利益的誘惑,少數大學生個人價值觀產生偏移,一切以錢為中心、貪圖安逸享樂、不思進取,理想信念逐漸喪失,價值觀逐漸扭曲。
(三)個人感情淡漠、缺乏社會責任感
近年來,高校惡性事件頻頻發(fā)生,加上對網絡的依賴性,缺少溝通,獨立生活能力差,感情也淡漠,責任意識差,有一些大學生畢業(yè)不還貸款,不知感恩,不懂回報家人、同學、朋友和社會,不關心他人,感情淡漠,甚至冷漠的可怕。追根究底,是道德、情感淡漠,對人對事沒有感情,只在乎自己,只關心個人得失,缺乏社會責任感。
(四)行動能力較差、言行不統(tǒng)一
在信息化的社會,互聯(lián)網對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大學生活中不開缺少的一部分,網絡就像一把雙刃劍,帶給大量信息的同時,種類也繁多,速度也快,容易影響大學生的“三觀”,高校大學生雖然清楚什么是正確的價值觀,但由于大學生對社會和人際的認識不夠深刻,人際經驗和社會閱歷非常少,現實生活中不能做出正確的行為判斷,面對大量的信息不懂得取舍,沒有正面的引導,就會容易出現言行不一的現象,甚至摧毀認知,脫離實踐。比如:一些大學生一邊倡導誠信,一邊卻考試作弊,制作假簡歷;這說明大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但將認知轉化為行動還有一定距離,很難做到言行一致[2]。
二、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足于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一步實現了社會導向和行為準則的統(tǒng)一。學校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中,努力建設好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課堂”,為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思想、新要求和新方向。
大學生價值觀及取向對個人和社會的發(fā)展影響深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和取向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社會思想和價值觀的多元化亟待用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社會輿論,使大學生的思想向社會主義道路看齊[3]。
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才能深刻領會其精神內涵,進而幫助大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運用其指導實踐生活,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取向,培育其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4]。
三、基于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析
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支柱人群,他們的價值觀教育和思想教育直接影響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步。而處于思想培育關鍵時期的大學生教育時段是形成信仰和價值觀的關鍵期,培育大學生正確價值觀養(yǎng)成意義重大。學生的思想受學校和老師的教育影響最深遠,他們正不知不覺受到教師師德價值觀的影響,他們人格的塑造和發(fā)展都會受到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必須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創(chuàng)新大學生綜合思想素質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yōu)勢,對大學生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和思想政治意識培育。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
(一)思政課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思政課程的教育教學主要是通過課堂主渠道、覆蓋高校所有專業(yè)、面向所有學生;高校思政課程的教育教學一直受到高度重視,效果也在不斷提升。真正高質量有針對性、“有滋有味”、受到學生喜歡的思政課教育教學,可以讓學生一生難忘,終身受益[6]。
就當前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來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核心課程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穿插在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中,要弘揚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以課程作為依托。目前,課堂仍然是培育學生道德的有效途徑之一,所以要充分利用課堂思政,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有機結合到這些課程教育教學中,使學生在進行基礎理論課學習的同時實現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知識牢記于心,付諸行。
當下社會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的充斥,使得高校思想政治課堂只有接地氣,理解學生訴求、注重學生期盼,適應現實需要,發(fā)揮學生的自主積極性,從“被動接受教育”向“主動學習”轉變,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富有親和力和感染力[5]。使教師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同時完成育人的使命。
(二)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以政策性的內容居多,教育形式針對大學生的興趣和特點較單一,無法調動他們參與性和積極性,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新理念,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學校教育的目標不只體現在知識傳授,更體現在德育樹人。新時代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應有機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2020年致敬“最美逆行英雄”,我們一定要把這次疫情中“最美逆行”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總結好運用好,把這次全民抗疫的實踐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鮮活、生動、感人教材,把抗“疫”精神和新時代核心價值觀教育融為一體。因此,新時代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與時俱進,不僅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全面發(fā)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內涵,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普及率,提升教育影響。
(三)以學生為主體的機遇挑戰(zhàn)
大學生是未來經濟發(fā)展的主導者,是國家的希望,也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群體,他們除了要學習專業(yè)知識,更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適應新時代新媒體的發(fā)展特征,充分結合新媒體的特點和自身工作的實際情況,充分運用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結合大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才能建造和諧向上的校園學習氛圍,開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視野,探索適應新時代發(fā)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手段,維護高校教育工作健康長效的發(fā)展。
(四)加強學生的實踐教育
堅持理論和實踐辯證統(tǒng)一觀念,當前思政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很多高校只是對大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育,很少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這大大降低了教育的實際效果,各種實踐能夠幫助大學生明白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光有理論知識會導致教育與實踐脫節(jié),無法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發(fā)展的真實作用。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實踐新理念,并且根據大學生發(fā)展的特點選擇適合他們的方式,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教育的感召力,把握教育規(guī)律,著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學校要以社團實踐活動為載體,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與公益活動有效對接,在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不斷豐富學生在校園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學生的綜合道德素養(yǎng)。學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重視大學生理論知識的教育,給他們提供更多學習機會,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校園實踐活動形式,促使大學生將被動的理論學習轉化為主動實踐運用中,讓他們在實踐中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夯實理論基礎知識,為步入社會做好準備。
(五)利用網絡新媒體教育
網絡新媒體已融入我們的生活,充分發(fā)揮新媒體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網絡化,通過新媒體平臺對大學生進行指引教育,探析新時代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將其融入高校教師教學、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學習中,有效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學校要利用自身的官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廣泛宣傳,開通網絡課程供學生選擇,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等平臺的作用,向學生傳遞正能量,使他們更加堅強,能挑起建設祖國的重任[7]。
網絡新媒體的飛速發(fā)展和應用,提供的信息量大、方式靈活、互動強、感染力大,傳播優(yōu)勢明顯;高校應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平臺,通過新穎時尚的傳播手法對大學生進行新時代價值觀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培育、自我約束。高校的新時代價值觀教育應通過新渠道、新載體、新方式、新手段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生日常生活中得到培育和實踐[8]。
為了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們應緊跟互聯(lián)網發(fā)展特點,用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武裝全國大學生思想教育,準確把握培育和踐行新時代價值觀的新要求,向竭盡所能為抗擊疫情做貢獻的英雄學習身體力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要求;當前國外疫情形勢嚴峻,我們要不斷凝聚青春正能量,利用網絡系列活動優(yōu)勢,堅持真理,把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與引導網絡輿論相結合,為廣大青年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網上家園。
四、結語
新時代、新背景、新形勢下,把核心價值觀內涵賦予日常行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順應時代發(fā)展。因此,高校在培育時代新人時,要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完善教育載體功能,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扎根校園、落地生根。一是要把握教育方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旋律,完善以思政課堂為載體的教育功能。二是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教育,把防疫思政課與社會大課堂結合。三是要統(tǒng)一教育目的,變化教育形勢,摸清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接受特點,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示范引導作用,激發(fā)學生的主體作用。四是要堅持灌輸和啟發(fā)相統(tǒng)一,同時也應在運用策略上面力爭創(chuàng)新,注重啟發(fā)式和實踐性相結合教育,理論聯(lián)系學生實際,以問題為導向,啟發(fā)式教育,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五是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資源和信息手段,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鮮活傳播新時代價值觀,踐行新時代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李海濤.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J].教育研究,2019(12):31.
〔2〕方銳.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7(15):25.
〔3〕謝錚.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魏星智庫時代,2019(02):34.
〔4〕史瑞東.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風,2019(03):23.
〔5〕于向東.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探索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結合[N].光明日報,2019-03-27.
〔6〕熊莉.淺談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新時代職業(yè)教育,2019(03):67.
〔7〕王雪.以互聯(lián)網加強高校宣傳思想工作[J].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03):21.
〔8〕鄧長亮.引導青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吉林日報,2019-12-26.
(責任編輯 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