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強 唐 猛 曾曉玲 王 平(湛江西南醫(yī)院 湛江 524500)
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快,人群飲食規(guī)律性差,消化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臨床多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診療中均有胃腸鏡的應用,通過向胃腸道內(nèi)植入胃腸鏡獲取病位信息,利于病情確診及后續(xù)治療[1]。不過,胃腸鏡植入時往往要承受較大心理壓力,將引起不同程度不適感,現(xiàn)代醫(yī)學服務遵循無痛、微創(chuàng)理念,逐漸引入無痛胃腸鏡理念,通過在置鏡檢查前給予全身麻醉達到無痛檢查的目的[2]。當前常用麻醉方案中,丙泊酚、依托咪酯等麻醉劑均為臨床常用麻醉劑,雖有良好麻醉鎮(zhèn)靜效果,但單一使用存在毒副反應多、血壓下降幅度大等缺陷,有關分析認為,若在麻醉中將丙泊酚與依托咪酯聯(lián)合應用可彌補單一麻醉劑麻醉存在的缺陷,本文為深入觀察丙泊酚與依托咪酯1∶1混合液的應用優(yōu)點,擇取60例患者入組完成對比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我院接納的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患者60例。納入標準:①無麻醉禁忌;②年齡<90歲;③在知悉本次麻醉方案后自愿加入。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血管疾??;②嚴重腦血管疾?。虎勐樽磉^敏。通過隨機抽簽法分組,對比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29~78歲,平均年齡(53.69±4.24)歲。實驗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29~79歲,平均年齡(53.71±4.26)歲。組間基線數(shù)據(jù)對比未見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叮囑兩組檢查前禁食12 h,禁飲3 h,為其建立靜脈通道,緩慢輸入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道,給予無創(chuàng)血壓、心電、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麻醉前給予吸氧(2~3 L/min),后續(xù)根據(jù)情況給予靜脈滴定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0580,劑量50 μg)2.5~5 μg。在此基礎上對比組給予丙泊酚(四川國瑞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13)1.5~2.5 mg/kg麻醉。實驗組取依托咪酯(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511)20 mg配比1%丙泊酚100 mg,制成容量比為1∶1的混合液,靜脈推注,根據(jù)體重調整劑量,0.15~0.2 mL/kg,后續(xù)觀察麻醉情況適當追加混合液,1~2 mL/次。
1.3 觀察指標
1.3.1 記錄兩組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收縮壓、舒張壓、血氧飽和度并組間對比。
1.3.2 記錄兩組心動過緩、缺氧、注射部位疼痛等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23.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 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行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實驗組與對比組三個時段收縮壓:從表1可知,實驗組與對比組麻醉前收縮壓無明顯差異(P>0.05),但麻醉中及蘇醒后實驗組收縮壓明顯高于對比組(P<0.05)。
表1 實驗組與對比組三個時段收縮壓(±s,kPa)
表1 實驗組與對比組三個時段收縮壓(±s,kPa)
組別 例數(shù) 麻醉前 麻醉中 蘇醒后實驗組對比組30 30 tP 16.54±1.07 16.49±1.06 0.182 0.856 16.24±0.89 15.03±1.34 4.120 0.001 16.61±1.02 15.43±1.54 3.499 0.001
2.2 實驗組與對比組三個時段舒張壓:從表2可知,實驗組與對比組麻醉前舒張壓無顯著差異(P>0.05),但麻醉中、復蘇后舒張壓實驗組顯著更高(P<0.05)。
表2 實驗組與對比組三個時段舒張(±s,kPa)
表2 實驗組與對比組三個時段舒張(±s,kPa)
組別 例數(shù) 麻醉前 麻醉中 蘇醒后實驗組對比組30 30 tP 12.56±0.87 12.49±0.88 0.310 0.758 12.31±0.78 10.26±1.08 8.428 0.001 12.57±0.91 11.31±1.06 4.940 0.001
2.3 實驗組與對比組三個時段血氧飽和度:從表3可知,實驗組同對比組麻醉前血氧飽和度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麻醉中及復蘇后血氧飽和度實驗組顯著更高(P<0.05)。
表3 實驗組與對比組三個時段血氧飽和度(±s,%)
表3 實驗組與對比組三個時段血氧飽和度(±s,%)
組別 例數(shù) 麻醉前 麻醉中 蘇醒后實驗組對比組30 30 tP 95.68±1.02 95.71±1.01 0.115 0.909 95.34±0.94 90.97±1.59 12.959 0.001 95.61±0.91 91.54±1.74 11.353 0.001
2.4 實驗組與對比組毒副反應對比:從表4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組毒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對比組顯著更低(P<0.05)
在消化系統(tǒng)疾病診療活動中,胃腸鏡檢查是保障診斷準確的關鍵,傳統(tǒng)檢查過程中需承受較大痛苦,且部分患者在檢查中易引起多種并發(fā)癥,如合并心腦血管病變患者在植入胃鏡時易造成血壓升高,增加發(fā)病風險,在部分老年患者檢查中容易引起呼吸抑制?,F(xiàn)代醫(yī)學遵循無痛、舒適的醫(yī)療服務理念,對胃腸鏡檢查進行優(yōu)化后出現(xiàn)了無痛胃腸鏡檢查方案,彌補傳統(tǒng)胃腸鏡檢查活動中存在的不足[3]。
表4 實驗組與對比組毒副反應對比[n(%)]
目前無痛胃腸鏡檢查中不同麻醉方案的選取對麻醉效果有影響,以常見麻醉劑為例,丙泊酚、依托咪酯各有優(yōu)缺點,臨床應用中均有一定麻醉鎮(zhèn)靜效果[4]。丙泊酚屬于短效麻醉藥,具有生效快、蘇醒迅速且完全的優(yōu)點。在本品藥理學研究中有學者分析認為丙泊酚可對多巴胺神經(jīng)元起到一定調控作用,且可對催吐化學感受器產(chǎn)生抑制作用,降低蘇醒后惡心感[5]。不過本品對呼吸有一定抑制,可影響血壓及血氧飽和度,在部分患者麻醉中毒副作用明顯[6]。
依托咪酯作為短效麻醉藥,具有代謝快、生效快的優(yōu)點,接受依托咪酯后呼吸抑制輕微,且心血管基本不受影響,在最新研究中還有學者認為本品可對冠狀動脈產(chǎn)生輕微擴張作用,可改善心肌供血,在部分體質虛弱的患者檢查中具有顯著麻醉效果,不過,本品若單一使用需大劑量給藥以保證麻醉效果,但劑量較大時易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狀[7]。鑒于兩種麻醉藥各有優(yōu)缺點,有學者認為可將兩種麻醉劑聯(lián)合用于無痛胃腸鏡檢查,提高麻醉效果同時,減少麻醉毒副作用。當兩種麻醉藥混合后,依托咪酯內(nèi)三酰甘油溶酶可稀釋丙泊酚,降低丙泊酚對血管的刺激,減輕丙泊酚對呼吸的抑制作用,進一步提高無痛胃鏡麻醉安全性[8]。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麻醉中、麻醉后血壓及血氧飽和度明顯高于對比組,毒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P<0.05),證實在無痛胃鏡檢查中給予依托咪酯及丙泊酚1∶1混合液可顯著減輕麻醉對血壓及血氧飽和度的影響,減少毒副反應。近年有學者在混合給藥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不同混合配比對麻醉效果也有一定影響,具體情況需在后續(xù)研究中探索。
綜上所述,臨床無痛胃腸鏡檢查時予以依托咪酯及丙泊酚1∶1混合液具有減少毒副反應、減輕呼吸抑制等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