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摘要:隨著我國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新時期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更多新使命、新挑戰(zhàn)、新要求和新任務。家庭和學校是培養(yǎng)教育學生的兩個重要陣地,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協(xié)同模式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家校協(xié)同模式;思想政治教育
1.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使命要求
教育強則國家強,人才興則民族興?!耙獔猿职蚜⒌聵淙俗鳛橹行沫h(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站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和戰(zhàn)略高度,科學回答了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為做好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發(fā)展高等教育事業(yè)指明了行動方向。[1]2018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了“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建設要求,以新思政觀引領改革,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可以看出,新時期高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單元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智力高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諸多新使命、新挑戰(zhàn)、新要求和新任務。高校要在新時期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構建“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離不開學校和家庭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必須調動包括學生家庭教育在內的一切教育資源,加強學校和家庭的有效銜接和合作。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觀需要
2.1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離不開家庭教育
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具有時間上、情感上和資源上的先天優(yōu)勢,家庭教育也就成為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環(huán)節(jié)和重要形式。對于每名大學生來說,他們從出生到進入大學學習,大多數時光都未曾離開過家庭的陪伴和教育,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都與家庭有著密切相關的聯(lián)系。特別當前的大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對家庭的依賴明顯更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的需要家庭的正面引導教育和關心幫助。
2.2家庭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高校指導
隨著社會發(fā)展,家長越來越意識到教育對個體終身發(fā)展的重要性,對孩子的教育投入越來越大,對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但是隨著孩子的受教育水平越來越高,家長的教育思路和手段越來越不能滿足孩子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對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取決于家長的經驗和固有素質,缺乏對大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的研究,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手段單一。一部分家長也是苦于找尋有效手段和方法,購買書籍、參加名師講座、訪友,但各種書籍、講座層次不齊,也不能符合自己孩子特定的個性化需求,急切需要幫助。高校擁有一支集黨政干部、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科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的專業(yè)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擁有著豐富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而且對學生的在??陀^表現(xiàn)、思想變化最為了解,更有利指導幫助家長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
3.有利于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
3.1有利于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尚未完善,由于家庭出身、心理素質和生理特征等因素的差異,大學生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千差萬別,學生的思想狀況都與其成長經歷成長環(huán)境有著密切聯(lián)系。一些大學生因家庭貧困看到別人經濟條件比自己好可能會出現(xiàn)心里不平衡等錯誤的思想和行為,有的大學生生活在家庭破碎的環(huán)境中可能會出現(xiàn)畸形的性格和心理問題,有的大學生因父母過份溺愛可能會出現(xiàn)好逸惡勞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家校協(xié)同模式讓學校能夠全面了解學生成長的思想狀況,更準確的把握和分析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找到問題根源,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從而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3.2有利于營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維度氛圍
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然而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祖國建設發(fā)展的新使命、社會良性發(fā)展的新要求、家庭對于大學生的新希望以及自我對新時代的新期望,學習、生活、情感、人際交往、就業(yè)等各個方面帶來的壓力需要大學生去面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需要學校的教育和家長的情感支持,家校之間良好的溝通和合作,讓學生在受到來自學校的教育壓力的同時受到家長及時的情感支持,雙管齊下,形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維度氛圍。
參考文獻:
[1] 鞠曉英.“立德樹人”視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7(07).
[2] 劉延澤.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J].農家參謀,2019(10).
[3] 游敏惠.營造良好氛圍,加強協(xié)同配合推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J].重慶行政(公共論壇).2018(2).
[4] 鄧雨巍.高?!?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7(07).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8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家校協(xié)同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效性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18SLA005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