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熾均
【摘要】通過這次疫情,我們會發(fā)現身體、素質好的人在抵御病毒明顯有優(yōu)勢,萬一不幸感染,身體素質好、心態(tài)好的人在自我隔離或治療中更容易康復。因此,如何指導學生在防疫期間進行居家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是體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關鍵詞】體育指導;居家鍛煉;提高體質
為了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關注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在線上自主學習的初期,我們科組成員全體行動,一起商討居家鍛煉的方案,然而,在商討時我們發(fā)現,居家鍛煉會受場地、空間和器材的限制,而且任務實施監(jiān)督是否跟上的問題等等,都是需要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運動空間小——可選擇發(fā)展學生韌度、耐力的運動項目
防疫防控期間,學生們不能隨意外出,大部分學生的活動區(qū)域只能在家里或是室內進行。運動的空間嚴重受限制,因此,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開展安全的居家鍛煉,我們選擇發(fā)展學生韌度、耐力的運動項目為主,依據學生不同年段的特點量身打造三個梯度的教學內容,三個梯度呈現螺旋式上升,環(huán)環(huán)相扣。小學低段適合梯度(水平一)的教學內容,小學中段適合梯度(水平二)的教學內容,小學高段適合梯度(水平三)的教學內容。分段指導,難易適中,促進全校學生“線上運動”。體育大綱里要求一年級的學生要學會跳繩,因此,一、二年級的居家鍛煉的首要任務就是學會跳繩,跳繩不受空間大小的影響,學生們可以選擇在大廳、房間甚至走廊都可以完成,而且每個一年級的學生幾乎人手一條繩子,因此能夠很好地開展此項目。而三、四年級的學生就可以選擇俯臥撐開合跳和坐姿踩單車兩個項目,這兩個項目既安全又符合他們的年齡特質,學生們不用準備器材,可以隨時在任何一個地方完成。高年級就側重力量型和耐力的訓練,因此,我們要求五、六年級的學生要完成平板支撐、俯身登山跑的項目。平板支撐是需要有一定的耐力才能完成的一個項目,也是培養(yǎng)學生們意志力的一個項目,如果學生能夠順利地堅持下來,相信對他日后面對困難時也是有一定的幫助。
二、器材難運用——可指導學生利用家居材料鍛煉身體
如果說空間是影響居家鍛煉一個重要的因素外,那么,器材應該是影響鍛煉能否進行的一個核心問題。因此,為了避免加大家長和學生的壓力,我們盡可能地推送能夠就地取材的項目進行。如,我們推送利用墻壁練習拉伸,讓學生跟著老師的示范,能隨時隨地進行拉伸;或者我們推送圖片示范,讓利用裝有水的可樂瓶或者水瓶來練習臂力,利用沙發(fā)、長椅或者在床上練習俯臥撐和平板支撐等項目,盡量讓學生能隨時都能鍛煉和放松。
三、監(jiān)督難度大——可運用多方面評價激勵措施激勵居家運動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睘榱俗寣W生們能夠在居家時候也能夠得到專業(yè)的指導,每一個項目我們都會制作成微課推送給學生。首先,我們利用圖片進行分部講解,并展示錯誤示范,強調可能出現的問題,給學生和家長提供更好的指導,避免他們發(fā)生受傷的情況。但是,學生始終是孩子,如果沒有家長或是監(jiān)督,是很難保證他們能夠按要求完成的。因此,筆者會要加強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時刻關注學生們的情況,適時給予他們更多一對一的指導,帶動學生進行居家鍛煉,引導學生勞逸結合。學生在鍛煉過程中筆者全程關注他們的動態(tài),鼓勵學生多跟筆者進行溝通,同時鼓勵他們把運動的照片或視頻提交給筆者,每周筆者會在每班班群推送“運動小標兵”,給予表揚,讓學生保持積極性。在運動過程中學生有疑問,筆者通過與學生視頻溝通并示范正確動作讓學生糾正。對于平時不自覺運動的學生,筆者會更加關注,如果他們在鍛煉時出現馬虎應付或者不愿意動,甚至趁家長不注意、不在家時就不做的情況,筆者會及時與家長溝通,與家長了解學生發(fā)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引導,密切關注他們的動態(tài),糾正學生錯誤的鍛煉觀,讓他們在停課也不能有停學停練的想法。
為了避免重復的任務使學生們出現疲態(tài)和馬虎應對,我們會每兩周就會調整學生的任務,加入現今流行的運動元素,如,平板支撐、俯身登山跑、俯臥撐開合跳等項目,讓學生能夠更加開心地去鍛煉,不斷挑戰(zhàn)。經過兩個月的線上居家鍛煉模式,家長和學生由一開始的不算配合或不太重視,到慢慢的接受和認同。學生體質變好了,身體更加健康了,活力滿滿。注重居家動動可使學生勞逸結合,避免因為長時間的線上學習后而造成視力下降的情況。當然,居家運動離不開家長們保障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關注和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和飲食習慣,學生的體質才能在長期堅持鍛煉下越來越好。
作為體育老師,看到學生體質因此得到提高,是非常欣慰的。我們也必將堅持不懈,為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