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
閱讀下面的訪談錄,完成1~3題。
青藏高原作為北極和南極之外的最大淡水儲區(qū),被稱為“亞洲水塔”。科學家認為,由黑碳排放引起的大氣升溫和冰川加速消融,將影響亞洲區(qū)域的水資源安全,可能引發(fā)一系列嚴重的環(huán)境和社會問題。
研究員康世昌告訴記者,化石燃料污染已被全球重視,但對青藏高原周邊國家和地區(qū)來說,生物質燃燒比化石燃料排放的黑碳更多,發(fā)展新能源是一個更優(yōu)選擇。
記者:黑碳是一種什么物質?它主要來源于哪里?
康世昌:黑碳是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質不完全燃燒產生的,通過大氣環(huán)流被帶到青藏高原,在冰雪表面一層層富集,它有很強的吸光性,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冰川表面是暗色的。黑碳的累積加速了冰川融化。我們發(fā)現喜馬拉雅山脈一帶的黑碳主要來源于南亞國家。在這個地區(qū),生物質燃燒排放的黑碳比化石燃料更多。生物質包括秸稈、木柴、牛糞等等。
記者:有人說,“青藏高原冰川因燒牛糞面臨融化”,但如果不燒牛糞,當地居民是否能用煤來替代?另外,每年秋收季節(jié)來臨,大范圍的秸稈燃燒是否也是青藏高原的黑碳來源?
康世昌:煤是化石燃料,用煤炭來替代是不可取的?!扒嗖馗咴ㄒ驘<S面臨融化”,這是錯誤的,沒有考慮青藏高原的區(qū)域差異。青藏高原內陸人口稀少,大片地方是無人區(qū),因燃燒牛糞而增加的黑碳排放非常有限,影響到青藏高原的黑碳,主要還是來自中國境外,比如尼泊爾、印度等國。中國燃燒秸稈的地區(qū)主要在東部,青藏高原在中國西部,大氣環(huán)流是由西向東,所以中國東部地區(qū)的秸稈燃燒對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影響不大。
記者:減少生物質燃料的黑碳排放,有沒有好辦法?
康世昌:一個辦法是使用新型爐具,使生物質燃燒更充分,這樣能減少黑碳的排放。我看到,有國際組織在幫助尼泊爾山區(qū)居民使用節(jié)能爐具。另外一個辦法是使用新能源來替代,比如發(fā)展太陽能、風能。
記者:減少影響青藏高原地區(qū)的黑碳排放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康世昌:大氣污染物可以跨境傳輸,減少喜馬拉雅-青藏高原地區(qū)的黑碳氣溶膠,需要跨境聯合,國家政府間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采取措施,環(huán)境外交可以發(fā)揮作用。
記者:目前在黑碳排放的影響下青藏高原冰川退化程度如何?
康世昌:青藏高原的冰川最近幾十年來處于普遍退縮狀態(tài),高原邊緣區(qū)域退縮較內陸地區(qū)劇烈,低海拔、面積較小的冰川退縮也較快。就像應對全球變暖一樣,我們需要盡快采取減緩措施,減少溫室氣體和具有溫室效應的氣溶膠排放。
(摘編自《中外對話》)
資料鏈接:
冰川可以儲水,高峻山體可攔截水汽,冰川、凍土、積雪、湖泊、陸地生態(tài)體系可以調理河川徑流。通過遙感和實測資料發(fā)現,1976年以來,藏東南冰川退縮幅度平均達到每年40米,有的甚至超出60米。
“亞洲水塔”正朝著失衡失穩(wěn)偏向發(fā)展。總體來看,青藏高原東部、南部季風區(qū)水儲量減少,北部、西部西風帶水儲量增進。同時,“水塔”固液布局失衡,液態(tài)水體儲量的增進導致“水塔”布局失穩(wěn)。
近期水資源增進,讓我們感受到青藏高原生態(tài)變好。但據猜測,本世紀中葉冰川對河道徑流的補給將到達最大值然后減少,因此久遠看,將來水資源欠缺的隱藏風險在加劇,相應的災難風險也會隨之而來。
(摘編自《科技日報》)
1. 下列關于黑碳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黑碳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質不完全燃燒產生,有很強的吸光性,當黑碳聚集在青藏高原的冰雪表面時,冰川便呈現暗色。
B. 對青藏高原周邊國家和地區(qū)來說,生物質燃燒比化石燃料排放的黑碳更多,發(fā)展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是一個更優(yōu)選擇。
C. 黑碳排放引起了大氣升溫,加速了冰川消融,因此保護青藏高原冰川的重點應放在減少中國青藏高原地區(qū)牛糞和秸稈的燃燒上。
D. 國際組織在幫助尼泊爾山區(qū)居民使用一種節(jié)能爐具,這種爐具能使生物質充分燃燒,從而有助于減少黑碳的排放。
2. 下列對材料的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青藏高原被稱為“亞洲水塔”,這里的冰川可以儲水,高峻山體可以攔截水汽,凍土、積雪、湖泊、陸地生態(tài)體系可以調理河川徑流。
B. 青藏高原邊緣區(qū)域的冰川退縮較內陸地區(qū)的冰川退縮劇烈,低海拔、面積較小的冰川退縮也較快,“亞洲水塔”固態(tài)水體儲量普遍減少。
C. 總體來看,青藏高原季風區(qū)水儲量減少,西風帶水儲量增進,“亞洲水塔”正朝失衡失穩(wěn)偏向發(fā)展,這可能引發(fā)一系列環(huán)境和社會問題。
D. 冰川縮減,帶來河道徑流量增大,但本世紀中葉冰川對河道徑流的補給到達最大值后必然會減少,青藏高原生態(tài)變好的感受必將難以為繼。
3. 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減緩青藏高原冰川的消融?請結合全文概括。
二、古詩詞鑒賞(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4~5題
送沈下賢謫尉南康①
張 祜
秋風江上草,先是客心摧。萬里故人去,一行新雁來。山高云緒斷,浦迥日波頹。莫怪南康遠,相思不可裁。
【注】①沈亞之,字下賢,吳興人,張祜好友。南康,今屬江西贛州市。
4. 白居易詩云“從頭便是斷腸聲”,請分析張詩首聯的這一特色。
5.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三、微寫作
20. 下面文字中狐貍的行為,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用200 字左右的篇幅表達出來。
有一天,狐貍在翻過籬笆時,不小心腳滑了一下差點兒掉下去。萬幸的是,它抓住了一株薔薇,可是它的腳卻被薔薇的刺給扎傷了,還流了好多血。
于是受傷的狐貍就埋怨薔薇說:“你這么做太不應該了,我是向你求救啊,你怎么反而用刺扎我的腳呢?”
薔薇笑著回答道:“狐貍你錯啦,我天生就帶刺,是你自己不小心,所以才被我刺到的?!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