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紅
【摘要】? 伴隨新課改的推廣,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求班主任規(guī)范學生言行,還要求班主任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中學生正值青春期,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從而產(chǎn)生不良情緒。只有通過班主任的疏導,學生才會有一個積極心態(tài)。本文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態(tài)進行探討,旨在促進學生的良性發(fā)展。
【關鍵詞】? 班主任 積極心態(tài)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5.1?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8-190-01
前言
中學生處于生長叛逆階段,極易因為一些小事引發(fā)心理波動。再加上中學生學業(yè)壓力大,導致各種心理問題滋生。班主任作為中學生的領路人,日常生活中需要開展必要的心理指導,從而確保學生具備樂觀心態(tài)、抗挫能力,以此應對各類突發(fā)事件。本文從培養(yǎng)積極心態(tài)的必要性入手,提出幾點培養(yǎng)策略,以供廣大教師參考。
一、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態(tài)的必要性
積極心態(tài)是指學生在成長中不會受外界環(huán)境所影響,依然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時代在發(fā)展,班主任不能停滯不前,要積極投身到教育管理改革當中。班主任要充分認知到當前中學生面臨的問題,把握中學生的心理變化,從而采取適宜的引導方法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心態(tài)。學生一旦擁有積極心態(tài),在面對學習壓力、生活問題時不會走極端,更不會自暴自棄。另外,學生具有積極心態(tài),班主任管理起來也會更加順利,一方面降低了工作量,另一方面保證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當每一位學生都具備積極心態(tài),會在校園形成一股良好風氣,從而降低校園暴力事件的發(fā)生率,進而給學生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態(tài)的策略
(一)在課堂培養(yǎng)學生樂觀心態(tài)
第一,樹立榜樣。語文課本中蘊含豐富的教育素材,是培養(yǎng)學生樂觀心態(tài)的有效資源。比如《賣油翁》的一句:“我亦無他,唯手熟耳”,蘊含大智慧,以此培養(yǎng)學生熟能生巧的道理,從而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培養(yǎng)學生樂觀心態(tài)。再比如帶領學生品味《鄧稼先》,讓鄧稼先的愛國精神深深感染學生。同時將鄧稼先所處時代與學生時代進行對比,從而凸顯學生生活條件的優(yōu)越性,促使學生熱愛生活,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
第二,營造氛圍。環(huán)境雖然無形、但影響十分深遠。因此,需要班主任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班級氛圍,讓班級形成一股團結友愛的風氣。筆者在教師墻壁張貼一些名人警句,如笛卡兒的“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fā)覺自己的無知?!绷袑幍摹爸灰敢鈱W習,就一定能夠?qū)W會。”筆者考慮學生學業(yè)壓力大,為此購買一些綠植,放置在教室內(nèi),以此緩解學生情緒,幫助他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第三,建立關系。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積極與學生開展交流,與學生交朋友,從而讓師生關系變得融洽。同時,班主任要用情開展工作,讓學生感受班主任對他們的愛,以愛感染學生,幫助學生形成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比如某一次筆者與一位學生談心,開始時他是站著,為了緩和氣氛,筆者說:“你個子還挺高,老師都要仰脖跟你說話,弄得我脖子都酸了,要不你坐下來?”有了好的開端,談心進行的十分順利,也讓筆者找到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采取適宜的措施幫學生從困惑中走出。
第四,正視挫折。只有正視挫折,才能在遇到挫折時不會畏懼、不會氣餒。班主任在班會上給學生播放勵志影片,讓學生明白人生并不會一帆風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通過影片主人翁的精神感染學生,讓他們明白遇到挫折要勇敢面對,畢竟失敗是成功之母。為了強化學生抵御挫折的能力,筆者曾在課堂上播放《當幸福來敲門》橋段,將主角悲慘遭遇一一展示給學生。經(jīng)過主角不懈努力,最終收獲成功。借助勵志故事來增強學生感受,從而幫助學生正視挫折,并告知學生一個道理,即只有努力,終將成功。
第五,培養(yǎng)合作意識。新時期倡導合作,因此班主任要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在教學中,班主任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工作,讓學生在熱情討論中培養(yǎng)意識、增強能力。班主任不要大包大攬,可以將一些事情交由學生來完成,學生通過交流、合作完成事項。
(二)在課后鍛煉學生意志
第一,培養(yǎng)行動力。大部分學生都是家里獨子,從小受到家長的精心呵護。由于不需要學生做事,以至于學生的行動力偏弱。這就需要班主任利用一切機會來鍛煉學生的行動力。筆者考慮學生的惰性,在教學當中會讓學生限時完成一些動作,如坐姿、文具擺放、集合等。起初學生不能完成筆者布置的任務,筆者就拿出耐心,反復訓練學生。久而久之,學生的時間觀念增強,行動力得到提升,道德品質(zhì)自然而然會得到加強。
第二,鼓勵勞動。中學生做事不夠持久,缺乏必要的耐心。因此,班主任需要在日常管理中有目的性的培養(yǎng)學生意志。筆者會告知學生值日要求與技巧,由學生完成值日工作,以此鼓勵學生勞動。另外,筆者在植樹節(jié)鼓勵學生種植花草樹木,以此培養(yǎng)勞動意識,增強自身耐性。
(三)在家庭增強學生自理能力
第一,培養(yǎng)獨立性。中學生的生活大多由家長負責,導致學生的獨立性不強。班主任需要與家長建立長效溝通機制,讓家長適度放手,讓學生負責自身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學生的自理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在自理中感受勞動的快樂,在勞動中增進與家長的情感。
第二,培養(yǎng)助人為樂。由班主任主導,家長完成監(jiān)督,逐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品質(zhì)。助人為樂的基礎是學生具備很強的動手能力,活躍的思維能力。只有掌握方式方法才能幫助他人,在幫助中收獲快樂。由易到難的引導很有必要,一方面確保培養(yǎng)效果,另一方面逐步提升學生的能力。
三、總結
班主任作為學生的領路人,需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不僅需要幫助學生夯實理論知識,還要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在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后采取針對措施,從而幫助學生走出困境。在開展工作時班主任要注重個體差異,實施因材施教的培養(yǎng)方針,從而為學生的茁壯成長保駕護航。
[ 參? 考? 文? 獻 ]
[1]沈月芬.育在細節(jié)潤心無聲——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zhì)培養(yǎng)的實踐探索[J].名師在線,2018(29):79-80.
[2]賴小娥.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zhì)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02):27-29.
[3]呂婷.初中班主任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zhì)的方式研究[J].才智,2019(1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