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華琴
【摘要】? 中華文明有著五千年的歷史,而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留下了數量驚人的史料,這些史料所展現的正是數千年來過往蒼生的艱難探索。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史料進行研究以及引用,實際上有助于初中歷史教學更好的展開。所以,如今的史料教學,業(yè)已成為初中歷史課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將以初中歷史史料教學的現狀為切入點,繼而圍繞著其展開論述。
【關鍵詞】? 初中歷史 史料教學現狀 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51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8-084-01
歷史學科在初中教育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所承載著的并不只是簡單歷史事件以及歷史理論,其同時所描述的還是無數蒼生如何一步步走來又如何一步步走去。時至今日,人們通過對史料的不斷探究、摸索,依舊能追憶到往日的盛唐氣象、千秋人物。由此可見,將史料充分融入到初中歷史教學之中,有著一定的必要性。但就當前的教學現狀來看,史料教學的效果卻并不理想。因此,如何依托教學現狀,開展初中歷史教學便顯得尤為重要。
一、初中歷史史料教學的現狀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初中生在學習歷史課程的過程中,明顯缺乏學習的興趣。正是在這樣的因素影響下,歷史教師多寄希望于史料教學,以期能夠扭轉這樣的問題。但許多時候,教師在將史料充分運用到教學活動中之后,學生的學習興趣依舊無法得到提高。究其根本在于,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缺乏系統性的認知,這就導致史料對學生的沖擊力、影響力無法達到教師所期望的水平。
其次,史料涵蓋了大量的內容,其所涉及到的有帝王將相的歷史,同時亦包括地理、食貨、忠義等諸多內容,而以上這些內容,僅是二十四史中所涵蓋的。除此之外,如《資治通鑒》這種編年體史書,更是涵蓋了千載歲月的點滴。并且,如一些圖片類型的內容,包括出土文物等,不同的歷史時期的文物,在特征上亦有很大的不同。這樣的情況下,便使得教師很難在浩瀚的史海中,采集到符合學生認知特征的史料進行教學。因此,選擇貼合教學實際的史料進行教學,便成為了目前初中歷史史料教學的一個關鍵。
二、開展初中歷史史料教學的措施
(一)借助史料進行深度教學延伸,幫助學生洞悉歷史深邃之處
初中階段的歷史教科書,實際上只是對中國史、世界史進行了大致的描述,并闡述了許多歷史事件、人物等。誠然,僅依靠歷史教科書無法使學生對歷史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教師在運用史料教學法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借助相關史料對教學進行延伸,這有助于增加教學的深度,使學生洞悉到歷史的深邃之處。教師在帶領學生洞悉到歷史的深處之后,學生對于歷史的興趣自然便會有所提高。
以筆者的教學為例,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的“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這一課的過程中,筆者便借助史料對教學進行了深度的教學延伸。根據《舊唐書》的記載,唐代中晚期呈現出了“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于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的藩鎮(zhèn)割據亂象。而后筆者便以史料為出發(fā)點,對“安史之亂”后唐朝的藩鎮(zhèn)割據景象,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并指出在唐朝除了深受藩鎮(zhèn)割據的荼毒外,還受到了宦官專權以及朋黨之爭的影響,以至于在唐朝在“安史之亂”結束一百余年后,最終走向了覆滅,這期間筆者并沒有全盤照搬史料,而是將史料精簡為白話文,從而易于學生理解。并且,為向學生更好的闡述這段衰敗的歷史,筆者還特意講述了唐文宗時期的“甘露之變”,從而帶領學生詳細了解中晚唐諸多的問題。而到了課堂教學的最后,筆者則引用《資治通鑒》的話語為本堂課教學做出了總結,即“自是天下事皆決于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鹿贇庖媸?,迫脅天子,下視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焙竺娴慕虒W反饋表明,在對教學進行延伸之后,學生產生了濃厚的歷史學習興趣。
(二)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史料,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
歷史課程與其它學科最為不同的一點在于,以不同的史觀看待歷史,所得到的答案則也是不同的。對于處在初中的學生來講,受自身認知特征的影響,其很難對歷史有深層次地理解。因此,教師在這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提供一定的自學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推薦的史料。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法,本質上有助于強化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深度認識,而在自學的過程中,教師亦能發(fā)現學生學習的難點。
如在學習八年級“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這一課的時候,筆者便向學生提供了自學的史料。這期間,筆者先借助多媒體形式,向學生提供了一些關于紅軍長征的圖片,之后又讓學生依托于毛主席所寫的“七律·長征”進行自學。從而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同紅軍長征相關的知識。后面的教學反饋表明,通過自主學習,學生對于工農紅軍長征的知識有了更好地理解。
(三)注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抽象知識形象化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得到了廣泛地運用,而其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能夠將抽象知識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現出來。首先,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史料教學的興趣。其次,易于理解的教學方式,往往可以使史料教學的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教師在進行歷史史料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方式呈現史料,以此來強化學生的歷史學習。
如在學習九年級下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筆者為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到關于二次大戰(zhàn)的知識,便應用了多媒體方式。這中間,筆者特意在網絡上找尋到了二戰(zhàn)軍史類的短視頻讓學生觀看。其中,視頻中涉及到了大量的真實影像資料,這就使學生對二次大戰(zhàn)有了形象化的認識。而在視頻結束之后,筆者便對影像資料的內容進行了梗概,繼而強化學生對歷史課程的學習。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史料教學屬于初中歷史課程之中,不可被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當代初中歷史教師,應依托于史料教學的現狀,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夠在初中階段更好的學習歷史課程。從而推動歷史教學的發(fā)展,繼而為學生日后更為深入的學習歷史學科,提供良好前提。
[ 參? 考? 文? 獻 ]
[1]張亞德.初中歷史史料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華夏教師,2019(29):48-49.
[2]盛剛.史料教學中問題設計的三個維度[J].課程教學研究,2020(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