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要】轉(zhuǎn)化后進生是班主任的責任和義務,只有無私地、真誠地、一如既往地用真心和真愛對待他們,尊重、理解、包容、欣賞和信任他們,才能融化他們心底的堅冰,使他們回歸集體,真正找到屬于自己的春天。
【關鍵詞】后進生;師愛;尊重;理解;包容;欣賞;信任
后進生是班集體中的“弱勢群體”,更應該得到班主任的垂愛,以此激發(fā)他們的潛能,讓他們跟上班集體的步伐。那么,班主任應如何有效轉(zhuǎn)化后進生呢?“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惫P者認為,轉(zhuǎn)化后進生沒有什么捷徑,只有無私地、真誠地、一如既往地付出真心與真愛,直到冰山融化,直到石頭也能開出花來。那么,師愛是什么?怎樣用好“師愛”這劑“良藥”呢?
一、師愛是尊重
態(tài)度決定一切。作為班主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要把每一個學生都看作是組成班集體的重要一員,不因個性、行為表現(xiàn)、成績差異而厚此薄彼。不能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后進生,不能把后進生視為“另類”或“洪水猛獸”。很明顯的例子,同樣是遲到,對于尖子生和后進生,有些老師的態(tài)度就不一樣,前者點點頭就讓他進來了。后者呢?非要堵在門口,質(zhì)問一番才讓進來。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后進生的心靈比一般孩子更脆弱、更敏感、更能捕捉到老師釋放出來的情感信號,哪怕是稍縱即逝。老師的潛意識里的區(qū)別對待無形中會傷害他們脆弱的心靈,過后再怎么修補,都會有假惺惺之嫌。因為心與心之間的墻已在不經(jīng)意間筑起來了,要推翻談何容易?!
其次,班主任要謹言慎行。后進生的自尊心都很強,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所以,在任何時候,班主任都要小心翼翼地呵護他們的自尊心,絕對不能說出類似“你真是無可救藥了”“你笨得像一頭豬”“這樣的話語,甚至是臉上的表情,一個眼神都不能流露出半點嫌棄之意。因為自尊心一經(jīng)受損,就像摔破的玻璃,事后再怎么努力地去修補,也會留下難以愈合的裂痕。
俗話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敝灰惆押筮M生放在跟別的學生同等的位置,真正地尊重他們,那么,他們也會尊重你,虛心地接受你的教育,不與你抬杠。
二、師愛是理解
泰戈爾說:“愛是理解的別名。”只有理解,你才能真正走進后進生的內(nèi)心世界,觸碰到他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一塊,你們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氨鶅鋈叻且蝗罩!焙筮M生之所以后進,有著各種各樣的因素,并非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卑嘀魅我O身處地為他們著想,了解造成他們現(xiàn)在這種狀態(tài)的根本原因,傾聽他們內(nèi)心最真實的聲音。
梅是讓人頭疼的女生,她衣著邋遢、個性倔強,似乎對所有人都充滿敵意,一個眼神,一句話都可能冒犯到她,她可以隨時隨地如暴風雨般爆發(fā),還經(jīng)常搶同學的東西,班里的其他同學都不愿意與她交朋友。剛開始,筆者也有點束手無策。但后來想她的種種表現(xiàn)或許都是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她的背后一定有一個讓人心酸的故事,于是,筆者通過各種渠道對她進行了深入全面的了解,終于找到了問題的根源。
梅的媽媽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在梅很小的時候便已不知所蹤。她一家五口的生活來源就靠父親賣菜所得。這樣的家境和身世造就了她極度自卑和敏感的心理。所有人都成了她的假想敵。了解了這一切之后,筆者經(jīng)常不露痕跡地刻意接近她,捕捉住機會與她交談,試圖打開她心底那扇厚厚的門。終于有一天,她向筆者敞開了心扉。當時筆者什么也沒說,只是用溫柔的目光看著她,表示理解地不住點頭,還用手輕輕地拍拍她的肩膀。筆者知道,這時候,用心傾聽勝過千言萬語。
心與心的交流,真誠的理解,可以撫平心靈的傷口。梅慢慢地變了,變得乖巧了許多。課后經(jīng)常幫筆者拿教本、發(fā)作業(yè),還主動打掃教室衛(wèi)生,穿戴也整潔多了。于是,筆者因勢利導,讓她當班里的衛(wèi)生委員,結果在她的管理下,大家都能自覺保持課室內(nèi)外的整潔,經(jīng)常獲得衛(wèi)生流動紅旗。一個“人見人怕”的學生因為愛的眷顧就這樣成長為一名出色的班干部。
三、師愛是包容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弊鳛榘嘀魅?,應該擁有一顆像大海般寬廣博大的胸懷,能接納各種各樣的后進生及他們身上各種各樣的毛病。擁有一顆包容之心,你才會保持一種積極、平和的心態(tài);擁有一顆包容之心,你才不會因為在轉(zhuǎn)化后進生的工作中所遭遇的困難而退縮;擁有一顆包容之心,你才不會因為后進生一時的“不敬”而耿耿于懷,棄之不顧;擁有一顆包容之心,你才會毫無保留地付出……但包容并不是毫無原則地容忍與退讓。如果毫無原則地容忍與退讓,那就是放任不管,還談何“轉(zhuǎn)化”呢?
四、師愛是信任與欣賞
信任能給人一種向上的力量;信任能給人一種堅定的信念;信任能給人無盡的希望。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時,筆者就感受到了信任的力量?!盁o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正是彼此的深深信任,使文中的父子能劫后重逢。所以說,作為班主任,要堅信后進生能改好。要知道,你的信任將會化作后進生前進的動力。
哲學家詹姆士說:“人類本質(zhì)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人肯定。”別人的肯定、欣賞會給自己的內(nèi)心帶來一種愉悅感、滿足感,會讓自己變得更自信。所以對于后進生,我從來都不吝惜表揚,不管是因為答對了一個問題,還是主動擦了一次黑板,或作業(yè)拿了一次”優(yōu)”……久而久之,后進生在不斷的正面肯定中獲得積極的心理暗示,從而汲取到源源不斷的前進的力量,而漸漸變得不再”后進” 。
前不久讀過一篇充滿哲理的文章。文章的大意是,一位哲學家讓他的弟子們想辦法除掉曠野里的雜草。有的說用鏟子,有的說用火燒,有的說撒上石灰,有的說把根挖出來。但這些都不是最好的辦法,最好的方法是在上面種上莊稼。
讀完這篇文章,筆者茅塞頓開:后進生身上的毛病就像曠野里的雜草,要除掉雜草,最好的方法就是挖掘他身上的閃光點,在他心靈的曠野里播下美德的種子。
“人類最崇高的行為是‘奉獻,人世間最溫暖的力量叫‘關愛”。讓我們把真摯的愛無私地奉獻給后進生吧。相信,野百合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