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愛玉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拓展視野、提升語言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在這幾年的語文教材發(fā)展變革中,自讀課文占據(jù)的比重越來越大。自讀課文雖然是需要學生自行閱讀,但作為教師也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妥善運用自讀課文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的閱讀過程,這對保證閱讀質量有重要意義。那么,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如何開展自讀課文教學呢?
一、趣味導讀,激發(fā)學生的自讀興趣
自讀課文是需要學生自行閱讀的課文內容,它不需要占據(jù)太多的課堂時間,也不主張老師對課文內容和知識點進行太詳細的講解。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自讀課文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我認為,自讀學習最重要的是做到興趣引導,給學生一個自讀學習的動機。
比如,自讀課文內容為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普希金的詩歌作品或者中國的四大名著,那我們可以從中提取一些有趣的元素給同學們作為閱讀的興趣點。以利奧波德的《大雁歸來》為例,這是一篇非常精致的關于動物生活習性描繪的文章,但同時又有著特殊的時代背景。在這篇課文的趣味導讀中,老師就可以將大雁這個形象提煉出來,問同學們是否見過天空中成排飛過的大雁,是否聽過大雁的引吭高歌,是否了解大雁的體型樣貌。通過對大雁本身的話題討論,讓同學們產生興趣,進而想要通過文章的視角去了解作家眼中的大雁是什么樣子。
再比如,學到古文《核舟記》,那我們不妨用多媒體呈現(xiàn)一些非常精致的核雕作品,讓同學們通過比較直觀的視覺體驗對核舟這種事物產生興趣。然后帶著這樣的興趣去閱讀課文,嘗試通過文言文了解核舟的雕刻技藝之精湛,了解古代匠人的藝術水準之高超。
身為教育工作者,要能根據(jù)學生所處的年級層次、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認知能力等去篩選興趣點,把每篇自讀課文的亮點找出來,讓學生產生自主閱讀興趣。這樣才能讓自讀活動有效開展,而非敷衍了事。
二、任務促讀,引導規(guī)范學生的自讀過程
既然是自讀學習過程,老師不可能像傳統(tǒng)課程那樣在課堂上進行全程跟蹤引導。但如果全靠學生的自覺和自主,我們很難把握閱讀的成果。因為有些同學的閱讀能力、學習能力比較差,他們在自行閱讀活動中很可能會不知所措,無從下手。故此,我認為應當適當給同學們布置一些閱讀任務,讓同學們在自行閱讀中能夠有所參考,循序漸進。
1.圍繞課后習題設置自讀任務
自讀課文也是有課后習題的,這也可以作為學生進行自讀的參考。要求學生圍繞課后習題的設置去閱讀課文并完成課后習題,這樣就可以較好地把握閱讀成果。比如,在學習《蒲柳人家》的節(jié)選內容的時候,課文后面給出了閱讀提示,不僅介紹了文章中的主要人物,而且分享了小說的語言特色,這都是同學們在閱讀中可以進行印證了解的地方;此外,課后習題中給出了一些重要文字的讀寫訓練,這也是學生在自讀過程中可以重點了解的內容。以課后習題、閱讀提示作為參考,更容易把握課文的要點。
2.根據(jù)教學需要設置自讀任務
我們知道,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特點、風格所在。從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提高學生的文學審美鑒賞能力等角度考慮,我認為應當設置一些開放性的任務讓同學們去完成,學生可以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文化傳承和文學素養(yǎng)。比如面對一篇唐詩,老師可以讓同學們在閱讀中嘗試去把握唐詩的詩詞意境、創(chuàng)作技巧,了解詩詞中的文學典故,或者從現(xiàn)代人的視角對作者在詩詞作品中展現(xiàn)的情緒情感進行評價,嘗試從人文角度解讀一篇詩詞的文化魅力。我們也可以對閱讀任務進行拓展,比如讓同學們嘗試有感情地朗讀詩詞,分角色誦讀課文,或者嘗試寫一篇讀后感,制作一份閱讀筆記。
3.提供必要的補充資料
自讀是自學的過程,自學是老師不能隨時在身邊跟蹤的。但從完成教學任務考慮,從拓展學生的視野思路考慮,我們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必要的資料作為參考。比如關于自讀課文的文章創(chuàng)作時代背景,比如關于作者的生平簡介,比如文學界關于這一作品或者這一類型作品的賞析評價類文獻資料,等等。通過閱讀資料的支持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完成自讀學習任務,取得令人滿意的學習成果。
三、成果把關,鞏固提升自讀學習成效
做好自讀成果的監(jiān)控和管理,鞏固學生的自讀學習成果,這很有必要。而為了保證自讀學習的質量,我們可以在自讀學習的組織形式和自讀學習成果的跟蹤兩方面做工作。
1.自讀學習的組織形式
自讀學習的組織形式分成兩種。其一是學生獨自閱讀,比如在自習課自讀,或者在課下自讀;另一種形式是合作分組自讀。如今,學習小組在語文課堂上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老師可以將學習任務分配給每個小組,要求各個小組自行抽選時間進行閱讀互動,完成閱讀任務。我們知道,自讀課文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而合作小組的建立同樣能啟迪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同學們圍繞閱讀任務進行互動,交流閱讀體驗,交換學習意見,取長補短、相互借鑒,這對提高閱讀成效是很有幫助的。而且,小組合作的自讀學習也是一個很好的相互監(jiān)督的過程,可以避免學生自制力不足、閱讀不認真,有效地保證了自讀學習的進程和質量。
2.自讀學習的成果跟蹤
在以往教學中,很多老師對自讀課文的關注度不高,往往只是形式上提一下,沒有做好學習成果的跟蹤。在核心素養(yǎng)教育目標要求下,我們對于自讀學習的成果應該做好充分的跟蹤反饋,并及時糾正學生在自讀中的錯誤認知,鞏固同學們的閱讀成果。在自讀學習成果的跟蹤方面,可以有多種形式。例如根據(jù)課后習題布置作業(yè),通過檢查同學們的作業(yè)完成情況來了解大家的閱讀成果;或者我們可以要求合作學習小組出具書面報告,以小組的名義將自讀學習討論的過程,期間的分歧、共識,論證的過程寫下來,老師通過查看學習報告了解各個小組的自讀學習成果;老師也可以組織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活動,讓同學們圍繞自讀學習體驗寫讀后感,或者模仿自讀課文中的寫作風格、寫作手法去寫一篇習作。通過多種多樣的檢驗方式,鞏固加深同學們的學習印象,這是個不錯的嘗試。
四、結語
在核心素養(yǎng)引導下,自讀課文的閱讀也要講究策略,追求閱讀成果的深化發(fā)展。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興趣導向的原則,多措并舉引導學生正確有效地開展自讀學習。相信隨著自讀學習的持續(xù)開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水平也會有良好的提升。
[作者通聯(lián):甘肅民樂縣永固鎮(zhèn)永固寄宿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