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平安銀行總行的TMT行業(yè)研究員,也是《紅周刊》的長期讀者。給您來信是因為2年前的一期雜志(《紅周刊》2018年第56期)。當期封面文章是您主筆的獨家對話查理·芒格,也正是那篇文章,深刻影響了我這兩年以來的工作和生活。
您與芒格的對話碰撞出無數(shù)火花,問的漂亮,回答精彩,全篇金句頻頻。雖然我之前也讀過《窮查理寶典》,并且視芒格為學習榜樣,但是當時雜志訪談里的內容,仍然給我?guī)砀鼮橹苯拥臎_擊。
文章里有兩段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問起芒格,怎樣生活才有意義?芒格答“如果想要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就把每天過得有意義,堅持足夠的天數(shù),人生就變得有意義”;另一個是芒格說自己每周讀20本書。這兩句話雖然都不是直接關于投資,但我都剪下來貼在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如何才能走上有意義的人生道路。比如我開始更系統(tǒng)地規(guī)劃和轉型,希望自己以后能成為一名專業(yè)的、可信賴的投資人。比如我在以前就很愛閱讀的基礎上,繼續(xù)加大閱讀量,這兩年每年讀的書都在百本以上,希望自己做一個理性、聰明的人。如果之前的《窮查理寶典》是一顆種子,那么《紅周刊》的封面文章就像一場不期而遇的甘霖,讓我內心信念的種子破土而出、加速生長。
那期雜志還帶來一個意外收獲,就是讓我了解了華人投資家李錄先生。最近讀完李錄先生的新書《文明、現(xiàn)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再次受益良多,所以決定給您寫這封信。感謝謝主編,感謝《紅周刊》,你們的工作為很多像我一樣的讀者,打開了一扇了解價值投資、了解芒格、了解李錄們的窗戶。倍加感恩。
最后,還要說一個觸動我的細節(jié),那期雜志我多買了幾本,準備送給好朋友,也有要自己收藏的,寄到后發(fā)現(xiàn)每一本都有主筆的簽名,十分欣喜。
信的結尾,祝《紅周刊》越辦越好,祝您萬事順意,家人安康。
讀者:朱昌斌
20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