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朔
自從唐人寫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詩,多有人把它當(dāng)做品評山水的論斷。殊不知原詩只是出力烘襯桂林山水的妙處,并非要褒貶天下山水。本來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風(fēng)致,桂林山水那種清奇峭拔的神態(tài),自然是絕世少有的。
尤其是從桂林到陽朔,一百六十里漓江水路,滿眼畫山繡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瞧瞧那漓水,碧綠碧綠的,綠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攢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嶙的,卻又那樣玲瓏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邊飲水,有的像天馬騰空欲飛,隨著你的想象,可以變幻成各種各樣神奇的物件。這種奇景,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詩人畫師,想要用詩句、用彩筆描繪出來,到底誰又能描繪得出那山水的精髓?
如果你不嫌煩,且請閉上眼,隨我從桂林到陽朔去神游一番,看個究竟。最好是坐一只竹篷小船,正是順水,船穩(wěn),艙里又眼亮,一路山光水色,緊圍著你。假使你的眼福好,趕上天氣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滿江就會畫著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暈糊糊的,使人恍惚沉進最恬靜的夢境里去。
這種夢境往往要被頑皮的魚鷹攪破的。江面上不斷漂著靈巧的小竹筏子,老漁翁戴著尖頂竹笠,安閑地倚著魚簍抽煙。竹筏子的梢上停著幾只魚鷹,神氣有點遲鈍,忽然間會變得異常機靈,抖著翅膀撲進水里去,山影一時都攪碎了。一轉(zhuǎn)眼,魚鷹又浮出水面,長嘴里咬著條銀色細鱗的鰱子魚,咕嘟地吞下去。這時漁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魚鷹,一捏它的長脖子,那魚便吐進竹簍里去。
可是你千萬不能一味貪看這類有趣的事兒,怠慢了眼前的船家。他們才是漓江上生活的寶庫。那船家或許是位手腳健壯的壯族婦女,或許是位兩鬢花白的老人。不管是誰,心胸里都貯藏著無數(shù)迷人的故事,好似地下的一股暗水,只要戳個小洞,就要噴濺出來。
你不妨這樣問一句:“這一帶的山真絕啊,都有個名兒沒有?”那船家準會說:“怎么沒有?每個名兒還都有來歷呢。”
這以后,橫豎是下水船,比較消閑,熱心腸的船家必然會指點著江山,一路告訴你那些山的來歷:什么象鼻山、斗雞山、磨米山、螺螄山……大半是由山的形狀得到名字。船到這兒,漸漸接近陽朔境界,江上的景色越發(fā)奇麗。你忘記自己是在漓江上了呢!覺得自己好像走進一座極珍貴的美術(shù)館,到處陳列著精美無比的石頭雕刻??刹皇锹铮沂咨巾斈菈K石頭,簡直是個妙手雕成的石人,穿著長袍,正在側(cè)著頭往北了望。下邊有個婦人,背著娃娃,叫做望夫石。
不待你問,船家又該對你說了:早年鬧災(zāi)荒,有一對夫婦帶著小孩,背著點米,往桂林逃荒。逃到這里,米完了,孩子餓得哭,哭得夫婦心里像刀鉸似的。丈夫便爬上山頂,想了望了望桂林還有多遠,妻子又從下邊望著丈夫。剛巧在這一刻,一家人都死了,化成石頭。這是個神話,卻又是多么痛苦的事實。
江山再美,誰知道曾經(jīng)灑過多少人斑斑點點的血淚。
船家指點著山巖,往往嘆息著說:“多可憐的媳婦娘??!正當(dāng)好年齡,長得又俊,已經(jīng)把終身許給自己心愛的情郎了,誰料想一家大財主仗勢欺人,強逼著要娶她。那姑娘坐在花轎里,思前想后,趕走到巖石跟前,她叫花轎停下,要到巖石當(dāng)中去拜神。一去,就跳到巖洞里了。”
到這兒,你興許會說:“這都是以往的舊事了,現(xiàn)在生活變了樣兒,山也應(yīng)該改改名兒,別盡說這類陰慘慘的故事才好。”
為什么要改名兒呢?就讓這極美的江山,永久刻下千百年來我們?nèi)嗣衿D難苦恨的生活吧,這是值得引起我們的深思的。今后呢,人民在嶄新的生活里,一定會隨著桂林山水千奇百怪的形態(tài),展開他們豐富的想象,創(chuàng)造出新的神話,新的故事。你等著聽吧。
(摘自《中國散文網(wǎng)》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