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祎
摘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和全球化趨勢的加快,我國對于國民英語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孩子教育發(fā)面也更加重視英語的教育,尤其是英語口語的交際能力。因此面對新形勢,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求孩子筆試成績名列前茅,更應注重英語的口語的交流使用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將結合相關案例,著重探討初中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 英語口語? 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41
一、英語口語學習先從興趣抓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一樣的,首先應該培養(yǎng)學生對于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以此達到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的目的,再配合教師的適時引導,不斷提升初中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學生在口語表達上詞不達意,或者直接將中文逐字翻譯成英文來表達,究其原因就是對英語國家的文化不熟悉,缺乏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認識,導致學生用中文的思維習慣和方式來學習英語。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滲入跨文化交際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識,用西方的思維習慣來學習英語,那么在英語口語表達上也會更加順暢。比如,“white”這個詞,在我們國家白色往往代表不吉利、不健康,伴有失敗、愚蠢的意思,如白事、白癡、白目等,但在西方國家,在他們的語言環(huán)境中,白色象征著純潔高雅等意向,如“a white soul”就是“純潔的心靈”的意思,“white lie”則是“善意的謊言”的意思。【1】
(二)營造濃厚的英語表達課堂氛圍
學生學習英語需要有一個合適的英語口語練習環(huán)境,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營造英語表達的課堂氛圍,盡量用英語來組織教學,學生就會逐漸適應用英語去表達。如可以運用每堂課的前五分鐘來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即為“課前五分鐘”,可每次輪流讓學生上臺用英語進行演講、講故事、分享心情或者朗誦優(yōu)美的英文小詩等,然后再根據上臺表演的內容進行提問,進一步加深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使聽說并重,加強交流
為了提高“說”的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聽”的能力,并采取聽說結合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這個培養(yǎng)學生口語能力的主陣地上,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多使用多媒體,通過出示典型句型,配以生動的圖片和語音,增強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從而學生多聽多看多說,進入情境,才能更好的掌握英語口語表達技巧,提升能力。如學習“where did you go on holiday”時,教師可提供給學生基本的對話句型:
S1:where did you go on holiday?
S2:I went to the park.
S1:Did you go with anyone?
S2:Yes,I went there with my sister.
……
有了基本的句型,就會減少學生交流的障礙,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定期整理出一些基本的句型,模板,以趣味十足的方式展現出來,幫助學生快速學習到知識點。
(二)利用多媒體課件,直觀性教學
例如讓學生用口語描述一個旅游勝地時,教師就可以事先用圖片、聲音等制作出課件,在課堂上讓學生一邊看一邊聽,再描述出來,這樣的話,學生眼前有景,才能言之有物,有說的話題,才不會導致課堂上靜默無言,學生無從張口。仍以“where did you go on holiday”為例,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高山、公園、電影院等圖片,激發(fā)學生對以往度假的回憶,這樣學生在說“went to somewhere with someone”時就會更加順暢,表達更加流利,從而達到很好的聽說練習的效果。【2】
我們應該認識到只抓住課堂的四十五分鐘,對于英語口語的交際能力培養(yǎng)提升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還應該在課堂之外開展一些課外活動,有效拓展學生口語交際的訓練空間。
比如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有計劃的組織一些英語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等課外活動,或者組織學生觀看一些英語電影或情景劇等,這些活動也能進一步促進和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使他們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結語:綜上所述,教師在英語口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提升初中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應該先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配合相應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逐步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口語表達,再通過一系列豐富的英語課外實踐活動,多管齊下,一步步提升初中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