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英
摘要:口語交際能力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個人專屬技能,對于小學生而言,如果擅于表達,擁有卓越的口語會話能力,既可以贏得教師與周圍人的贊賞,也可以收獲更多真誠的友誼,同時,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文寫作能力、詞匯掌握能力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因此,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所采取的實效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能力? 實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一、熟讀精讀,樂讀好讀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應從教學過程中的一點一滴抓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熟讀精讀語文課文開始,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樂讀好讀的興趣,進而為提升口語交際能力打好提前亮。在學到每一篇單元文章時,教師首先起到正向的表率作用,從頭到尾通讀一遍,然后由學生自行完成閱讀過程中,此時,教師可以輔助學生,解決學生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瓶頸,最后選擇學生代表大聲朗讀課文。在學到《觸摸春天》的文章時,教師對課文內容先行朗讀一遍,并注意體現(xiàn)出閱讀情感。朗讀完畢后,由學生在心里進行默讀,在閱讀熟練以后,教師選擇學生代表對文章進行通讀[1]。教師針對閱讀效果以及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予以指出和糾正。比如在讀到“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這句話時,學生是否讀出了真情實感,是否帶有一種好奇、驚奇的情感,學生代表讀完文章后,教師可以布置課后閱讀作業(yè),利用課余時間,再次對這篇文章進行精讀,養(yǎng)成一個喜歡閱讀、樂于閱讀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合作訓練,取長補短
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屬于一種實用有效的教學方法,由于小學生天性好動,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極易被壓制,而合作學習的方法恰恰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學生既能夠積極互動交流,而且可以踴躍發(fā)言,講述自己的觀點,對活躍課堂氣氛大有幫助。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之間可以形成一個相互監(jiān)督的局面,口語交際能力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監(jiān)督能力差一些的同學,同時,學生之間還能夠優(yōu)勢互補、取長補短,進而緩解語文教師的教學壓力。比如在學到《月球之謎》的文章時,語文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劃分四到五個合作學習小組,并賦予每一個小組成員單獨的角色,有計分員、監(jiān)督員、組長等,然后結合這篇文章,每個小組成員應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進一步拓展月球的相關知識,然后每個小組成員之間進行現(xiàn)場口語PK比賽,看看哪一個小組掌握的月球知識多,比一比哪一個小組口語交際能力強,表達流暢,教師根據(jù)小組表現(xiàn),評選出優(yōu)勝小組,給予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口語交流興趣,對鍛煉學生的口語表述能力大有裨益。
三、創(chuàng)設情境,人機互動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多媒體教學設備已普遍應用教育教學領域,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教學設備,利用事先準備好的教學課件,模擬一個口語表達能力強的虛擬人物,與學生們進行面對面交流。這種人機互動的教學方法,既能夠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口語交際氛圍,也能夠及時糾正學生們口語表達過程中存在的錯誤。人機互動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可以借助于課外閱讀文本,也可以設置課外的一些生活交流片段[2]。比如針對教材中的古詩詞,虛擬人物可以對古詩詞涉及到的內含,表達的作者思想,向學生發(fā)問,學生針對虛擬人物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在問題回答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快速對虛擬人物的問題做出反應,而根據(jù)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脈絡,在頭腦當中形成一個清晰的表達思路,進而用語言文字清晰的表達出來,這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四、借助活動,鍛煉語感
語文教師在教學課堂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開展一些課堂小活動,活動宗旨以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主,比如小主持人活動、你來問我來答活動等。由于小學生樂于表現(xiàn)自我,在活動中,能夠將自己的語言表達天賦充分發(fā)揮出來,教師通過活動結果,評選出優(yōu)秀的學生代表,并將這些學生代表樹立為正向典型,在其它學生面前起到積極的表率作用。
結束語: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時期,語文教師應結合這一時期學生效仿能力強、個性張揚、口語表述能力提升快的特點,夯實學生的口語表達根基、調動學生口語交際的積極性、及時糾正口語表達過程中的錯誤與問題,為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秀圃.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探究[J].考試周刊,2019(54):70.
[2]鐘筱原.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路徑探析[J].考試周刊,2019(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