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軍
摘 要:物理學科是一門以實驗與觀察為主的自然學科,可以讓學生深入研究物質的結構與物體運動的規(guī)律,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學科。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趣味性教學,啟發(fā)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使學生逐步形成物理思維,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學;學習興趣;物理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8-0106-02
基于初中物理學科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在初中階段應重視物理學科的學習,為高中階段以及更高層次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而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是教師提高課堂有效性的關鍵點,也是培養(yǎng)學生物理探究興趣,為更高層次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要高度重視開展趣味性物理教學,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為此,本文結合近年來初中物理教學趣味性缺失的原因,探討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學策略。
一、物理教學趣味性缺失的原因
1.落后的教學手段與趣味教學的矛盾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過分重視給學生傳授知識,忽略了多樣化教學方法的使用,使得物理教學的趣味性不高,導致學生逐漸對物理學科的學習失去興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知識,還會導致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
2.實驗引導的趣味性不強
實驗是物理學習中比較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探究主動性。然而,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并不考慮學生是否想要參與課堂活動,為了趕教學進度要求學生利用課后時間記憶實驗現(xiàn)象與結論,使得學生對實驗的興趣逐漸降低。此外,部分教師并不重視指導學生操作實驗,自顧自地給學生演示,使得學生在實驗中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不足,這會對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3.生活經(jīng)驗起到誤導作用
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學科之前已經(jīng)對某些物理現(xiàn)象形成了認知,如果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認知不符,那么學生就會認為物理學科是一門特別復雜的學科。例如,學生認為在騎自行車時要用力蹬,若停下來自行車就停了,因此車子停下來的時候沒有力的存在,但是學習了物理知識之后,知道是有一些力作用在自行車上,才使得自行車保持靜止。由于所學知識與自己的認知產(chǎn)生了偏差,學生就會認為物理難學。如果教師不加以引導,學生就會逐漸喪失學習興趣。
二、物理趣味性教學的策略
1.運用趣味性語言提高課堂趣味性
教師在語言表達上的藝術美是教師基本的教學素養(yǎng)之一,而且教師在講課時運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也能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除此之外,風趣幽默的語言能讓教學更加生動,營造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吸收課堂知識。以教學“機械運動”這部分知識為例,教師這樣導入:“我們應該怎樣去描述機械運動呢?每個人的視角都是不同的,詩人運用‘氣勢磅礴一詞去描述祖國的大好河山,用‘矯捷如燕一詞來描述滑冰運動員輕盈的舞姿;畫家在汽車后面畫幾個線條來表示‘風……那么科學家用什么樣的語言來描述機械運動呢?”又如,在教學“萬有引力定律”時,為了能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并學習科學家認真鉆研的精神,教師運用這樣的語言結尾:“幾百年來,不知道多少人被蘋果砸中了頭,為什么在面對蘋果落地時只有牛頓一個人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這種啟發(fā)式的語言有利于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引發(fā)學生自主探究。
2.以歷史趣聞增添課堂趣味性
充分利用歷史趣聞是增添課堂趣味性的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物理學科有著悠久的歷史,且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有很多歷史趣聞。教師在教學中介紹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物理歷史趣聞,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科的趣味性,從而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訉W習。以教學“浮力”這部分知識為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了阿基米德鑒定皇冠的故事,故事的大概內容為:國王讓阿基米德去鑒定皇冠是不是純金制造的,但是要求不能將皇冠損壞。接到任務后,阿基米德冥思苦想,最終在洗澡時從水在洗澡盆溢出的現(xiàn)象中受到了啟發(fā),解決了鑒定皇冠的難題。在引入歷史趣聞后,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斷得到增強。
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趣味性
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同時,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優(yōu)勢也不斷凸顯,能讓教師有充足的時間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由于部分物理現(xiàn)象無法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教師直接講解理論知識,使學生感到物理學習比較枯燥,甚至還會產(chǎn)生厭倦之感。而多媒體的運用能滿足教師教學的需要,使靜態(tài)的知識變得動態(tài)化,凸顯課堂的趣味性,真正做到寓教于樂。以教學“滑輪”這部分知識為例,教材上僅是簡單列出了一些概念,學生很難理解。為此,教師利用多媒體視頻給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滑輪的應用。如此,這部分知識就變得形象、生動、直觀,成功吸引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學生產(chǎn)生了探索的欲望??梢姡枚嗝襟w開展趣味性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高,學習效果也更理想。
4.以趣味性實驗增加課堂趣味性
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然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并不注重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使得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不足,對實驗原理的理解不深。為此,教師可以適當引入一些趣味性物理實驗,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親身體驗實驗的過程,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讓學生時刻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以教學“聲音的傳播”這部分知識為例,教師讓學生與自己的同桌兩人一組進行實驗:把兩張桌子挨在一起,其中一名同學輕輕敲擊桌面,另一名同學耳朵貼在另一張桌子的桌面上,聽同學敲擊傳來的聲音。在此之后,將兩張桌子分開,使得桌子與桌子之間相隔一條小縫,繼續(xù)重復剛才的實驗。這時,很多學生會好奇第二次實驗的結果。有了好奇心的驅動,學生就會主動探索物理學科的奧秘。
三、結束語
總之,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標,融入趣味元素,運用趣味性語言,講授歷史趣聞,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開展趣味性實驗,增強物理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搭建起生活與物理的橋梁,使學生能用物理知識解答生活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黃崇權.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趣味教學策略淺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5(29).
[2]莫益富.在物理教學中開展趣味教學的嘗試[J].廣西教育,2016(25).
[3]馬宏志.初中物理教學趣味性缺失及教學建議[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16).
[4]郭建波.淺談趣味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以“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