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治國
摘要:近年來,農村小學教育已經是全民關注的問題,各級地方政府也開始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但農村小學教育問題,積弊已久。教育基礎薄弱,教師隊伍不完善,教學設施不完備,學校和家長不重視等現象比比皆是,因此,對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提出革新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農村? 小學教育? 現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0
從長遠來看,要想提升農村經濟水平,實現生活富裕,就必需從教育抓起,不管是政府、學校還是家長,都應該行動起來,一起朝著這一個目標邁進。我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或許這句話放在當今社會,意義已經不大,但是,對于缺乏資源的農村孩子來說,只有學習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才能在競爭殘酷的社會環(huán)境中獲取實力,實現自己的價值,改寫自己的命運,為家庭乃至家族的下一輩樹立學習的典范,同時也為更好的回饋社會、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我國農村小學教育現狀
(一)農村教育條件較差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小學的教育條件很差,沒有得到完全的改善。據數據統計,我國的很多農村學校,尤其是那些教育狀況非常不理想的學校,都是經濟條件不發(fā)達、所處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條件限制了他們與外界的聯系。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有關部門對這些地區(qū)的關注較少,政策傾斜力度不夠大,撥付的教育經費數量有限,使得該地區(qū)的一些學校必備基礎設施,欠賬很大。例如校舍建設,陳舊簡陋,功能室不全;圖書、多媒體設備、體育藝術器材、教學儀器等嚴重匱乏。
第二,師資力量缺乏。因為農村條件艱苦,生活水平和工資待遇不是很好,自愿到農村學校教書的老師,少之又少,即便是愿意來的老師,也忍受不了多長時間,最多一兩年,就會離開,老師的教師流動性較大,對學生來說,不利于學習的適應和知識的強化。
與城市學校選拔老師時候的嚴苛不同,農村老師的教育能力,相對較差,尤其是音體美等課程的老師,專業(yè)結構性不合理,這對學生藝術能力的培養(yǎng),是極為不利的,使得學生的學科發(fā)展極不均衡。伴隨而來的,是學生生源的流失,一些經濟條件良好的家長,將孩子送到條件好的學校,不愿意留在本地的小學。
(二)農村教育觀念與教學方式陳舊
長期以來,農村小學的教育觀念與教學方式,還是延續(xù)以往的陳舊模式。在評價方式上,成績至上,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在教學方式上,因為老師的素質水平本身就不高,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一般上課都是照本宣科,最多讓學生自行討論,課堂教學的模式機械化,沒有亮點,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在教學觀念上,教師自身沒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注重自身能力的進步,也不利于農村小學教育的發(fā)展。同時,因為農村落后風氣的影響,一些“讀書無用論”以及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使得很大一部分農村女孩,還是無法接受正常的應有的教育。
二、推進農村小學教育持續(xù)發(fā)展的對策
(一)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從根本上說,農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問題,因此,當務之急是大力發(fā)展地區(qū)經濟,政府應該加大扶持的力度,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為當地的經濟發(fā)展保駕護航;同時,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力度,切實改善農村小學基礎設施薄弱落后的現狀。例如校舍的改造重建,功能室的配備,操場的硬化,圖書、體育、藝術、實驗器材的配備等。此外,還可以組織社會各界捐款捐書,為鄉(xiāng)村的孩子們帶去物質的幫助和精神食糧,給予他們了解外部世界的機會,拓展他們的思維和頭腦,為提升農村小學教學水平打好基礎。
長期的應試教育體制以及“唯分論”評價方式制約了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fā)展,成為制約鄉(xiāng)村教育發(fā)展的一道不可逾越的桎梏,素質教育大多流于形式。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前面我們提到,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與教師的素質的高低有很大的關系。在農村地區(qū),很多學校能力有限,缺乏教師人才提升計劃,教師隊伍建設不夠全面。鑒于此,政府應該加大出臺相關的政策優(yōu)惠措施,鼓勵年輕老師到農村地區(qū)教書,例如加大進修培訓、掛職鍛煉、“特崗教師”等項目的力度,對愿意到農村進行教學的老師,給予補貼和關懷。同時,組織農村教師到城鎮(zhèn)小學交流輪崗,學習先進的教學和管理經驗等。
(四)關注農村“留守兒童”
農村教育,更應該關注留守兒童。建議當地教育部門和學校應該針對走訪點調查建立相應的“留守兒童”檔案,對適齡兒童接受教育狀況,給予監(jiān)督和管控。在這其中,學校應該擔負起主要的責任,關注學生動態(tài)以及成長,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解決其問題。
結語:綜上所述,重視農村教育,關系到國家的國計民生,提高農村小學教育教學水平,需要政府、社會、學校以及老師、家長的共同努力。積極開拓農村小學教育的發(fā)展空間,勇于創(chuàng)新和突破,才能有效的改變農村落后的教學狀態(tài),讓農村小學的教育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孫寶中. 論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現狀[J]. 青年時代, 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