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艷
《中學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其中,“聽”居于首要位置。然而,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重詞匯、語法的講解而輕聽力教學,重筆試部分的練習而輕聽力練習。加之各地區(qū)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導致英語聽力練習各地方重視的程度也有所差異。因此,很多聽力練習也只是流于形式,學生的聽力水平并沒有得到改善和提高,相應地也就影響了英語成績。筆者調(diào)查了所在學校英語聽力練習的現(xiàn)狀,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后嘗試就如何提高英語聽力教學進行了探索。
一、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diào)查,筆者發(fā)現(xiàn),中學英語聽力練習中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重數(shù)量輕質(zhì)量。當被問起如何提高聽力水平時,很多英語教師都會回答:多聽、多練。因此,聽力練習時,教師往往把聽力材料播放兩三遍給學生聽,以為這樣學生就能聽清楚,聽明白,就不用講解了。量變雖然能引起質(zhì)變。但是,教師只單純地重復播放而沒有去關注學生在做聽力練習時遇到了什么問題,并幫助學生解決。即使這樣重復播放五遍六遍,學生也收效甚微甚至沒有收獲。
(2)重結果輕過程。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學校、教師更加關注的是學生的分數(shù)。因此,在聽力練習時,教師更加關注的是學生做對了幾道題,得了多少分,而沒有真正去問學生“聽懂了沒有”“有哪些地方聽得還不是很明白”。目前,中學英語聽力練習都是通過選擇題進行考查的,而且只有三個選項。那么,學生選擇任何一個選項都有33.33%正確的概率。因此,他們碰對的概率是很大的。教師如果只關注學生聽力分數(shù),而不去管他們到底聽懂了沒有。那么,“優(yōu)秀”的學生可能只是歪打正著,“優(yōu)秀”的成績可能只會曇花一現(xiàn)。
(3)重形式輕內(nèi)容。目前,中學英語考試總分150分,聽力30分,占比率為20%。很多學校的教師也意識到了聽力的重要性。因此,他們會盡可能地利用更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他們認為:為學生提供的聽力材料越多,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時間越長,聽力水平也就能提高得越快。但是,仔細研究中高考的聽力試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所有聽力材料的話題都是在一定的范圍之中進行選擇的,試題的難易程度都是可控的。因此,教師只是一味地進行聽力訓練而不考慮聽力材料內(nèi)容的選擇及難易程度的控制,最終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學生并沒有在這些練習中取得實質(zhì)性的進步。
二、應對對策
面對這些問題,英語教師在教學和聽力訓練中應該做出哪些改進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jīng)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做好音標教學工作。通過和學生交流,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聽不懂的原因在于沒有很好地掌握發(fā)音規(guī)則和技巧。比如,Takeiteasy,正常的發(fā)音是[teikit'i:zi],但是根據(jù)連讀的規(guī)則,可以發(fā)音為[teikiti:zi]。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教會學生基本的音標讀法和拼讀規(guī)則以外,還要教授學生一些發(fā)音規(guī)則。如失音、濁化、重讀、連讀等。這樣,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時才會讀得標準,讀得地道;在做聽力練習時才會聽得懂,聽得明白;在做題時才會有的放矢,不會無所適從。
(2)引導學生合理調(diào)節(jié)聽力訓練時的情緒。Krashen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中的“情感過濾假說”認為:習得者的情感因素會對輸入的語言材料進行過濾,從而阻礙語言材料的有效輸入。反之,如果沒有情感障礙的過濾作用,那么,大量的“可理解的輸入”就會進入習得者的“語言習得機制”,經(jīng)過內(nèi)化成為習得者的“語言能力”。因此,在進行聽力訓練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合理地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焦慮或者緊張。相反,學生應該盡量放松自己的心情,相信自己,心平氣和地去聆聽。例如,教師可以教會學生使用心理暗示法,在進行聽力訓練前,讓學生反復告訴自己“這次聽力不難,我肯定能夠聽得懂”。當然,學生也可以通過深呼吸、哼唱歌曲的方式緩解負面的情緒。有時,聽力的難度超出了學生的水平。此時,教師就要適時地引導學生不要過于緊張和焦慮,在聽的時候應該把重點放在把握主旨大意上面,有針對性地聽。學生實在聽不懂的時候就要放棄,千萬不能因此影響接下來的聽力訓練。
(3)傳授學生聽力技巧。傅秀英指出:要想提高聽力,做到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準確地理解并掌握說話人的意思,就必須經(jīng)過聽力技巧的訓練,掌握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師可以適當?shù)刂v解并訓練學生的聽力技巧,如聽前、聽中和聽后的技巧。聽前,學生應當快速地把題目和答案瀏覽一遍、做好標記,學會帶著“預期”去聽,根據(jù)聽力材料的內(nèi)容做出積極合理的預測和推測。聽的時候,學生應當保持樂觀、自信的心態(tài),聚精會神地去聽。同時,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邊聽邊記的習慣,特別是對于時間、數(shù)字、人名、地名的記錄,可以用自己熟悉的符號進行速記:↑表示增加,↓表示減少;→表示前進,←表示后退;a.m.表示上午,p.m.表示下午;ad代替advertisement,sth.代替something等。聽力考試中難免會出現(xiàn)漏聽或沒有聽懂的情況,此時,學生萬不可慌亂,必要的時候可以選擇放棄。聽后,學生要把聽到的內(nèi)容前后聯(lián)系、判斷推理、快速填寫答案。在第二遍播放的時候,學生要把握好這次難得的機會檢查自己的的答案或者查缺補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