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媛
摘要:針對作文零碎化點評的缺陷,嘗試作文序列化講評,即對作文要素進行整合,形成若干序列,按一定順序,有計劃、有步驟地講評作文。講評序列的確定應遵循講評知識體系化、講評問題共通化和講評內容動態(tài)化的原則,以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
關鍵詞:序列化講評零碎化講評講評序列
作為寫作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作文講評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高中階段的寫作訓練多分散甚至隱藏在語文教學中,致使寫作教學無序可循、無據(jù)可依。大部分教師只能結合學生寫作訓練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零碎化點評。
一、零碎化講評的缺陷
以筆者所在班級為例,本學期開學以來已經(jīng)完成了8次寫作訓練。受教學時間所限,筆者只能對其中的部分作文進行零碎化講評,無法對每一次作文詳細講評,更做不到對學生寫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個性化指導,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再者,零碎化講評無法針對每一篇作文的審題立意、結構分析、素材拓展等進行詳細評析,各個要素只能呈現(xiàn)割裂狀態(tài),彼此之間很難產(chǎn)生知識遷移。
二、序列化講評的探索
針對零碎化講評的缺陷,筆者嘗試開展作文序列化講評。所謂序列化講評,是指對作文要素進行整合,最終歸納出若干序列,按一定順序,有計劃、有步驟地講評作文。
(一)講評序列的確定
作文講評序列的重點,是教師認為重要的內容,還是學生現(xiàn)階段感到困惑的內容?筆者認為,應該將兩者結合,合理統(tǒng)籌,要在深入了解、分析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確定講評序列。講評序列應體現(xiàn)以下特征:
1.講評知識體系化。
針對零碎化講評缺乏系統(tǒng)性、學生很難得到能力提升的現(xiàn)狀,講評序列應形成一定的體系。教師應整體規(guī)劃,兼顧結構與文體,設定系列講評目標和重點,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寫作知識。同時,講評序列形成一定的體系,也會對寫作教學的序列化提供很好的支撐。例如,按照文章結構,可確定標題、開頭、結尾等講評序列;按照文體,可確定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講評序列;等等。
2.講評問題共通化。
講評序列要指向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共通問題,最大限度提高講評的效能。例如,我們班本學期的第三篇作文,要求學生以“頭發(fā)”為主題,完成一篇記敘文。學生整體上存在的問題是:記敘文的結構比較單一,基本為時序貫串式。即主人公的性格成長、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總是處在一定的時間“線條”上。比如,從不同年齡段“我”的視角寫頭發(fā)相關的故事,然后點出自己不同階段的情感、想法。這樣的結構略顯單一。對此,筆者設計了“記敘文結構講解”這一講評序列,介紹了時序貫串式、空間轉移式和時空交互式等記敘文結構,之后,請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升格。
3.講評內容動態(tài)化。
講評內容還應呈現(xiàn)動態(tài)化。寫作訓練中,教師無法預設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所有問題,也不可能所有學生都出現(xiàn)一樣的問題:有的學生可能文體把握不準,有的學生可能論據(jù)不會分析,有的學生可能標題不會擬制等。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根據(jù)作文的共通問題確定講評主題外,也應及時關注學生呈現(xiàn)出來的個性問題,將其融入講評內容。
(二)序列化講評的實踐
學生在寫作中常出現(xiàn)標題和文章內容、主題不匹配等問題。例如,我們班本學期第一篇作文材料“處世須帶春風”,近25%的學生選擇了“春風十里不如你”的標題。對此,筆者安排了題文匹配序列的作文講評。講評中,筆者以某位學生的作文《春風十里不如你》為例,組織全班學生為其“把脈”,分作者自述設置標題的創(chuàng)作意圖、讀者討論題與文是否匹配兩個環(huán)節(jié)。該文的開頭和結尾摘錄如下:
“種一片十里桃林,一路繁花相送。小城里,住著我的祖父。城里的人吶,都叫他‘桃爺。他有一片桃林,說是當年挑河工干的勤,工分多,公家獎勵給他的?!?/p>
“春風又起,繁花似錦?!覡敚夷芤獕K木嗎?小順兒要考試了,想鎮(zhèn)鎮(zhèn)浮躁心氣。祖父憨憨笑笑,撩起袖子,‘好嘞!……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p>
作者自述創(chuàng)作意圖時,認為主人公桃爺與人為善,這種善良的品質合乎春風柔和的特征,同時桃爺擁有十里桃林,所以設置了標題“春風十里不如你”。
讀者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觀點產(chǎn)生分歧:
一種觀點是非常欣賞這個標題,因為它與最近流行的網(wǎng)絡電視劇《春風十里不如你》同題,容易激起讀者的共鳴;同時,標題與結尾的“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呼應,較好地實現(xiàn)標題與文章的匹配。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這個標題不妥?!按猴L十里”可追溯到姜夔《揚州慢》中的“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以及杜牧的“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這兩首詩詞中的“春風十里”,都與古揚州的風月場所相關,這與該文主人公桃爺?shù)男蜗?、品質是不相匹配的。作文題目“春風十里不如你”題不對文,屬于“假”文采。
經(jīng)過討論,學生認識到:寫作文時,作文標題不但要考慮文采,還要考慮它與內容、人物、主題等是否匹配,不能一味“為文采而文采”。之后,學生從題文匹配這個角度,針對自己的多篇文章進行回顧、升格。
綜上,教師在開展序列化講評時,首先,要對一學期甚至多學期作文教學和訓練形成總體認識,才能有計劃地開展教學和講評;其次,要對學生的作文有大量的個案研究和分析;再次,要及時確定評講序列的內容,保證講評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在講評完成后,教師還應進一步反思:學生出現(xiàn)作文共通問題的原因是什么?能否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進行調整?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序列化講評的實效,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