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燦 施蕊 林旭 熊智
摘? 要:對于高校教育教學管理而言,大學生應當被放在重要的位置,一切教育教學工作都應當以人為本,幫助大學生在大學校園里可以順利完成學業(yè)。為了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效率,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對教育教學管理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讓高校的教育教學切實為學生服務,幫助大學生成長。因此本篇文章將通過分析目前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層面的不足,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進而幫助推進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創(chuàng)新。
關鍵詞:以人為本;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
人本主義的出現(xiàn)對整個人類而言是一件欣喜的事情。以人為本的精神和思想幫助每個人都確立了自我的重要性。在現(xiàn)代的高校教育領域,以人為本的思想也已經滲透到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的方方面面??茖W發(fā)展觀的核心正是以人為本,強調人是發(fā)展的基本思想。對于高校的教育而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對于促進大學生成長至關重要。一方面,大學階段的學習相比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更加靈活,廣泛,種類多[1]。在這種情況下,高校的教育教學應尊重每一位大學生的不同個性,讓他們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學習和生活,跟隨自我的意愿進行自主學習。高校教育不僅僅是為大學生提供豐富的專業(yè)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大學生的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從而促進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因此高校在進行教育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應當把以人為本的思想始終放在主要領導位置。
一、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的現(xiàn)狀
1.目標片面化
盡管培養(yǎng)大學生的素質和各方面能力是各高校在進行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一致同意的觀點,但從各高校實際的教學情況看,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的目標過于片面化。有些高校為了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在大學階段繼續(xù)施行高中的教學模式,例如強制大學生在早晨進行晨練,強調早自習和晚自習的重要性。這些強制的管理措施的最終目的只有一樣就是讓大學生保持學習的狀態(tài)。雖然從某種程度上看,這種嚴格的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方式能夠讓學生花費較多時間在學習上,但實際上這種帶有強迫性質的教育教學管理手段對大學生而言是一種摧殘。在這種目標片面化的教育教學管理規(guī)則下,大學生仍舊無法讓自己變得獨立,無論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大學生始終都被管理者和教師推動著[2]。這種被動式的管理方式會損害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其走向社會。這些一直被高校嚴格管理的大學生一旦進入到真實的社會中就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和大學的情況相差過大,從而造成心理的落差。
2.教育教學管理隊伍薄弱
目前許多高校都面臨著教育教學管理隊伍薄弱的問題。這種薄弱具體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教育教學管理隊伍中的教師數(shù)量少。一般一個學院中的一個年級需要至少配備一名輔導員來幫助管理大學生,包括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兩個領域。但是有些高校的學院僅配備了一名專職輔導員來管理四個年級的大學生。這種高校輔導員數(shù)量較低的配置不利于學生的管理,并且也容易因為工作量較大而出現(xiàn)一些問題??偠灾瑪?shù)量較少的高校教育教學管理人員無法關心到每一位學生,也就無法達成以人為本的目的。第二個方面是高校的教育教學管理隊伍的水平參差不齊。有些高校雖然配備了相關的管理人員,但這些管理人員缺少相關的教育經驗,無法準確把握學生的動態(tài),更加無法準確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開展相關的教育教學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難。
二、以人為本的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策略
1.建構人性化管理模式
高校應當努力建構人性化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點是將行政化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性質轉換成學術性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高校不同于職高院校,其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科研型人才,而不是為社會提供廉價勞動力。傳統(tǒng)的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具有較強的行政性質,即參與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的教師多是專門從事行政崗位,因此缺乏相應的學術背景。第二點是從權威性轉向民主型[3]。這一點轉變主要是針對大學教師而言,大學教師應當在進行科研和教學的過程中享受自由,幫助高校教師確立在教學管理中的主體地位。第三點是從約束性轉向激勵性。由于管理的核心在于主動約束,因此激勵性的教育教學管理應當被提倡。
2.完善考核制度
為了提升教育教學的管理質量,建設服務型的管理隊伍是具有必要性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完善考核制度十分關鍵。如果想要把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順利進行,全校教師和學生必須一起努力,教學管理不是靠一個人或者一個部門就能改變的。校方有關教學管理的人員,首先要調節(jié)好每個部門針對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并予以支持和配合。同時,校方針對教學管理的考核制度要做出可行性的完善辦法,把相關工作按照責任制進行劃分,具體落實到各個部門然后再落實到個人,保證教學管理考核制度順利進行。按照以人為本的觀念,把以人為本理念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在每個管理步驟中,能起到相互制約的作用,通過每個小問題的改善來腳踏實地地把教育教學管理逐步創(chuàng)新。
3.利用互聯(lián)網進行管理
隨著中國互聯(lián)網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在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的過程中也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來幫助相關工作人員提升工作效率。具體而言,利用互聯(lián)網平臺,教師和輔導員能夠隨時溝通,一旦學生出現(xiàn)緊急的情況或者任何問題都可以從互聯(lián)網平臺聯(lián)系到負責的管理者,從而避免出現(xiàn)消極的情況。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今世界之所以會有競爭大部分是因為資源有限,而能適應當下發(fā)展的人才是當今社會最主要的競爭資源。高校作為向社會輸送人才的重要基地,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按照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去培養(yǎng)。所以,以人為本推進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莊佳媛.論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要以人為本[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36):109+108.
[2]黃玫.以人為本推進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9(37):11-12.
[3]李志杰,李育紅.以人為本推進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J].現(xiàn)代交際,2019(15):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