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和小學英語課的全面開設,中小學英語教學脫節(jié)和重復教學現(xiàn)象嚴重,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成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分析中小學英語教與學現(xiàn)狀和小學生及初一新生的認知特點、中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差異入手,探索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教學銜接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現(xiàn)狀;差異;銜接;策略
一、中小學英語教與學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在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開設英語課。不同的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大不相同。農(nóng)村和城市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差距較大,兩者在小學階段就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這種現(xiàn)象在農(nóng)村尤其嚴重。在小學本應該掌握的詞匯卻在初一新生中拼寫錯誤率高,基本句型表達不準確或意思理解不清。農(nóng)村小學部分學生的英語學了三年,連26個字母還寫不全,對于某些單詞,則更像是從未學過一樣,完全需要從零開始。升入中學后,兩級分化更嚴重,給初中的英語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因此初一老師只有從銜接教材開始教起,盡量把學生的程度拉齊,補齊,避免兩極分化拉大。初一英語教材starter部分就是為了銜接小學英語設置的,但短短2-3周時間很難讓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迎頭趕上,所以導致部分基礎薄弱生一進初中就失去學習信心而放棄英語的學習。而對于英語基礎扎實的學生而言,初一上冊單詞基本都已經(jīng)掌握,甚至連一些生僻單詞也會寫,再從基礎學起,顯然使得部分優(yōu)秀生感覺是在重復小學的課程。造成這種現(xiàn)象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教師自身缺乏銜接意識;第二,教師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等的不銜接;第三,學生學習習慣缺乏銜接;第四,師生情感缺乏有效銜接;第五,評價內(nèi)容形式?jīng)]有有效銜接。另外,各地不同學校教師對小學英語重視度不統(tǒng)一及學生家長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夠,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目前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存在各自為政的現(xiàn)象,初中英語老師對于已經(jīng)在小學學了三年英語的學生情況不了解,不清楚小學到底學了哪些單詞、哪些時態(tài)、哪些句型。這樣的狀況導致了教學出現(xiàn)脫節(jié)或重復的現(xiàn)象。因此,如何在初一英語教學中提高教學質(zhì)量,解決中小學教學銜接的問題刻不容緩。
二、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主要策略
針對目前狀況存在的差異,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銜接:
1.教師自身的銜接
首先,初一教師要熟悉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的教學大綱,了解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采取合理的教學手段銜接好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
其次,初一教師應該學習了解小學生、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新入學初中生其心理和認知水平接近小學生,仍具有小學生的特點:活潑好動,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只有20幾分鐘。所以教師應該多借助體態(tài)語言輔助教學,學生受到老師的形體、動作、表情的刺激,聽覺視覺處于綜合信息的作用下,大腦被高度激活,聽課效率就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再次,教師自己應該有銜接的意識。初一教師應該重視與小學教師的對話和交流,多去聽聽小學老師的英語課,多研究小學教育模式、教學方法。中小學教師還可以尋找機會進行換班教學,讓中小學教師都能在對方的課堂上感覺到教學方法的差異,以及互相之間的優(yōu)勢與不足,從而更好地溝通,使得中小學的銜接更加自然和有效。
2.教學內(nèi)容的銜接
我市小學英語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而初中英語采用的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的教材,兩套教材版本不統(tǒng)一,使得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不能成為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內(nèi)容缺少連貫性和延續(xù)性,造成脫節(jié)。因此,初一教師應該把小學六冊書及《小學英語教學的大綱》通讀一遍,了解小學教材的內(nèi)容和授課目標。教師可以從語音、詞匯、重點句型及語法上作為切入點做好銜接教學。
(1)語音的銜接
英語教材的語音要求是:小學六年級畢業(yè)時,掌握26個字母(四會);認讀48個音標(三會),及一些常見的輔音和元音的組合。但是事實上,筆者對班級進行過調(diào)查,學生26個字母書寫不規(guī)范,混淆字母;一半以上的學生48個音標認不全,對常見輔音和元音組合規(guī)則不了解,記憶單詞靠死記硬背,遺忘率,錯誤率高。因此,初一教師應該進一步帶領學生學習音標、單詞拼讀技巧,做好語音方面的有效銜接。
(2)詞匯的銜接
詞匯由于中小學教材版本的不統(tǒng)一,soup、principal slipper、spoon等為小學的三會單詞,在初一里并未編排在內(nèi),復現(xiàn)率為零,是導致遺忘的原因之一。教師應該仔細研讀小學教材,在平時的教學中合理滲透和復現(xiàn)詞匯,以鞏固記憶。
另外,初中教學往往重講解,忽視語境,這樣往往教學內(nèi)容枯燥而容易遺忘。小學音標沒有系統(tǒng)地教,音標知識很不扎實,學生很少通過音標來記單詞,靠死記硬背,記憶難度大,效果差。因此,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情境來教授詞匯,并指導學生借助音標來記憶單詞。
(3)句型的銜接
對于Do you like…? What color is it? Where is…? 等句型掌握較好。對于進行時態(tài)、將來時態(tài)、過去時態(tài)的掌握,學生只停留在基本形式上,并不了解結構。因此,對于時態(tài)不僅通過語境教學讓學生感知語言的形式,還要進一步歸納語法規(guī)則,理解句型結構。
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是個復雜的長期的過程,它還受學校重視度、家長的重視度和學生個體等因素的影響。作為初一教師和小學六年級的教師,應該從自身做起,彼此之間互相多交流對話,多學習多研究,使小學生平穩(wěn)和諧地過渡到中學,盡快適應中學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教材的使用》.楊九俊,吳永軍.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
[2]《教師教學的十大誤區(qū)》.張娟妙.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