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歡
春去秋來,轉(zhuǎn)眼從事小學教育已經(jīng)幾個年頭,多年的教師工作,讓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事實,大部分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一定是智力問題,而是不會學習,也就是缺少學習策略,這就是造成許多學生學習成績差的主要原因。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15%取決于智力因素,而85%取決于其他因素,如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基礎知識不牢固、情緒問題的困擾等因素。
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是老師長久以來一直在探索的問題。我認為,交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遠比教會他們知識更重要。授之予漁便是這個道理,是大限度的催生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導他們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是作為一名教師的首要任務。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形式。課堂學習是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途徑,也是發(fā)展學生智力的主要途徑,聽課,則是學生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聽課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學習質(zhì)量,而聽課質(zhì)量,又取決于會不會聽課,或者說是否善于聽課。
相當一部分同學,雖然在教室里聽好多年課,但不善于聽課,其表現(xiàn),或者是注意力不能集中與穩(wěn)定,極易分心走神,或是根據(jù)興趣對老師的講述有選擇性地聽講,四十分鐘的課,聽得斷斷續(xù)續(xù),支離破碎,或是不善于觀察和思考,只是被動地聽,頭腦這個思維的“湖”十分平靜,激不起思維的浪花。,怎樣做才是會聽課和聽好課了呢?下面幾方面對聽好課至關重要。,
第一、要有聽課的積極態(tài)度,即聽課的最佳心理準備。
要懷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力興趣去聽課,把在教室聽課視為在老師引導下步入知識寶庫尋寶,相信每節(jié)課都能學到有用的知識。這種心理狀態(tài),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情緒穩(wěn)定,注意集中,思想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
第二、課前預習,標出疑點,
預習:預先學習。上課前先看一遍下一節(jié)課要講的內(nèi)容,能看懂的就放過,看不懂的就用筆標出來,上課時看老師怎么講。這樣,聽課就有了針對性。效果當然也要好一些。如果很難保證,40,分鐘都集中注意力的話,那么,必須保證疑難點集中起注意力來。多預習能培
養(yǎng)自學能力長此堅持,有一天就能達到老師不講自己也能看懂學會。,
第三、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穩(wěn)定,手腦并用,
,注意力是什么,就是專心于某一事物的品質(zhì)。能長時間地看、想某一道題而不被外界環(huán)境所干擾的能力。,
凡是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課堂效果都很好。他的眼睛瞧著老師和書本,他的耳朵聽著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發(fā)言,他的思路緊緊跟著老師的引導。老師的每一句話他都不防過,并且聽了大都要在心里想想為什么這樣,記在心里。,
為了幫助集中注意力,要坐端正,提起精神來,不要爬在桌子上,胳臂一墊,正好為想睡覺的念頭準備了枕頭。古人強調(diào)坐如鐘,立如松,走路一陣風,很有道理。,
第四、要勤思多問。,
聽課的同時,要多動腦筋,學會思考,與教師進行思想對話,使自己的思路跟著老師講課的思路走,在理解上下功夫,要注意把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和“系統(tǒng)”線索,注意老師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在思想上始終保持向老師提問的傾向,聽課時,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聽不懂或不十分明白的地方,課后要多想多問,問自己,問同學,向老師和教科書、參考書請教,一定要找到滿意的答案,務求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絕不為以后的學習留下“隱患”。,
第五、,學會記課堂筆記。,
聽課要不要記筆記,還是記筆記好。記課堂筆記有助于理解所學內(nèi)容,有助于復習記憶,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穩(wěn)定。關鍵是學會記課堂筆記。有的學生企圖把老師的話全記下來,還追求筆記的完整,過多地考慮筆記的形式,這樣會影響聽課,有的學生課后不整理,不翻閱筆記,這就失去了記筆記的目的。須知,記課堂筆記不是目的,目的是幫助理解。,
第六、要讓學生明白好習慣的重要性。,
(1)只有明白了好習慣的重要性,才有養(yǎng)成它的強烈愿望,才能有決心去制定行動的計劃,也才能有堅決的行動。舉例說:曾有個家境貧寒的女學生,因為自卑,剛進高中時連發(fā)言都結巴。為了培養(yǎng)她,借書給她看,但要求她每天流利地復述故事梗概。就是這一習慣讓該學生以高考作文滿分的成績考上了復旦大學,后來還成為了電視臺主播。正是由于她有改變命運的強烈愿望,所以她知道養(yǎng)成這個習慣很重要,也愿意為之發(fā)奮。,
(2)關鍵是前五天,重在一個月。,我們常說萬事開頭難,一個新習慣的誕生,必然會沖擊舊習慣,而舊習慣不會輕易退出你的肌體。但是,當你的新習慣一旦被你接納的時候,舊習慣已經(jīng)在做垂死掙扎了,此消彼長是自然法則。所以,前五天要堅持住,堅持住了,坦途就要來到你的眼前,你就要“蛻變”了。,
科學家研究表明,一個好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21,天,改變一個舊習慣則需要,60,天。所以讓我們先來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吧,那樣,你的壞習慣都將在這個毅力的增長過程中逐漸離開你的肌體??傊?,教師采取各種形式,就是要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積極地動口、動手、動腦,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探討。你將變得無比健康、自信和強大,一起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