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芬
(江西省血液中心,江西 南昌 330052)
無償獻血不足量血液是指無償獻血的采集血量低于標準采集血量的10%。因為無償獻血收集的不足量血液與標準血袋內定量抗凝劑的發(fā)生率失衡,導致血液中紅細胞和其他血液成份的生理功能發(fā)生改變, 從而導致無償獻血采集的血液報廢。為了避免采血中產生不足量血液,降低血液資源的浪費, 作者對江西省血液中心2019 年 1-6 月29169 例無償獻血者中形成的165 袋不足量血液進行了原因的探討和分析。
1.1 對象 2019 年 1-6 月期間江西省血液中心無償獻血29169 例,無償獻血者均符合《無償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1],身體狀況健康,無償獻血量在200~400ml 之間,其中團體無償獻血 18075 例,個體無償獻血11094 例;男性無償獻血者共計17464 例,首次無償獻血19556 例,重復無償獻血9613 例;女性無償獻血者共計11705 例。無償獻血地點在流動無償獻血車或室內,所有的采血護士均取得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并經過培訓及通過考核合格后上崗。
1.2 方法 按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文件《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 的要求全血容量為標準規(guī)定的±10%[2]。足量無償獻血是在標準容量范圍內的全血采血, 不足量采血是指低于標準容量范圍最低限值。經查閱江西省血液中心2019 年1-6 月間165例采集血液不足量的無償獻血者數據,分別按采集血液不足量在首次無償獻血和重復無償獻血、個體無償獻血和單位團體無償獻血、不同性別、不同無償獻血量的無償獻血數據進行分析。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 SPSS22.0 軟件進行相關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統(tǒng)計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采血不足量人群分析 統(tǒng)計分析165 例無償獻血的采血不足量結果,單位團體無償獻血不足量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個體無償獻血,首次采集血液不足量發(fā)生率高于重復血液采集,女性無血液采集不足量發(fā)生率高于男性血液采集不足量。無償獻血不足量的重要因素有獻血反應、無償獻血者自身狀態(tài)及穿刺技術。本中心2019 年1-6 月無償獻血不足量發(fā)生率為0.565%, 其中團體無償獻血中不足量發(fā)生率為0.155%, 個體無償獻血中不足量發(fā)生率為 1.235%,見表1。
2.2 首次和重復無償獻血的采血不足量原因分析首次無償獻血獻血反應導致采血不足量發(fā)生率高于重復無償獻血獻血反應組, 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4.72,0.01
0.05),首次無償獻血組與重復無償獻血組采血不足量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3,P>0.05)。見表2。
表1 采血量不足人數統(tǒng)計
2.3 首次和重復不同采集血量中血液不足量分析首次采集血量 200ml 組和重復采集血量200ml 組采血不足量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73,P<0.01)。300ml 組采集血液不足量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80,P<0.01);而 400ml 采集血液不足量相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8,P>0.05);見表3。
2.4 單位團體無償獻血和個體無償獻血的采血不足量原因分析 團體無償獻血和個體無償獻血的采血不足量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2.56,P<0.01) 。其中穿刺技術(χ2=80.15,P<0.01);獻血不良反應(χ2=54.58,P<0.01);見表4。
2.5 男女不同無償獻血量采血不足量分析 女性無償獻血組采血不足量和男性無償獻血組發(fā)生率相比,女性采血不足量發(fā)生率高出男性0.83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7.68,P<0.01)。其中 400ml 組(χ2=6.48,0.01<P<0.05);300ml 組(χ2=37.91,P<0.01);200ml 組(χ2=41,P<0.01)見表5。
根據對江西省血液中心2019 年1-6 月期間165 例采血不足量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該中心無償獻血的采血不足量發(fā)生率為0.565%, 比其它文獻報告中采集血液不足量發(fā)生率低。首次無償獻血300ml 組和200ml 的采血不足量發(fā)生率明顯高于重復無償獻血,與侯惠芬等[3]研究結果相一致;400 ml 組無明顯差異, 可能和無償獻血者身體素質和自身狀態(tài)有關;單位團體無償獻血的采血不足量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個體無償獻血;獻血反應、無償獻血者自身狀態(tài)和護士穿刺技術是無償獻血者的采血不足量的重要原因,其中單位團體無償獻血組不足量明顯低于個體組,其中單位團體的獻血反應組和穿刺技術組明顯低于個體組;重復無償獻血獻血反應組明顯低于首次無償獻血獻血反應組;婦女無償獻血的采血不足量發(fā)生率高于男子。
根據本次調查的分析結果,應該從四個方面改進從而進一步降低無償獻血的采血不足量的發(fā)生,盡可能組織單位團體無償獻血,使無償獻血者充分了解獻血知識,做好獻血前的準備;改善無償獻血環(huán)境舒適度,減少無償獻血者的過度緊張。血液中心應為無償獻血者提供一個安靜、舒適、寬敞、整潔的獻血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無償獻血氛圍,將有助于緩解獻血者的緊張情緒,從而進一步減少采血不足量的發(fā)生[4];獻血前飲用4 ℃白水可改善血管抵抗,使迷走神經興奮性降低[5],同時,冷刺激引起機體低溫應激, 進而降低細胞氧消耗量和代謝率,還可改善機體氧化還原狀態(tài)[6];采血護士的采血技術進一步提升,減少穿刺疼痛刺激引起迷走神經興奮而導致管壁彈性回縮不良[7];在采集血液時進一步溝通和交流,主動選擇不同的話題和不同對象交談以轉移無償獻血者的注意力,并告訴無償獻血者獻血后的注意事項[8];還要根據獻血者個體差異選取合適的進針角度,減少進針時間,降低獻血者進行靜脈穿刺時的疼痛感,可改善穿刺舒適感[9];在采血前一定要詢問并關注無償獻血者身體狀況與精神狀況,如果無償獻血者睡眠不足或疲勞時,應告知其暫緩獻血;在獻血過程中,生理心理應激反應易產生,引起獻血者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造成對應激不適應,出現獻血反應[10]。因此,我們做好預防措施,降低無償獻血的采血不足量事件的產生,進一步節(jié)約寶貴的血液資源,有效的發(fā)展、保留和固定無償獻血者,值得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表2 采血異常原因致采血不足量統(tǒng)計分析[n(%)]
表3 首次和重復不同采集血量中血液不足量分析[n(%)]
表4 單位團體無償獻血和個體無償獻血不同無償獻血量采血不足量統(tǒng)計分析[n(%)]
表5 不同性別無償獻血量采血不足量統(tǒng)計分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