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文
摘 要:新聞媒體的主要價值就是要真實、客觀地將新聞素材進行加工,并將之傳播給受眾。而新聞工作者的職責就是深度挖掘身邊具有報道價值的新聞,在仔細分析大量的素材之后再進行編撰宣傳,其中挑選素材、確定傳播主旨的過程就是運用腦力進行精準分析的過程,這一步驟在新聞宣傳中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新聞;腦力;精準分析;傳播;正能量
新聞宣傳工作如何圍繞一個時期的中心工作開展,就是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的:宣傳思想干部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四力”要求。對于新聞宣傳工作者來說,這四部分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本文將基于“腦力”展開分析,筆者會根據(jù)工作經(jīng)驗加以舉例論證,探索腦力精準分析在新聞正能量宣傳中的重要性。
運用腦力精準分析新聞素材,塑造先進典型,傳播正能量,這在新聞寫作中居于重要地位,決定著新聞作品的質量和高度。新聞工作者在編寫前期的采訪準備階段會收集到大量的寫作素材,但是文章的重心與側重點只有一個,因此合理劃分素材、精準判斷其中所蘊含的新聞價值至關重要,這既考驗了新聞工作者的敏感度,也檢驗了其“腦力”的運用力度。接下來筆者將以自己在疫情防控宣傳中所報道的新聞過程舉例,來分析其運用價值。
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zhàn)開始后,筆者在所工作的湖北巴東縣沿渡河鎮(zhèn)開展疫情防控樓棟值班值守,同時擔任新聞宣傳報道工作。在工作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村衛(wèi)生室醫(yī)生雖在防護措施到位的情況下,因為以前從未有過疫情防控方面的經(jīng)驗,遇到須開展人員排查時,有害怕膽怯的情緒。針對此種現(xiàn)象,筆者思考著,需要樹立一個正面典型的村醫(yī),傳遞正能量,來引導疫情有效防控工作。
在工作中,筆者打聽到湖北巴東縣沿渡河鎮(zhèn)楓木村,一個偏遠的高山村,這個村的村醫(yī)劉登兵很敬業(yè),于是租車前往采寫新聞素材。
在交談中得知,這位村醫(yī)從2020年1月22日,領疫情防控任務后,立即投入抗“疫”戰(zhàn)斗。當天,他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女兒,接到本縣另一鄉(xiāng)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返崗通知,他和妻子陪女兒趕到單位,并叮囑:“你是入黨積極分子,要沖在疫情防控一線”。送女兒返回后,他的妻子主動向丈夫請戰(zhàn):“筆者是黨員,筆者也要上一線”。這樣一家三口一心撲在疫情防控一線,在大年三十,別家在團年,他們一家還在忙于疫情防控,充分彰顯了醫(yī)生的初心與使命。他說:“既然選擇了醫(yī)生,這就是他的責任”。在挖掘大量的細節(jié)后,筆者又對素材精心分析,以這個村醫(yī)為主線,選擇三個事例,一件事例祥寫,其它兩個事例略寫,用來襯托中心人物的思想,選擇好角度后提煉主題,以《一家三口上“疫”線》為題完成新聞稿,并迅速在新媒體上刊發(fā)。發(fā)表后,對巴東縣沿渡河鎮(zhèn)村醫(yī)投入疫情防控起到了典型示范和推動作用,新聞中所報道的劉登兵也被恩施州委組織部通報表揚。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后,措施更加嚴密,隨著全鎮(zhèn)各村增設疫情防控交通管制卡點,緊靠鎮(zhèn)村干部人手遠遠不夠,怎么來引導志愿者積極主動加入疫情防控,從而建立群防群控網(wǎng)便成為了當時最為緊急的防疫任務。
筆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沿渡河鎮(zhèn)野馬洞村交通卡點志愿者,佩戴疫情防控志愿者紅袖章,堅守在交通卡點,對來往司乘人員先提醒車輛熄火,后查驗證件、測量體溫、登記填表、車輛消毒、有序放行,站好每一班崗哨。于是筆者對這個村征集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的情況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采訪,在與村主任交談中了解到,該村通過村級微信群,發(fā)布了一條“志愿者征集令”,在一個小時內,征集到64名志愿者報名,有黨員、組長和普通村民。有了新增力量,村黨支部迅速整合人員,組成28個戰(zhàn)斗小分隊70余人分配到4個交通管制點、集鎮(zhèn)小區(qū)3個網(wǎng)格點、7個村民小組和一個集中安置點開展工作,排查返鄉(xiāng)、來訪人員信息,勸導外來車輛,對村民進行體溫監(jiān)測,及時向村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防控措施,引導村民科學防控、消除恐慌心理,這樣便解決了疫情防控人手不夠的問題。
隨后筆者又深入挖掘了解到,在抗疫志愿者中,黨員當先鋒。如譚港,31歲,黨員,在外從事建筑行業(yè),返鄉(xiāng)過春節(jié)后待在家中。村志愿者征集令發(fā)出沒幾分鐘,他第一個報名參加,被分配到5組村支線公路入口交通管制點工作。在與譚港交流中他說:以前呆在家里時間少,村里的事參與少,今年遇到防疫需要人員,作為黨員,思想覺悟要高,為村民做點事義不容辭,他一定要堅守好這個崗位,為戰(zhàn)勝疫情出力,引導村民不信謠,不傳謠,維護一方一塊和諧穩(wěn)定。在采訪中了解到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志愿隊伍中,63歲老黨員、參戰(zhàn)老兵曹永麥主動請纓加入。他和另一名黨員、志愿者宋發(fā)兵負責3組24戶疫情防控工作。在廣東省中山市溢錦紡織有限公司務工的周立杰和當副總經(jīng)理的兒子宋平在一個廠上班,父子倆都是黨員,看到村里“志愿者征集令”后,紛紛向村里寫出申請,加入抗疫志愿者服務隊,主動擔起安排區(qū)域和交通管制點疫情防控工作。有著20多年黨齡的周立杰說,“疫情防控人人有責,作為一名黨員,這是責任也是義務?!?/p>
在搜集完新聞素材后,筆者首先分析了這個村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特點:一是村黨支部組織到位,二是抗疫志愿者服務隊干的很出彩,三是全村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構筑起了聯(lián)防聯(lián)控,群防群控網(wǎng)。通過分析后,筆者就圍繞志愿服務選擇了第一個報名的黨員志愿者、老年志愿者和父子志愿者三個事例,角度以志愿者積極主動投入疫情防控為主線,以《戴上紅袖章,就是有力量》為題,在新媒體刊發(fā)后,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全鎮(zhèn)各村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干得出力也很出彩。
從上述幾個新聞采寫事例可以看出,筆者在寫作前首先就當時的社會實際情況進行了分析,由于疫情的突如其來,人們產(chǎn)生恐慌心理是十分正常的現(xiàn)象,而作為媒體人,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扭轉這種恐慌心理,在社會發(fā)出更多正能量的聲音來喚醒人們心中的理智,因此筆者在進行選題時就有意識地從人們最關注的點出發(fā)尋找素材。
素材內容的收集量是十分龐大的,很多細枝末節(jié)或者不是必要講述的內容就需要在后期進行甄別剔除,這樣寫出來的成品稿件才能是完整又精練的新聞內容。這就體現(xiàn)出了運用“腦力”精準分析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腦力分析就會導致新聞內容雜亂又毫無重點。
從當下重大衛(wèi)生防控問題的宣傳工作中能夠發(fā)現(xiàn),新聞媒體在把控社會輿論、組織防疫宣傳等方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疫情期間各媒體紛紛報道正能量的新聞也是為了能夠增強社會對于抗疫勝利的信心,穩(wěn)定民眾情緒,從而達到全民理智抗疫的良好效果。新聞工作者在精準挑選素材并報道事例之后就能夠對受眾起到一定激勵作用,從而促使更多的人繼續(xù)投入到抗疫中來,這又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新聞素材,這樣也就逐漸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
總而言之,新聞工作中,大量的新聞素材在采集后,后續(xù)材料的取舍、謀篇布局、角度的選擇,對主題深化也至關重要,這直接決定者一篇新聞稿件的質量和高度,因此新聞工作者要注重科學分類、精準分析,在發(fā)掘新聞素材的同時也要將“四力”進行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腦力”在新聞采寫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陶俊潔.提升“四力”寫出不負時代的好新聞[J].農業(yè)發(fā)展與金融,2019(03):121-122.
[2]劉婉怡.淺談新聞傳播中對正能量的弘揚[J].中外企業(yè)家,2018(1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