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子兵
河源市紫金縣南嶺鎮(zhèn)因受地理位置偏遠和經(jīng)濟發(fā)展滯后的影響,60%以上的學生家長都外出務工,造成留守兒童比例高達63.6%。這些留守兒童隨著年紀長大和學習年級的升高,在進入青春期因得不到及時監(jiān)督和引導,行為個性也開始無法自我約束管控。升入初中后,因無法適應學科、學習任務的增加,學習成績逐漸退步、下滑、偏科,這樣時間一長,初中各年級都出現(xiàn)學習差,紀律散漫,無心向學厭學的學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學困生。我校為了解決學困生學習行為和成績提升問題,專門成立了學困生輔導小組,并申報了《初中學困生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的研究》課題進行專題性研究探討。
學困生都有學習跟不上,自我約束能力差,缺乏自信,情緒不穩(wěn)定,性格急躁,缺乏耐心,自卑、叛逆心理強等特點。針對他們出現(xiàn)的問題,要想轉化他們,找準突破口非常重要,在此,筆者認為學困生輔導轉化可從如下四方面做起:
一、做好家訪工作,筑好溝通紐帶
要想全面掌握了解學困生的真實情況,為輔導轉化找準突破口,首先,要做好家訪工作。通過家訪,切身感受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了解家長的文化素質,家庭教育狀況等,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有助于對學困生進行全面認識、綜合分析,為制訂輔導轉化計劃提供準確有力的數(shù)據(jù)。使轉化工作實現(xiàn)“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逼浯?,通過家訪,與學生家長、親人面對面地溝通,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個激勵,對家長也是個觸動,容易在教育中形成家校合力,產(chǎn)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誠然,家訪時我們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如,家訪記錄表和談話提綱的擬定等,切不可無目的漫無邊際海談。同時切不可用“告狀式”“數(shù)落式”“甩擔子式”“放棄式”與家長交流。要學會從學困生或家長的長處、優(yōu)點入手,學會贊賞學生和家長,拉近與家長的溝通距離,針對學困生問題要學會借桃喻李委婉地提出,與家長商量如何共同解決。切不可以點帶面,以偏概全主觀臆斷評價學困生的問題或缺點,要讓家長通過與老師溝通,既認識到學生的成績,又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樂于協(xié)助老師形成合力引導教育學生進步。在我校六個學困生輔導小組中,通過分批分片深入家訪,家長們都非常贊賞學校的做法,并表態(tài)有需要家長協(xié)助的他們會大力支持。
二、用好學生“亮點”,樹立學習信心
巴爾扎克曾說過:“一個人染上了一種愛好和興趣,什么煩惱,什么無名的愁悶,都再也傷害不到他的心?!毖芯堪l(fā)現(xiàn):人都有自己擅長或在某方面比較有興趣、愛好的動機和特點。所以學困生只是在學習上跟不上,紀律行為上無法管控自己,在其它方面還是有許多長處、優(yōu)點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亮點”。用好他們的長處和優(yōu)點(亮點)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源動力,促進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具有較明顯的轉化效果。所以在輔導學困生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因為許多學困生在行為、愛好、個性上都有較好的表現(xiàn)。在這些優(yōu)點中,選擇哪方面的亮點來激發(fā)他的內(nèi)在潛能尤為重要。實踐中發(fā)現(xiàn):擇取學困生的愛好或者他引以為自豪的某方面長處、優(yōu)點更有驅動力。如,筆者輔導轉化小組中的小陽(化名),平時學習不大認真,紀律約束能力差,經(jīng)常遲到、上課睡覺,經(jīng)老師、班主任多次批評教育,收效甚微。 經(jīng)平時觀察發(fā)現(xiàn)他勞動非常積極,經(jīng)常主動幫后勤主任清掃勞動工具房。筆者就抓住他肯幫助人、勞動積極這方面亮點讓班主任推選他任勞動委員,發(fā)揮他的特長分管班級勞動,這一招還真管用,每次他所在的八(2)班的勞動任務,在他的帶領下同學們都很積極去做,任務完成得很好,受到班主任大力表揚點贊,后經(jīng)轉化小組激勵和輔導,他逐漸克服了紀律散漫,上課遲到、睡覺的不良習慣,在學習上也積極起來,成績也進步了。在期末他被評為“勞動積極分子”和學習“進步獎”。 這個利用亮點激發(fā)學生進步的成功例子, 筆者把它稱作“以己之長,抑己之短,亮點帶動,促進提高”。
三、做好輔導計劃,分層推進提高
工作計劃是工作目標的行動指南,學困生的轉化提高同樣需要制訂好輔導計劃和實施步驟,并且計劃要符合各生輔導的詳細策略和方法。所以,根據(jù)每小組輔導對象的差異,需做實輔導方案和建立輔導檔案,做到“一組一案、一人一法”,輔導計劃要有層次目標和問題對策,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開展輔導工作。許多學困生輔導轉化效果不明顯,有的還半途放棄,筆者認為,與沒有做實轉化計劃和輔導策略有一定的關系,針對輔導中出現(xiàn)的問題沒有解決對策,學困生在學習中看不到達成目標,最后就會中途放棄。其次,在輔導中要依據(jù)計劃目標分層推進,逐步提高輔導要求,讓學生在輔導中既有目標達成感又有目標挑戰(zhàn)性,這樣才不會讓輔導工作滯步不前。
在我校九年級輔導小組中,九(1)班的小敏(化名)、小滔(化名)兩位同學,他們平時學習成績中上水平,學習接受能力較好,但就是粗心、驕傲,有點自以為是。在輔導中老師一講他們就會,但每次考試都出現(xiàn)不該犯的錯卻“老病重犯”。為此老師沒少批評他們,為了讓他們改掉缺點,我們采用分層提高要求的做法,每次輔導都讓他們吃點知識“小虧”,讓他們知不足,磨平他們驕傲、自以為是的不良學習態(tài)度。一個學期下來,他們在學習上慢慢變得認真謙虛起來,成績也取得較大進步,在升中考試中他們都考上重點高中。
四、學會賞識表揚,激發(fā)學生進步
“教育根植于愛”,魯迅先生的教育論告訴我們:教育需要我們有仁愛包容之心。教育專家周弘曾說過:“賞識是孩子無形生命中的空氣和水?!币虼?,教師要用以賞識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要對學生的成就、進步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哪怕是一小點進步,只要為他們點贊,他們就會竭力想把自己的優(yōu)勢表現(xiàn)出來。在輔導轉化中,面對各種表現(xiàn)的學生,需要我們用包容仁慈的心去接納他們,更需要我們用賞識的眼光發(fā)現(xiàn)他們的進步和優(yōu)點。實踐證明:教育轉化一個學生,有些時候表揚賞識比批評訓斥更有效。這就需要老師在平時多關注他們,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各方面的進步和取得成績,學會用賞識表揚優(yōu)點、進步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驅動力,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和進取心。輔導中常采用這種做法,學生就能改正缺點,克服不足,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我校七年級輔導小組中,七(3)班的小勇(化名)、七(1)班的小明(化名)兩位學困生,學習比較差,但他們倆平時遵規(guī)守紀都有比較聽話,因學習趕不上顯得有點自卑。針對他們的情況,我們采用個別談話,及時輔導,經(jīng)常鼓勵表揚他們。在期末輔導小組總結交流會上(全體師生參加),輔導老師大力贊揚他們倆聽話、守紀和被評為“守紀標兵”,讓他們上臺領獎。這方法還真管用,第二學期他們學習成績進步了許多,也變得愛與老師、同學交流了,逐漸使他們走出自卑心理。這真印證了蘇霍姆林斯基說的一句話:“要想‘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那就需要老師學會尊重賞識每一個學生”。 如果老師能常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并賞識、肯定、鼓勵他,那么這個閃光點就會成為照亮他人生道路的星星之火。
這是筆者對學困生輔導轉化工作的幾點見解,誠然,學困生輔導轉化工作方法還很多,這需要我們在具體的轉化工作中靈活應用,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輔導效果。
參考文獻:
[1]潘玉峰,趙蘊華.學困生轉化技巧[M].安徽人民出版社.
[2]姜桂洋.教師轉化學困生的有效策略[M].華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