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芳
在時代不斷發(fā)展背景下,大學英語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經(jīng)難以滿足高校學生的實際需要。在教學中應該對學生的綜合學習水平進行詳細考量,運用和他們實際學習能力相符的教學方式,而分層教學是一種較為有效的學習方法,能夠做到對學生因材施教,并且操作起來比較簡單,有其自身獨特的優(yōu)越性。
大學英語屬于學生在高校中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在時代發(fā)展背景下,高校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中逐漸發(fā)現(xiàn),由于學生區(qū)域、城鄉(xiāng)、專業(yè)上的差異,會在學習水平上有一定差距,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運用往往難以取得較好效果。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該運用因材施教方式,實施針對性教學,促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1 分層教學的內涵
分層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會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運用針對性質方式對學生實施指導,使每個學生在此過程中都能獲得發(fā)展與進步。在形式上教師可以綜合運用班級、個別和分組等方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此過程中獲得較好體驗。分層教學在大學英語中的使用,體現(xiàn)了面向全體的特點和分層優(yōu)化的特點,使學生在學習中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在學習中變的更高效。同時分層教學方式的運用在起點上比較低,能夠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fā)揮。
2 大學英語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意義
2.1 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
分層教學其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的能力以及個性上的差異得到尊重,能夠實施因材施教教學方式。在分層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運用和學生的實際特點相符合的方法實施針對性教學,使學生的長處得到發(fā)揮,短處得到彌補。由此可見大學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方式的實施十分必要。對于大學生來講,已經(jīng)掌握了基本英語學習方法,具備英語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中更需要作的便是對他們的引導,而不是單純進行知識灌輸,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使其差異性得到充分考量,進而實施有效教學策略。如果運用傳統(tǒng)統(tǒng)一教學模式,很容易影響學生對英語的實際學習興趣,使課堂資源遭到浪費。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應該致力于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使講授知識與學生實際學習需要之間實現(xiàn)充分融合。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該給予學生需求充分尊重,對自身教學策略及時做出調整。
2.2 增加學生學習動力性
分層教學方式實施其中一個比較大的優(yōu)勢在于,在教學中引入了競爭機制,使學生在整體學習中更具熱情和動力,促進了大學英語課堂實際教學效果的強化。在分層教學模式中,教師會以學生的特點為依據(jù),運用不同教學方式。學生在溝通與交流中,也能形成良好學習氛圍,而這種氛圍的形成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都有較大促進作用。大學生與初中生和高中生相比,在自制能力上,已經(jīng)明顯加強,并且不需要教師一直進行監(jiān)督。但是由于監(jiān)督的缺乏,學生過多的自由時間中,又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在課堂中看視頻、玩手機等等,這種現(xiàn)象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比較普遍。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夠使學生的競爭意識得到激發(fā),課堂得到激活。在大學階段,學生一般都具有強烈的責任心與榮譽感,在自主學習上比較努力,而學生這種學習狀態(tài)也是促進學習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2.3 有效利用教學時間
分層教學的運用實現(xiàn)了對大學課堂時間的有效利用,在教學效果的提升上更具針對性。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課堂的實踐有限,在有限時間中使教學效果得到充分發(fā)揮是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同時在相關調查中顯示,對課堂有限時間的利用是影響課堂實際教學效果的重要原因。分層教學的實施,能夠使教師在培養(yǎng)時更有側重點,而學生在此過程中也會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點與不足,進而實現(xiàn)知識結構的豐富和質量水平的提升。
3 大學英語分層教學實施原則
3.1 學生主體原則
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中,應該樹立服務學生和促進其發(fā)展理念。在教師的選擇上,應該保證其授課的穩(wěn)定性,根據(jù)不同班級的學生制定差異性教學大綱和差異性教學內容。并且運用不同方法,使教學更具針對性。
3.2 需求導向原則
為了的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積極性有所提高,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教材內容,實現(xiàn)因材施教。如體育專業(yè)可以使用與體育英語相關的教材,音樂專業(yè)可以使用與音樂相關的教材,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能夠得到較大程度提升,同時學生在對英語的運用上,也會更具技能性。
3.3 能力目標原則
就大學英語來講,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其實際運用技能的提升。而分層教學方式的運用能夠很好的實現(xiàn)這一目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將不同專業(yè)的英語專業(yè)知識融入到教學中,這樣能夠凸顯出專業(yè)英語性質。雖然在此過程中教師的工作量有所加重,但是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熱情會更高漲,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也能得到較大程度增強,同時其學習主動性也會得到明顯提高。如對于旅游專業(yè)的學生,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授一些國外溝通和交流中的一些必備技巧,不同景點需要用什么形式表達,在向游客介紹景點內容時,有哪些具體事項等等。
3.4 教學服務原則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明確認識到,教學的實施主要是為學生服務。而在具體實施中,教師可以加強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查找和拓展網(wǎng)絡資源,構建數(shù)字化英語教學平臺,并且使教師和學生利用時具有一定自主性。網(wǎng)站中的內容需要和課本中的內容配套,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可以給教師留言,而教師也會在平臺上為學生答疑解惑。通過這種方式的運用實現(xiàn)了線上與線下之間的結合,學生豐富了學習路徑,教師雖然花費了大量時間,但是學習效果比較明顯。
4 大學英語分層教學模式策略
4.1 教學內容上的分層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層級的不同,使用不同教學內容,并且使教材內容保持一定連貫性。如水平較高的班級可以使用新時代英語教材,較低水平的學生可以選擇層次較低的教材內容,教材上的分層是實施分層教學方式的基礎。如針對小學教育和藝術體育類專業(yè)的學生,可以使用比較基礎的教材,主要著重于多學生語言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其中主要體現(xiàn)在詞匯、語法以及閱讀等。同時注重對其實際交際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而針對非這些專業(yè)的學生,可以使用要求較高的教材,保證教材內容有較強實踐性,使學生的聽、說、讀、寫以及翻譯能力都能在此過程中得到培養(yǎng),進而使學生獲得實踐能力的提升。而在實際選用中,應該以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教學要求為基礎。